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被挖掘考古的皇陵,出土珍貴文物3000多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北京的紫禁城始建於明朝皇帝朱棣時期,與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皇帝一樣,朱棣在位時就修建了自己的陵寢,隨後明朝的十幾位皇帝都葬入了北京的北部山脈,人們稱為: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始建於公元1409年,長陵是這裡最早修建的帝陵,埋葬著明朱棣皇帝。

一直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葬入後,前後一共修建了200多年,一共埋葬了13位皇帝,23位皇后,2位太子,30多位妃子。

十三陵中,每座陵墓都修建著城牆和高達的宮殿,宮殿格局都是仿照紫禁城修建。

總占地面積120多平方公里。

上世紀50年代,明朝歷史學家吳晗申請了發掘明十三陵的計劃,經同意後,考古隊在十三陵進行了考古發掘。

起初,吳晗的計劃中發掘目標是十三陵中國規模最大的長陵,即明朱棣皇帝的墓葬。

可發掘工作很不順利,由於沒有帝陵的發掘經驗,幾周下來,都沒有任何進展。

無奈之下,考古隊放棄了對長陵的發掘,選擇規模小一點的陵墓進行嘗試,最終,考古隊選擇了十三陵中的定陵,即明萬曆皇帝的墓葬。

定陵成為十三陵中唯一被考古發掘的墓葬,也成為國內首座被主動發掘的帝陵。

萬曆皇帝,朱翊鈞,很傳奇的一位皇帝,明朝在位時間最久的一位,也是活的最瀟洒的皇帝,曾打造了中國古代歷史上,28年不上朝的先例。

萬曆在位期間,曾一度很有作為,文治武功皆不輸於祖輩,也曾一度沉迷於後宮,不理朝政。

總體來說萬曆是一位既有作為,又很墮落的皇帝。

選擇定陵的主要原因是,在定陵的寶鼎上出現了裂縫,考古隊考慮這裡很可能連接著墓道。

1956年9月,經過艱苦的工作,考古隊終於發現了定陵的金剛牆,之後考古隊停止了考古工作,因為傳說帝陵中都有暗器、毒霧等防盜機關,再做好各種安全工作後,考古隊才小心的打開了金剛牆,這時考古隊看到了漢白玉石打造的地宮大門,但是大門從裡面被巨大的條石頂住,再費了一番周折之後,考古隊終於打開了墓室的大門,黑漆漆地宮終於展現了出來。





進入地宮後,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原始的帝陵。

各種擺設、陪葬品擺放在原處,大多是萬曆皇帝的生前用品,整座墓室還保持著下葬時的樣子。

考古工作結束後,據統計總共出土的珍貴文物達3000多件,除了金銀玉器之外,精美的青花瓷就出土了幾十個。

喜歡的朋友可以添加訂閱,觀看定陵考古視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