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文物返地下 定陵發掘者解密當年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據報導,最近,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完成,定陵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又重回「地下」。
這3000餘件珍貴文物終於有了家。
在定陵挖掘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據悉,自1956年定陵發掘以來,十三陵一直沒有專業的文物庫儲藏文物,定陵出土的3000餘件文物在院內的普通平房裡經歷了近60載寒暑。
此番「搬家」,諸多珍貴文物終於有了家。
據介紹,明十三陵老文物庫房建於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有50多年。
1956年,定陵地下宮殿被打開,出土明神宗萬曆皇帝、皇后的隨葬物品3000餘件,這些文物中有衣冠服飾、袍料匹料、宮廷器物和喪葬儀物,品類豐富,世所罕見。
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這些稀世珍寶出土後就被保存在定陵地面上的老文物庫房這幾排小平房裡,歷盡寒暑。
「用極普通的房子作為文物庫,而且裡面不恆溫恆濕,夏天潮氣大,冬天溫度低,對文物,尤其是絲織品,造成了很大的損壞。
」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文物科主任胡漢生說。
隨著經濟形勢好轉,國家對文物保管也越來越重視。
2012年,政府斥資3000多萬元在定陵修建了地下文物庫。
十三陵特區辦事處主任雷濤介紹,新建文物庫房總建築面積243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585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文物存放面積770平方米),新庫房存放面積較老庫房擴大了近4倍,有足夠的空間對館藏文物進行合理存放。
此外,新建文物庫房安防等設施齊全,新建文物庫房內部配有先進的消防、安防和空調設備,能達到安全保衛和文物所需要的恆濕、恆溫的要求。
今年3月底,十三陵文物搬家正式啟動,至11月10日,歷時近8個月,共搬運藏品5000餘件。
其中,將原存放於定陵院內小平房裡的定陵出土文物3000餘件搬入新建文物庫房,讓這些出土文物重回地下,永久保存。
此外,還將原散落各處的石碑、石刻、木質及琉璃等建築構件2000餘件全部移至思陵院內。
據了解,新文物庫地上建築部分2012年已作為展室對外開放,展出的都是定陵出土文物的精品,包括萬曆皇帝的「金冠」,皇后的「鳳冠」等。
「文物搬家後,地上展室和地下文物庫的文物將定期輪換展出。
」十三陵特區辦事處副主任王穎表示。
3000多件文物搬了8個月
2015年3月27日,十三陵文物搬家工作啟動。
這是定陵文物的第一次搬家。
由於新老庫房距離很近,不過30米,工作人員就在這段路外拉起2米多高的圍擋,3000多件文物大搬家就在這圍擋之內「秘密進行」,沒被外面川流不息的遊客「發覺」。
每件文物從老庫房到新庫房,都要經過清點、拍照、包裝、裝箱、運輸、拆箱、分類上架,至少要經過6個環節。
工作人員在進行文物清點時,要將每件文物與大帳、分類帳相對照,連文物上的裝飾物及寶石、珍珠數量都要一個個清點清楚。
之後,還要給每件文物拍照,尤其是重點部位,以備查看。
拍照後,文物才能包裝,放入運輸車,由保管人員和武警戰士共同護送至新文物庫房內。
進入新庫房後,還要對每件文物進行再次拍照,查看文物在搬家過程中是否有損毀。
確認文物無損後,才能按照文物的種類或質地,將每件文物分類、分庫,上架擺放。
「在搬家過程中,工作人員光文物的照片就拍了1萬多張。
」王穎說,在搬運青花油缸等大件文物和大尺寸龍袍時,十三陵還特聘請首都博物館的專家和有經驗的搬家公司協助進行。
「最困難的是搬運大件絲織衣物。
」十三陵地下文物庫保管部部長宋磊介紹說,進入新庫房時,由於電梯空間小,只能走樓梯,可是裝龍袍及被褥的抽屜大,不能直接進入,大家就集思廣益,依照樓道尺寸,專門設計製作搬運工具。
「運送一件龍袍,從清點、包裝、運輸、走樓梯放到地下二層文物庫房,7個人得忙活兒小半天」,宋磊說,有時一天只能搬運一兩件。
躲避春風、夏雨、秋霜,歷經了8個月,明十三陵「文物大搬家」工作終告完成,3000餘件文物重回「地下」。
連結
神秘與不安的背後:定陵發掘者解密當年事
今年5月17日,距經國家批准惟一一座按計劃主動發掘的明代皇家陵墓——定陵發掘整整過去50年。
50年過去了,當年開掘的種種神秘和不安,都湮沒於如織的參觀者喧囂的人流中了,50年過去了,當年提議、參與發掘的前輩都已先後作古,惟一健在的發掘工作隊隊長趙其昌,已80高齡,談起往事,老人激動不已。
【起由】
發掘定陵本為「練手」
已80歲高齡的定陵發掘親歷者,當年的發掘隊隊長趙其昌老人告訴記者,他擔任考古隊長時不過是個20幾歲的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生,當初讓他擔任考古隊長,感覺膽戰心驚。
而且鑒於長陵勘探毫無線索,所以向當時的北京市副市長吳晗請示,找一座規模稍小的陵寢「試掘」一下。
考慮到定陵營建年代較晚,地面建築保存得比較完整,將來修復起來也容易些。
而且萬曆是明朝統治時間最長的一個,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會多一些,所以發掘長陵改為發掘定陵。
【勘察】
城磚塌陷打開挖掘之門
工作隊來到定陵後,從寶城前開始勘察,幾天的勞苦奔波,隊員們個個脖子發木,腰酸腿痛,精疲力竭,然而回報他們的仍是一無所獲。
一天,當隊員們轉悠到寶城一角時,隊長趙其昌突然發現在離地面三米多高的城牆上方,有幾塊城磚塌陷下來,露出一個直徑約半米的圓洞!由於沒梯子,隊員們便搭人梯上到洞口。
經觀察,這個洞口像一個門券的上端,亮處可辨別磚砌的痕跡。
「這是地宮入口!」隊員們歡呼雀躍,把長期以來的困惑拋在了一邊。
後來經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長夏鼐親臨現場勘探,根據他多年的經驗,也估計是通往地下玄宮的入口。
民工意外發現定陵「鑰匙」
由於發掘工作量大,發掘委員會僱請了十三陵周圍村莊的農民60多人。
1956年5月17日,發掘定陵的第一鍬土在這天鏟起。
發掘工程是在寶城內側對著那個發現的洞口外挖一條寬3.5米、長20米的深溝,目的是摸摸情況。
兩小時後,寶城內側砌的石條暴露出來,在一塊石條前,有個民工忽然驚異地大喊一聲:「石條上有字!」大家循聲而至,圍住石條,只見石條上露出了雕刻粗淺的字跡:「隧道門」。
吳晗和夏鼐聞訊後驅車趕到工地,一致作出「這裡就是地下玄宮隧道入口」的結論。
10多天後,在探溝挖到離地面4.2米的深處時,發現了兩側用城磚整齊平鋪的磚牆。
兩牆之間距離8米,如同一個弧形的胡同由南向北彎曲伸張。
這由磚牆構成的通道便是史書記載的通向皇陵的第一條隧道——「磚隧道」。
進入1956年9月後,一直不太順利的發掘工作出現了重大轉機。
一名參與發掘的民工欒世海意外地在土中發現了一塊刻有字跡的小石碑,小石碑上刻有這樣一段話——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這塊小石碑後來被考古隊稱做「打開定陵地下玄宮的鑰匙」,至今還安靜地躺在定陵博物館展室的玻璃櫃中。
考古工作者在拆卸金剛牆上的磚
【發掘】
尋找地宮入口整用一年
在明代,人們把地宮的墓牆稱為「金剛牆」,顯然,這塊小石條明確提出了地宮的具體位置。
就在通向寶頂中心的方向,考古隊挖開了第三條探溝。
第三條探溝開挖不久便發現兩道東西走向的石牆,兩牆南北相隔8米,用花斑石條砌成,全長40米,這便是「石隧道」。
找到「石隧道」,說明地宮不遠了。
果然,到了石隧道盡頭,出現了一道橫貫南北的大牆,牆高8.8米,厚1.6米,厚厚的牆基由4層石條鋪就,石基上方用56層城磚和灰漿砌成,頂端有黃色琉璃瓦檐,這就是小石碑所記載的「金剛牆」。
通過工作隊員的仔細觀察,發現金剛牆的中央是一個圭形的磚砌門券,上窄下寬,由於陵道填土多年的側壓力,它向里凹進去約兩厘米多。
圭形門券上的砌磚沒有用灰漿,是干壘起的,這為發掘人員拆牆提供了便利。
可以斷定,進入圭形門券,裡面就是埋葬帝後的地下玄宮了。
這一天是1957年5月17日,從工作隊挖下第一鍬土,到找到金剛牆的封口,正好花了一周年。
考古工作者首次來到地宮門前
戴著防毒面具下地宮
自找到金剛牆的一刻起,各種傳言就在當地百姓和參與發掘的民工中流傳,有的說陵內布滿了毒箭、飛刀、毒氣,有的說地宮前設置了陷阱,人踩上去就會翻。
為保障隊員們的安全,考古隊還是決定,隊員們戴著防毒面具進入金剛牆內。
金剛牆被打開了一個缺口,一股黑氣帶著發霉的味道「哧哧」的從洞口湧出,待這股積攢了300年的腐爛發霉氣體稍稍散去,趙其昌第一個從打開的洞口翻進去。
老人回憶,當時為了保險起見,在腰上系好繩索、頭戴防毒面具、衣服袖口全部紮緊。
儘管這樣,內心仍難免緊張。
「地宮裡面太寂靜了,靜得讓人心裡發慌、發毛、,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怖和淒涼之感滲入骨髓。
」
【入宮】
出土文物4000多件
進入地宮,經發掘隊員測量,這座地下宮殿的縱深有67米長。
總面積1195平方米,通體純石結構,不用樑柱,全用券拱。
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殿堂組成。
各殿有甬道相通,又各被石門相隔。
最後在玄宮後殿發現三個碩大無比的朱紅色棺槨靜靜地排列在棺床上。
裡面分別是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孝靖皇后與孝端皇后。
後來新華社消息報導,「屍體腐爛,骨架完好,頭髮軟而有光。
屍骨周圍塞滿了無數的金銀玉器和成百匹的羅紗織錦,這些錦緞時經300年有的還金光閃閃。
織錦品的發現,對了解和研究久已失傳的明代特有的絲織技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當發掘人員清理萬曆梓宮時,幾乎將半個身子探下去也無法夠到器物,棺木內還有不少殉葬品未得到清理,毫無立足的空隙,又不能置文物於不顧,任意踐踏。
後來趙其昌想出一個「土」辦法,做了一個方形木箱,箱子四角釘上四條木腿,,木腿頂端再橫兩根木槓。
另外沿著棺木兩側再釘一個稍微高出棺木的長方形木架,把木箱兩根木桿搭在木架上,吊在棺內。
這樣既不會對文物造成擠壓,又可以隨時前後移動。
經過一年多的整理,共出土文物4000多件。
定陵發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物,使考古工作者掌握了眾多的第一手資料,然而,由於多方面的原因,許多文物未能完整保存下來,直至30多年後才完成有關發掘報告。
最令人惋惜的是1966年 「文化大革命」席捲華夏大地,已沉睡數百年的萬曆帝後三人也未能倖免。
在紅衛兵「打倒地主階級的頭子萬曆」的口號聲中,保存在定陵文物倉庫中的萬曆皇帝及皇后的屍骨被揪出。
1966年8月24日,三具屍骨以及一箱帝後畫像、資料照片等被抬到博物館大紅門前的廣場上接受批鬥,十餘名大漢抱起大石塊先將屍骨砸爛,繼而點火焚燒,在緊接而來的傾盆大雨中蕩然無存。
定陵
十三陵是中國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是明朝十三代皇帝及皇后的陵墓,位於北京西北約44公里的昌平天壽山下。
定陵修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規模宏大,僅當年役使的軍卒、工匠就達3萬餘人。
裡面埋葬的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位皇后——孝靖皇后與孝端皇后。
1956年5月17日,定陵開始發掘。
這是經國務院批准的第一座按國家計劃發掘的古代帝王陵墓,也是我國惟一主動發掘的皇陵。
在這裡共出土了4000多件文物,是研究明代陵寢制度、社會發展的重要實證。
定陵的挖掘的過程 實述!成為考古界最大的悲劇
明定陵的萬曆皇帝地下玄宮的發掘可謂是一波三折,自從1956年5月動工以來,考古隊僱傭大量的民工,耗費一年多的時間,在陵園內的明樓挖了三條約27米深,近百米的深溝。
北京有座明代古墓,棺蓋打開後洗刷墓主百年污點,發掘者結局悽慘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淵在之前為大家介紹過許多奇特的古代陵墓,一些讀者對陵墓的發掘工作充滿好奇,並想知道在其過程中是否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與定陵有...
明十三陵開挖過程中所發生的詭異事件 至今仍然無法解釋
上世紀五十年代,時任北京副市長的郭沫若提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挖掘明十三陵,可正當專家花費了一年的時間翻開了定陵之後,卻不敢繼續發掘了,原因很複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發生了太多詭異的事,並且還絡繹不...
古墓屍身被燒毀,國寶文物遭打碎!考古發掘的真實一幕
考古是文明的探索,文物是歷史的定格。我們在呼籲加強文保的今天,不妨隨我一同去回憶一段不堪的往事。這段往事我們先從介紹明定陵開始,該大墓位於北京大峪山東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
十三陵為什麼只挖了這位皇帝的墓穴?其他的十二陵呢?
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許多考古學家就想對十三陵進行挖掘,為了挖掘十三陵,眾多的考古學家在一起制定了一份計劃,在這份計劃當中,人們最先選定的目標是長陵,長陵在十三陵當中的規模最大,而且保存形狀也...
最詭異的陵墓,幾百年後終於被挖掘,可是怪事接連不斷!
最詭異的陵墓,幾百年後終於被挖掘,可是怪事接連不斷!歷代君王生前都為自己打造一個輝煌的陵墓,而且一個比一個厲害,奢華程度真是讓人難以想像。一個秦始皇陵就讓人頭痛不已,更多類似宏偉的皇陵比比皆是,...
首座被挖掘考古的皇陵,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
北京的紫禁城始建於明朝皇帝朱棣時期,與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一樣,朱棣在位時就修建了自己的陵寢,隨後明朝的十幾位皇帝都葬入了北京的北部山脈,人們稱為:明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