揚博大講堂走進甘泉 李則斌講述揚州漢代諸侯王陵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江蘇網7月27日訊 昨天,本報聯合揚州市文物局、揚州市博物館協會、揚州市博物館等單位共同策劃的「揚博大講堂」首次走進甘泉,南京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資深研究員李則斌現場講述了揚州漢代諸侯王陵墓。

在活動現場,「甘泉漢文化研究會」正式成立揭牌,聘請李則斌為名譽會長。

揚州曾地位崇高,重要文物頗多

李則斌在昨天的活動現場為觀眾講述了揚州的漢墓狀況。

李則斌表示,西漢在江蘇主要的王國是徐州的楚國和揚州的廣陵。

徐州的楚國在傳承上較為清晰,而淮河以南的諸侯國因戰亂、反叛等更替不迭。

這裡所說的江蘇南部其實準確的地域為漢代淮河以南的廣陵地區,先後有荊、吳、江都、廣陵四個諸侯王國在此建都,共10代王。

自1979年高郵神居山漢墓發現以來,先後有甘泉山、寶女墩、廟山、大雲山等漢代考古發現證實與這些諸侯王國有關。

2009年發掘的盱眙大雲山漢墓被確定為江都王劉非陵墓,而儀征廟山漢墓的考察研究則基本可以確定為吳王劉濞陵墓,加上高郵神居山的廣陵王劉胥陵墓,對這一地區的漢代諸侯王陵墓的確認及排序有了一定的基礎。

李則斌表示,舊時揚州的地位崇高,許多好東西都要送到揚州,所以揚州時常能挖掘出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物。

迄今我國被盜古墓20萬座左右

在現場,揚州市公安局文保大隊大隊長陳軍為現場觀眾作了題為《認清文物安全形勢,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講座。

陳軍表示,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財物流動的進一步加快,受高額暴利驅動,以文物為侵害目標的盜掘、盜竊、倒賣、走私案件時有發生,一些重點文物保護地區文物犯罪活動猖獗的態勢未得到徹底改觀,盜掘古墓葬犯罪仍然非常嚴重。

陳軍告訴台下觀眾,根據幾十年來的初步統計,中國光是被盜的古墓就有20萬座左右。

另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王侯級墓葬的被盜率達90%以上。

文物犯罪的新特點和變化

陳軍表示,當前,文物犯罪分子的侵害目標不斷擴展蔓延,從原來的小巧文物逐漸向高大笨重的田野石刻雕像、古塔、石窟及寺廟文物發展;運用高科技手段作案突出,高倍軍用望遠鏡、紅外夜視儀等設備、儀器已被廣泛用於盜掘文物犯罪,犯罪呈專業化趨勢;團伙作案明顯,形成了一個集盜竊、盜掘、運輸、窩藏、銷贓為一體的地下文物犯罪網絡;走私渠道越來越隱秘,從個人隨身攜帶少量文物,發展到通過貨櫃夾藏,以及通過郵遞快件渠道大批量多品種走私文物出境。

陳軍表示,保護文物首先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切實提高文物保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要堅持嚴打,努力遏制文物犯罪的上升勢頭。

同時要齊抓共管,加大文物保護工作配合的力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沉睡兩千年的廣陵國,美玉欣賞

元封五年.(前106),在全國設置十三部州刺史,廣陵國屬 徐州刺史部。漢宣帝少年即位後, 劉胥認為皇帝年少無子,便覬窺皇位,竟然請當地巫婆詛咒宣帝早死。後事情敗露, 劉胥畏罪自殺, 廣陵國被廢除...

廣陵王璽主人或為東漢廣陵王劉荊

昨天,本報報導了「秦漢文明」展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其中有一件30多年前在揚州甘泉漢墓出土的品字形金飾,很多專家都表示「從沒見過」。昨天,南京博物院專家和揚州的相關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