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丨老官山漢簡,傳承成都美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原創 方誌金牛 2018-05-09

作者 朱曉劍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

文 • 朱曉劍

圖 • 網絡

在近年來成都的諸多文物發現中,老官山漢墓知名度極高。

那是因為在2012年,成都天回鎮土門社區衛生站東側發現了漢墓群。

其中3號墓出土了920支竹簡和50枚木牘,這是四川地區首次發現西漢時期簡牘。

歷史常常存在於細節當中。

當我們今天來讀這一批漢簡時,或許能讀到當時的成都生活諸多信息,比如對醫藥植物的認知、物產歷史,如果與同時期的相關文物進行系統研究,或許就能知道當時的天府文化在全國占有怎樣的地位。

漢簡醫書,也可以作物產史來看

這920餘漢簡內容罕見,其中包括《六十病方》《敝昔醫論》等10部失傳已久的醫書。

其中,僅有《五色脈診》有書名外,其餘的是根據書的內容重新進行了命名:《敝昔醫論》《脈死候》《六十病方》《尺簡》《病源》《經脈書》《諸病症候》《脈數》。

「敝昔」則被認為是扁鵲的通假,如果真的是這樣,這部醫學書就有可能是扁鵲學派的重要作品。

眾所周知,扁鵲學派形成於戰國時期,盛行於兩漢,荊州簡牘研究所所長武家璧認為,「《敝昔醫論》《五色脈診》《脈死侯》《經脈書》《脈數》等是中醫經絡學和針灸術的重要文獻,應是扁鵲學派的經典。

從這些藥書中,我們大致可以推測出成都醫學的情況。

比如有這樣一個「蜀椒治頭痛」藥方:

「八治風: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風、細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陳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

(出自醫簡《六十病方》)

對這個藥方,專家解讀說:石脂分為赤石脂和白石脂,多用於治療腸胃病。

蜀椒用於止痛,細辛祛寒止痛,厚柎可行氣,圭(桂)解表。

陳朱臾可能是吳茱萸,可治頭痛和胃病。

初步推斷,這可能是用於治療偏寒的頭痛的藥方。

(□為缺字或暫不能識讀的字)

不過,這些漢簡除了作醫學研究之外,還可以作為物產研究的資料。

比如說蜀椒,並不是現在所說的花椒。

根據史料記錄,這種蜀椒,又被稱為巴椒、漢椒、川椒、南椒、點椒,其果皮可作為調味料,並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藥,種子可食用。

由於在醫學書中出現,可見當時的成都人對其使用是普遍的現象。

關於蜀椒,宋代蘇頌在《本草圖經》里說:「生武都川穀及巴郡,今歸、峽及蜀川、陝洛間人家多作園圃種之。

高四、五尺,似茱萸而小,有針刺;葉堅而滑,可煮飲,食甚辛香;四月結子無花,但生於枝葉間,如小豆顆而圓,皮紫赤色。

八月采實,焙乾。

此椒江淮及北土皆有之,莖實都相類,但不及蜀中者,皮肉濃,腹里白,氣味濃烈耳。

生於江淮的蜀椒卻與成都所產的有差異,這也是值得關注的物產史料吧。

換個角度看,我們從這些漢簡中能讀到的信息就更多了。

像川芎、川椒、川防風這些中藥材在漢代都已入藥,不能不讓人感嘆醫學的博大精深。

關於漢簡的主人,有關專家則認為,有可能是一位醫者。

不管這些醫書是傳承而來,或是別有來由,都說明主人對醫學的熟稔,也正因如此,人體經穴漆木俑和醫書才有可能被埋藏於墓中。

漢簡呈現書法之美

四川使用漢字最早的時代是始於何時?這個問題也曾在書法界引起過討論。

1980年四川青川縣郝家坪第50號戰國墓,出土了一批戰國時期的木牘。

大約為秦武王時期的木牘。

這些木牘是四川所出土年代最早的、書寫有漢字的考古實物。

書法家劉正成曾說,青川木牘上以隸書為主,也看得出有篆書痕跡。

中國文字演變歷史上有過一段隸變時期,隸變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誌著古漢字演變成現代漢字的起點,從那時開始,篆書向隸書轉型,隸變持續了500年。

青川木牘的書寫時期是在其中期的時候,而這次老官山竹簡的書寫時期又往後推了100年左右。

這時明顯可以看出隸書風格更加成熟,是隸變過程的一個重要信物。

▲ 成都博物館陳列

《成都美術史》記錄:「大量的摩崖碑刻、紀年磚銘文成為漢代尤其是東漢時期書法的重要內容。

這些作品並不是偶然出現的,而是自秦並巴蜀之後的蜀文化與中原文化交融的產物。

而老官山的漢簡歷史更久,這也不妨說是成都書法史上的重要作品吧。

這些漢簡因是手寫,大致是可作為書法來進行研究的。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字書寫的細微變化。

雖然我們今天無法知道這位書寫者是怎樣的書法家,但從審美價值上可以看出當時書法的趣味。

▲ 老官山竹簡上的字(圖片來源成都商報)

☞ 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號:cdfzjn

金牛區數字方誌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