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慧能大鑒禪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慧能大師(公元638——713)年,唐代著名高僧,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師。

祖籍范陽(今河北省),俗姓盧,出生於南海新興(今廣東嶺南地區)。

據《六祖法寶壇經·行由品》記載:其父親早亡,家中貧寒,常以打柴為生來奉養母親。

有一天賣柴到集市,聽聞房東讀誦《金剛經》而心有所悟,隨往蘄州(今湖北黃梅)五祖弘忍門下求法。

五祖試問其所來及欲求何物,慧能答曰:「弟子嶺南人氏,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五祖謂:「汝嶺南人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慧能對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五祖驚異其稟性非凡,遂使入碓房舂米為務。

有一天五祖令眾人各述一偈以明心法,上座神秀遂於壁廊書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聞之,謂此偈未見本性,遂請一人代於壁間亦書一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五祖聞之,知其為能荷擔此大法者,便令夜半入丈室,傳授衣缽,並遣其連夜南歸,隱於四會懷集之間。

於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到南海(今廣東),於法性寺正式剃度出家受具足戒。

次年,移住於韶陽(今廣東韶關)曹溪寶林寺,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頓悟法門。

與神秀於北方所倡之漸悟法門相對,史稱「南頓北漸、南能北秀」。

其弟子法海將其所說教法匯集成冊,名《六祖法寶壇經》,盛行於世,為後來禪宗所推崇。

慧能大師遵照五祖教導連夜離開黃梅,與獵人為伍經過千難萬險和重重困難來到廣東,正遇法性寺印宗法師講經,風吹寺前幡動,時有二僧諍論,一人曰:風動,另一人曰:幡動。

正好慧能經過,隨口曰:非風動亦非幡動,是仁者心動。

此言被印宗法師聽到,便問:已聞五祖衣缽傳人南下,莫非是仁者。

慧能答言:正是吾得祖師衣缽。

印宗當即奉為上座,求法印正,隨以弟子禮相待。

由此形成了中國禪宗的「南宗」禪法體系。

後來應韶州刺史韋據之請,於大梵寺樹立法幢,後又到曹溪弘布禪法道俗歸崇。

於唐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唐中宗派遣內侍薛簡召慧能至京師,慧能稱疾固辭未往,中宗乃敕賜摩衲袈裟等物,並敕改寶林寺為「中興寺」。

唐神龍三年(公元707年),更賜「法泉寺」額。

慧能後來又舍宅為國恩寺,於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命門人於寺內建立報恩塔。

翌年七月,歸返國恩寺,八月示寂,世壽七十六。

圓寂後肉身不壞,迄今仍保存在曹溪寶林寺(今南華寺)。

唐憲宗諡號「大鑒禪師」。

宋太宗太平興國年中(976~983)加諡「真宗禪師」;後宋仁宗諡號「普覺禪師」,宋神宗又賜「圓明禪師」之諡號。

(作者:理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人物 | 禪宗六祖——慧能

提到六祖慧能,大多數人會想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句。今天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六祖慧能的生平。文章稍長,主要從:人物簡介

六祖慧能與禪宗,眾生皆可頓悟成佛

大家好!上期我們聊高學歷者出家時曾提到過六祖慧能那首傳世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本期咱們就來拜聊下六祖慧能與禪宗。說到佛教,除了阿彌陀佛外,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