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屍身被燒毀,國寶文物遭打碎!考古發掘的真實一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考古是文明的探索,文物是歷史的定格。
我們在呼籲加強文保的今天,不妨隨我一同去回憶一段不堪的往事。
這段往事我們先從介紹明定陵開始,該大墓位於北京大峪山東麓,明十三陵之一,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及其後宮——孝端顯皇后、孝靖太后的家族葬陵。
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
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
也是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個被挖掘的陵墓。
那麼很多朋友一定會問,為什麼偏偏是定陵成為十三陵中唯一被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墓呢?其實計劃之初,要發掘的不是定陵,而是長陵,但勘察發現長陵的地宮太大,所以專家們打算先找一個比較小的進行常識性發掘,幾經討論後,最終考古學者確定了發掘萬曆皇帝的定陵,可是當年各方麵條件都不是很具備,大量文物出土後不久就逐漸碳化,慢慢變黑,當時部分高級領導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下令停止了對其它陵墓的發掘工作。
從此以後,不主動挖掘帝王陵成為中央一項延續至今的政策。
56年,考古人員發掘定陵地宮的時候,面對著第一道石門後的自來石時,最初無計可施,經過一番調查思考,終於從一本皇宮秘籍中發現了一種叫做「拐釘鑰匙」的特殊工具。
將這種鑰匙插入門縫中,套住自來石,慢慢用力推動,自來石竟然立了起來,逐漸同地面垂直呈九十度角,眾人用力推動,大門洞開。
參與過定陵發掘工作的考古發掘隊隊長趙其昌曾回憶「定陵挖掘工作並沒有走彎路,可以說比較順利。
」但令人心痛的是損壞沒有發生在發掘過程中,而是發生在發掘之後。
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中,絲織品應該是最具價值的。
在定陵發掘之前,民間很少見到明代絲織品,存留至今的實物更是鳳毛麟角。
然而由於經驗不足,存放以及處理的方式均不恰當導致這些出土的文物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了就全變黑、變硬、變脆了。
更嚴重的是,在文革期間,以很多考古學家們被迫離開了崗位。
已經打開的皇陵就那樣被擱置,大量文物暴露於自然條件下,有的甚至被棄於野外更有的被打碎,萬曆和他兩個皇后的屍骨,被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
自此,一代帝王與皇后竟落得個屍骨無存的境地。
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之後,為了更好地保護那些被埋藏於地下的文物,挖掘帝陵就成為考古界的禁區了。
明十三陵挖掘以後發生的怪異事件,邪氣重重,至今無人能夠解釋
歷史上著名的明十三陵中有一座建國以來首座有計劃進行發掘的帝王陵墓——定陵地宮,占地1196平方米,它完全用青石砌制而成,共有七座足足四噸重的漢白玉石門,而且它沒有梁架,只有石為拱卷,共有文物30...
60年前挖掘定陵現場照,教訓慘痛,從此國家決定再也不做一件事
我國目前對於考古的政策是, 能不動土就不動土,能推後挖掘就推後挖掘。為什麼這麼做呢?這是基於60年前挖掘明朝的一個帝王陵的悲劇得出的慘痛教訓。這個陵墓就是定陵。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發掘了的陵...
這麼多寶貝都毀了!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下葬之所,這裡埋葬了十三位明朝皇帝,還有皇后,皇子,妃子等百餘人。現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墓群,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清朝東陵幾乎已被毀於一旦,現存的中國各代皇帝陵墓中,...
國家為何禁止挖掘帝陵?看看郭沫若等人力主挖掘的明定陵的後果!
中國的考古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歷史了,在考古中,我們發掘出了大量的古代文物。但是有一場發掘活動很失敗,具體的說是非常失敗,堪稱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敗筆,那就是明十三陵的發掘活動。
定陵挖掘為何會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
今年是定陵發掘的六十周年。六十年前,作為我國唯一一座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寢,它曾經轟動世界,然而結果卻令世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作為第一個考古對象,又是什麼原因令他成為中國考古史上的悲劇...
定陵的挖掘的過程 實述!成為考古界最大的悲劇
明定陵的萬曆皇帝地下玄宮的發掘可謂是一波三折,自從1956年5月動工以來,考古隊僱傭大量的民工,耗費一年多的時間,在陵園內的明樓挖了三條約27米深,近百米的深溝。
什麼仇什麼怨!明十三陵為什麼偏偏就挖了萬曆皇帝的定陵
明朝歷史上共有十六位皇帝,其中有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麓,所以稱「明十三陵」。明十三陵從永樂七年(1409年)開始修建長陵至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葬入思陵(1645年),前後歷時2...
國家為何明令禁止發掘帝王陵寢?只因與明代這座皇陵有莫大關聯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著厚葬的習俗,無論是殷商時期的貴族墓葬,還是晚清時期的帝王陵寢,都有著大量的奇珍異寶隨同墓主人一同被埋入地宮。這些陪葬物品內容豐富,世所罕見,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正...
為什麼試掘明定陵後,再也不能主動發掘帝王陵墓了?
中國考古界有一個大悲劇,那就是明十三陵定陵的挖掘。定陵也就是萬曆皇帝的陵墓。1956年,時任中國歷史研究所所長的郭沫若等人向國家建議挖掘定陵。剛開始遭到了很多考古學家的反對。但是郭沫若一意孤行,...
明朝這位在位時間最長、功勞最多的皇帝,被專家掘了墳,並拋屍!
在歷史上被掘了墳的皇帝並不在少數,而這些掘墳事件,大多是盜墓行為。到了近現代,盜墓幾乎被打擊杜絕。而古墓的發掘工作,單單成為了考古學家搶救性保護以及考古目的在進行的。
十三陵中那麼多黃帝陵 為何要先開啟定陵呢?原來藏著這個秘密!
萬曆皇帝定陵的挖掘工作可以說是考古史上的一次典型重大失誤。這次的挖掘工作與兩個人有著重要的關係,第一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專家吳晗先生(當年也是北京市的副市長)另一個就是時任中科院院長、著名的文...
唯一被考古挖掘的皇帝陵墓---定陵
明十三陵,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既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陵又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區,陵墓規格大同小異。每座陵墓分別建於一座山前。陵與陵之間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
郭沫若力主發掘定陵,製造了史上最大考古悲劇,參與人員離奇死亡
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位於北京昌平,是萬曆皇帝的陵寢。定陵是我國唯一一座被考古學家主動發掘的帝王陵墓,於1956-1958年間被發掘。提出明代帝陵發掘計劃的,是著名歷史學家郭沫若、吳晗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