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距今5000年史前聚落遺址公園對外開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為哈民遺址房址 張瑾嫻 攝
中新網通遼8月19日電 (張瑾嫻烏瑤李愛平)19日,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的哈民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該公園建立在距今5500至5000年的大型史前聚落遺址上。
哈民遺址是中國考古學家首次在北緯43度以北地區發現的史前聚落,於2010年開始發掘。
遺址內發現了十幾座保存較為完整的房屋木質構架,再現了新石器時代半地穴式房屋的構築框架情況,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史前聚落遺址中尚屬首次發現。
圖為哈民遺址房址 張瑾嫻 攝
更令考古界震驚的是,哈民遺址房址內發現了凌亂堆棄的大批非正常死亡的人類。
科爾沁中旗官方公布:哈民遺址總面積17萬平方米。
至2014年,已發掘面積82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人骨遺骸186具,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珍貴文物2000多件。
圖為哈民遺址出土文物 張瑾嫻 攝
在19日舉行的公園開園儀式上,內蒙古文物局副局長王大方表示,哈民遺址公園是了解科爾沁地區史前文明的重要窗口,遺址的發掘填補了該地區史前考古工作和考古學文化的空白。
公園內的哈民遺址保護展示館展示了人骨遺骸等遺存,科爾沁史前文化博物館陳列著出土文物。
圖為哈民遺址出土文物 張瑾嫻 攝
王大方稱,哈民遺址規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遺蹟現象之震撼、出土遺物之豐富,在中國東北地區是極其罕見的。
美國華盛頓大學人類學博士冷健在參觀完哈民遺址公園後說:「文物發掘很重要,但也是對古代文化的一種破壞。
蓋了這些建築,還要組織真正的科研隊伍,因地制宜做好保護工作。
」(完)
「哈民忙哈-科爾沁沙地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與綜合研究」中期檢查情況
一、研究進展情況(一)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科爾沁沙地地處遼西、松嫩、吉長三大考古文化區之間,按目前考古學文化分區方法,屬於多種文化交匯的中間地帶,然而以往的考古工作基礎十分...
這個小村莊,有人稱它是「最早的中國」,竟然是在赤峰!
在咱們大赤峰啊,有一處被譽為「中華遠古第一村」的地方,你知道嗎?他們用指尖的智慧成就了粗獷唯美的夾砂灰陶器;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收穫了自給自足的粟黍的金黃;那熠熠生輝的磨製玉器,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
通遼哈民史前聚落遺址將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旅遊勝地
近日,記者了解到,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哈民忙哈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人員獲得一批植物遺存,其中包括大籽蒿等可食用的野菜籽標本。據了解,在考古工作期間,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