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人生在世,需要一點高於柴米油鹽的品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一檔文化脫口秀悄悄上線了,關注的人不多,卻在豆瓣高達9.1分,這就是由馬未都主持的《博物奇妙夜》。

博物館裡夜深人靜,幾個人圍爐夜話,沏一壺茶,便可縱古論今。

馬未都何許人也?有人說他是作家、編劇;有人說他是收藏家、古董鑑賞家;而他早在1996年,就憑一己之力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所藏古董數以千計。

▲ 《博物奇妙夜》劇照。

對馬未都來說,名利早就有了,而2010年,他卻宣布要把博物館捐給社會,一件也不留給兒子,引起了巨大轟動,博物館裡隨便一件東西就值幾十萬,但他說:「撒手,便是留住。

馬未都說人的一生應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趨利,追求物質上的溫飽;第二重是趨名,追求精神上的愉悅和寄託;第三重是安放靈魂,追求內心的平靜與超脫。

馬未都,趨過利也逐過名,如今只想趨靜。

當財名成為身外物,藝術只是暫時的美景,

唯有安放好自己的靈魂,才知人生的彼岸。

▲ 觀復博物館

野生野長的作家

馬未都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可每當講起文物和歷史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頭頭是道,仿佛肚子裡裝著一整個圖書館。

這要靠他在野生野長里,依舊抱著旺盛的求知慾。

1955年,他出生在北京空軍大院,因為乙未年生於首都,乾脆就叫「未都」。

儘管上到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下鄉,但即使在鄉下,求知慾依然很旺盛,一看到帶字的紙就撿起來讀。

▲ 馬未都全家福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老鄉拿書糊牆,趕緊攔下來,書已被撕了大半,沒了封面和書脊,不知道書名,他依舊拿回家熬夜讀完,再給人家送回去。

很多書是看完好幾年後,才知道叫啥名字。

就這樣,馬未都成了知青裡面的「大文豪」,也為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75年,他回到北京,當了航天工業的一名車床銑工。

由於他腦活手快,總能提前完成工作,騰出一大塊自由時間天天往圖書館鑽。

巨大的圖書館永遠都只有他一個人,書一打開就看,連《中國陶瓷史》這樣的大部頭都能啃下來。

與其說他當了五年的銑工,不如說是上了五年大學。

1981年,馬未都在《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小說《今夜月兒圓》,四版報紙,他就占了其中一整個版面,瞬間引起關注,馬未都的人生軌跡也從此發生改變,不僅拿了65塊錢的巨額稿費,還被中國青年出版社破格聘請為編輯。

▲ 馬未都年輕時

但當時的編輯都是大學畢業生,只有他一個白丁,只能每天早上打完水、掃完地後,用剪刀把投稿信打開。

而在這裡,他也成了很多初出茅廬的作家的伯樂,蘇童、王朔、莫言、劉震雲等人都是從他手底下淘出來的。

1985年,馬未都看了一篇來稿《一個白洋湖男人和三個白洋湖女人》,馬上回信說:「蘇童你好,你的稿子有點意思,你來找我一下。

」於是,蘇童就這麼被發掘出來了。

還有一次來了一篇稿子,「表達很清晰,但字寫得太幼稚了,把他叫來一看,這人就是王朔」。

當時王朔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其他編輯都說這麼不正經小說不適合發表,但馬未都還是把它發表了出來,全國頓時掀起了王朔熱。

不過馬未都並沒有安於當個編輯,

那時,淘古玩是他最大的業餘愛好。

▲ 馬未都與王朔

逛地攤,淘古玩

早在70年代,馬未都就經常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守在寒風凜冽的古玩交易點面對著川流不息的古董販子,通過與商販聊天,回家再查資料,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有時看中了某個物件,他也會出手買下來,但也難免淘到假的。

「當時清三代的碗非常精美,一摞摞擱地上,10元錢一個任挑,現在這樣的碗在拍賣會怎麼也要幾十萬。

到了80年代,古玩交易漸漸解凍,出版社8點上班,馬未都就6點半出門,騎車直奔北京玉淵潭公園東門,趕古玩市場的早市,看得多,買的少,但只要入手,幾乎件件精品。

1988年,馬未都認識了74歲的「大玩家」王世襄,三天兩頭就跑王世襄家裡請教,夜裡就啃王世襄寫的巨著《明式家具珍賞》,漸漸得其真傳。

馬未都見王世襄收藏成痴,全家擠在柜子里,十分觸動。

▲ 觀復博物館

在80年代,誰家有個摩托彩電都是無比自豪的事兒,馬未都剛結婚時攢了1600塊,打算買個彩電過安樂日子,可一到街上看到了四扇鈞瓷掛屏,一瞧是宋朝的物件便邁不開腿了,和販子砍了半天價,以1600塊買下來,一路扛回了家。

老婆連連嘆氣,馬未都連忙說:「它既是瓷器,又是家具,多好啊。

」後來,老婆打電話跟他說家裡被小偷洗劫了,馬未都趕忙回家一看,新買的彩電沒了,但四扇鈞瓷掛屏還在,心裡偷偷樂著:這小偷真不識貨。

▲ 四扇鈞瓷掛屏

馬未都是真愛古董,在它們身上,他比大多數人看到了更多不為人知的過去,那是一段悠久的被世人錯過的時空。

所以除了淘古玩,他還經常跑故宮裡去看,展館燈光昏暗,他就自備了手電筒,把每件古物都觀察透了。

白岩松說,那時候的馬未都會帶上當時最流行的電鍍摺疊椅坐在信託商店或家具門市外,遇見拿珍貴老家具來的主兒就商量著用椅子換,十有八九樂呵呵地同意。

轉眼幾十年過去,電鍍椅銹了扔了,而換來的老家具則在觀復博物館展覽著,拿啥都不換。

人海茫茫、千淘萬漉,有些東西會過時,

但有些東西經過時間的洗鍊會更加珍貴,

而馬爺則把愛好變成了對抗平庸的最佳武器。

▲ 觀復齋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在創建觀復博物館之前,馬未都從未想過要以收藏為家,只是作為一個業餘愛好,而他人生最好的光景,其實全部獻給了摯愛的文學事業,為此,他幹了整整十年的文學編輯。

1990年,馬未都突然給出版社打電話說:「我以後不來了。

」很多人不解,怎麼把鐵飯碗給砸了。

馬未都曾以為文學界純潔,可時間一久還是發現了問題,作家們爭相給評委送禮,「而且送的都是土特產,一看就知道是誰送的。

這種感覺好比是自以為淘到了一件絕世之寶,結果發現有瑕疵,甚至是贗品的那種失落感。

離開文學圈的他投入了影視圈,拍了《海馬歌舞廳》和《編輯部的故事》。

可倒騰了一陣,馬未都覺得影視圈看似熱鬧好玩,實則混亂不堪,於是一拍大腿又溜了。

▲ 《海馬歌舞廳》和《編輯部的故事》

此時的他,成了「四九城」里有錢、有閒的馬未都,決定去干點自己想幹的事兒——收藏古董。

90年代初,隨著自己的日積月累,藏品達到了上千件,各種家具、瓷器、玉器、文玩應有盡有,家裡擺不下,又少有機會展覽,於是,馬未都開始有了創建博物館的想法。

這在以前看來幾乎是幻想,不僅當時的環境不行,國家也沒明確規定,有關部門不敢拍板。

他在1992年的申報被斃了,再申再斃,直到1996年才批下來,成了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馬未都給博物館取名叫「觀復」,來源於《道德經》:「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馬未都將這段文字以典雅的仿宋體書寫在博物館內的一堵牆上,提示眾人,它的存在是為了追根溯源,回歸本心。

▲觀復博物館, 1996年成為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他說:「認識世界不重要,認識自己最重要。

」馬未都開始用自己所學所藏帶大家認識世界,2008年《百家講壇》正如日中天,《馬未都說收藏》半天就售了12000多冊,他調侃說:「如果于丹是雞湯的話,我就是方便麵。

▲《馬未都說收藏》

可在馬未都的名字爆紅全國時,自己卻選擇安靜過日子。

他雖未上過中學、大學,卻知道自己要什麼,懂得從利益至上的洪流之中抽身清醒,更捨得放棄,包括把一整個博物館捐出去。

放棄並非一件那麼簡單的事,不是誰都能拿得起放得下,這需要堅毅果決的心性,以及達觀通透的大智慧。

馬未都從知青、工人,到編輯、編劇,再到古董商人、收藏家、博物館館長,每一次身份的更替,都是舍與得的過程。

▲馬未都《百家講壇》劇照

年過花甲,閱過了無數人,馬未都越發喜歡和貓相處。

他說:貓的動作很輕,不會吵到人。

以至於他在觀復博物館收養了30多隻流浪貓,並一一給他們取名:韓昏曉、黑包包、白拖拖、黃槍槍、藍毛毛、麻條條、雲朵朵、王情聖……

▲馬未都與「觀復貓」

豐子愷說:人生可以看做三層樓。

一層是物質生活,二層是精神生活,三層是靈魂生活。

馬未都說,自己頂多算二層半,達不到第三層,但偶爾扒上去看看,也是好的。

他越發認識到,縱橫四萬里,上下五千年,所有的物都會成為過眼雲煙,只有欣賞過了,讀懂了,才是真正的擁有。

人生最慶幸的事情莫過於,

讀懂了世界,再回歸自己。

致虛極,守靜篤,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觀復博物館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未都:從草根到收藏大家

藏品是時光的結晶,向我們顯露歷史的明暗、和煦與蕭瑟、驚濤駭浪和潺潺細流。它是信使,勾連著古今,帶我們領略先人的樸質淡雅。它的寥寥餘溫,足已慰籍無根的心,幫你尋到歸家的路。馬未都,他的生命里,有藏...

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

馬未都,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當過工人、作家、編輯、收藏家、文物鑑定家……現在的身份是新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很多人認為,54歲的馬未都在《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