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先秦的繪畫到底什麼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整個「先秦」時代中,春秋以前屬於奴隸制社會,戰國以後則進入了封建社會。

統治階級的需要帶動了美術各門類的發展,繪畫當然也不例外,有了長足的發展。

但是,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先秦繪畫遺蹟少之又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被推測為大部分的繪畫都繪製在了易於腐爛的木質或者布帛上面。

幸運的是,在長沙的楚墓中先後出土了兩幅戰國時期的帶有旌幡性質的帛畫,它們都屬於公元前3世紀的作品。

兩畫描繪的都是墓主的肖像,《龍鳳仕女圖》為婦人,其上方繪有飛騰的龍鳳;《人物御龍圖》則是一位有身份的男子,駕馭著一條巨龍或龍舟。

墨線勾勒的側面肖像及伴有象徵意義的動物是兩畫的相同之處,所不同的是後者所表現出來的畫家技巧要熟練了許多。

(1)《龍鳳仕女圖》,戰國楚墓帛畫,絹本、墨繪,縱31.2cm、橫23.2cm。

所謂「帛畫」,專指古代畫在絲織物上的圖畫,早在專門的紙、絹尚未發明之前人們往往把字畫繪在木版、石板、器物或絲織物上。

帛畫可以說是傳統捲軸畫這一藝術樣式的先聲。

《龍鳳仕女圖》1949年2月在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

全畫的主題是祈求飛騰的龍鳳引導墓主人的靈魂早日登天升仙。

《龍鳳仕女圖》是隨墓而葬的銘旌。

畫上人物是墓主肖像,畫中隨伴墓主的尚有吉祥圖騰之物。

所繪墓主是位挽髻貴婦,她長袍細腰,垂地而盤的長衣前後張開。

婦人側身而立,上身略微前傾,雙手合掌頗具虔誠之態。

在仕女頭頂左上方,一隻矯健振翅的鳳鳥,雙腳前屈後伸,大有意欲騰空之勢,鳳鳥形象幾乎占據了畫面重要的視覺位置。

鳳的前端,一龍扶搖直上,卻不如鳳的姿態顯耀,大概這是關於鳳龍與陰陽象徵的意義。

有一種看法把兩物比為夔鳳之爭,夔敗陣而逃,故而形象細小,縮到一旁顯出弱勢。

全圖表示著祈神引導、使墓主靈魂升天這一主題。

此畫以線為造形手段,服裝襯以捲曲雲紋,袖口用斜線裝飾,領口、腰部、後身及衣腳皆以墨色塊面處理。

毛筆用線生澀不暢,粗細不一。

形態古拙而簡勁,體現了中國早期繪畫的特徵。

(2)《人物御龍圖》1973年在湖南省長沙市子彈庫一號墓出土,也屬於葬儀中引導墓主人升天這一類祈禱性作品,畫中部分還偶用了金白粉彩,它為我們了解那些金碧輝煌的楚國壁畫提供了一定的實證。

這幅帛畫是迄今發現最早使用金的粉彩的作品,人物用流暢的線條勾描,再施以平塗和渲染,畫中龍、鷺、輿蓋基本用白描勾勒,表現出繪者純熟的繪畫技藝和對狀物的精心細緻的觀察。

帛畫細絹質地,高37.5厘米,寬28厘米,帛畫上端縫裹細竹篾,並系絲繩,其用途無疑是葬儀用的旌幡。

這幅帛畫可以說是《人物龍鳳圖》帛畫的姊妹篇,二者從製作的時代到風格技法大體相同。

但《人物御龍圖》在繪畫技巧上比前者更趨成熟,畫面中心繪一有鬍鬚的男子,側身直立,身配寶劍,手執韁繩,駕馭著一條巨龍正向天國飛升。

龍頭高昂,身平伏呈舟形,翹起的尾上立一隻鷺,圓目長嘴,頂有翰毛,仰首向天。

畫中人物上方有一輿蓋,三條飄帶隨風拂動。

繪者較好地把握了從細微的局部來烘托主題,畫中龍、人物均面向左,而人物的飄帶、輿蓋上的飾物則向右,表現出 種較強的方向性和人御龍出行時的動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長沙楚墓帛畫中的婦人形象是誰?

1949年,湖南長沙市東南郊陳家大山楚墓出土了一幅帛畫。此帛畫距今已有加朋多年,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絹畫之一,被稱為晚周帛畫或長沙楚墓帛畫。這幅帛畫高約28厘米,寬約20厘米。畫面主要位...

中國美術—先秦時期的繪畫藝術

先秦時期的繪畫藝術以人物肖像畫為主,為維護禮教服務。西周、春秋時代的繪畫為初期階段,主表表現在壁畫、章服及青銅器、玉器等的紋飾。到了西周以後開始有了以表現人物活動為主的紀事性繪畫作品。1. 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