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從草根到收藏大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藏品是時光的結晶,向我們顯露歷史的明暗、和煦與蕭瑟、驚濤駭浪和潺潺細流。
它是信使,勾連著古今,帶我們領略先人的樸質淡雅。
它的寥寥餘溫,足已慰籍無根的心,幫你尋到歸家的路。
馬未都,他的生命里,有藏品的溫潤,有歷史的彌堅。
【馬未都】
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
當過工人、作家、編輯、收藏家、文物鑑定家……現在的身份是新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這年頭,文化人走紅,總免不了這幾樣:新書大賣,粉絲如雲,媒體寵兒,嘉宴上賓。
一般,到了這個地步的「腕兒」都會收起自得,擺出謙退沖淡的樣兒。
馬未都卻不來這套,他坦言喜歡和大家討論交流,喜歡奔走忙碌,口吻平和淡然。
馬未都擅長講課,鏡頭前娓娓道來,訪談中怡然自得,妙趣頻出。
待人接物,圓融無礙,難怪他說「我是社會裡的一條魚」。
可是,再滑的魚,也有喝不慣的水。
馬未都不樂意拍照,尤其討厭記者要他笑。
因此,雜誌封面上的他不是焉焉的,就是有點賭氣,總是笑得不大自在。
對此,他用那地道的北京腔評論說:「我想笑才笑,裝笑,那多傻啊。
」
面對不同的仰慕者,馬未都總能以他那「大將之風」的口吻不厭其煩地重複他的經歷,他的樂趣,他的理想……「馬扎」們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又有多少人懂他呢?你甚至也會懷疑,馬未都,他也有孤寂感麼?
很多人認為,54歲的馬未都,經《百家講壇》一躍龍門,大器晚成。
其實,早在知天命之前,他已名聲在外。
【初涉收藏】
1981年,《中國青年報》整版發表了馬未都的小說《今夜月兒圓》。
其文詩情縱橫,描景色摹心緒,斑斕又細膩,他在歷史文學方面的意趣與稟賦,可見一斑。
在那個文學無比神聖的年代裡,馬未都早早地出了名。
其時26歲的他,同時還是個車間工人,每天8小時的活兒,他1小時就搞定了,常溜進單位圖書館,肆意飽讀。
1982年,他調入《青年文學》做編輯,一半精力繼續經營著文學理想,另一半精力,被他逐漸轉移到購買「老物件」上。
馬未都打小就對這些有著歷史印跡的老物件充滿濃厚的興趣。
他回憶起童年參觀博物館的經歷:「我的印象就是老師說,『快跟上快跟上』,永遠說這種話,就是一個跟一個,但我就永遠落在最後,就要看,而且想要看明白。
」
上世紀80年代初,北京有一個專門的國營文物收購點,每天早晨門沒開,就有許多農民推著自行車,車把上掛著老瓷器在那等著,排隊的人足有一里路長。
一隻康雍乾三代的官窯碗才10塊錢。
馬未都每天上班前總要先去那兒轉轉,見著什麼喜愛的,就省包煙錢買下來,久而久之,淘點老東西也成了一種習慣。
馬未都從地攤上買過幾塊錢的瓷器,那時也不管真假,第一概念就是好看不好看,憑直覺玩味、摩挲。
開竅是兩三年後的事了。
一天,一個文物局老頭神神秘秘地拿個青花罐給他,說只要認真看,就能看出年代來。
他買了個,回家擱床上,床頭有盞百瓦檯燈,天天抱著看,一趴好幾個鐘頭,翻來覆去看,直到睡著了。
睡到半夜突然就驚醒了,醍醐灌頂一般,原來這東西真有規律的。
他算是開悟了。
初涉收藏,老馬也上過不少當。
一次,他從一個農民手裡買下一件瓷器後,見那人一副落魄樣,就邀他回家共同吃飯。
那人吃飽後特別激動說:「您對我太好了,這是我離家後吃過的最好的一頓飯,酒有點喝多了,實在不好意思再騙您,剛才賣給您的瓷器是假的。
」說完撒腿就跑了。
【知音難覓】
讓馬未都苦惱的不是東西看走了眼,而是找不到知音。
在那個「破四舊」風氣猶在、文革陰霾未盡的時期,這些不難解釋。
馬未都四處收藏古董的時候,周圍人都沒興致,大家都覺得這是遺老遺少才幹的事。
「買完東西不給別人看不過癮,必須給別人看」馬未都心裡很痒痒。
有一天,他抱著一個新買的大罐子去找一個朋友。
到了他家,明明聽見裡面有人聲,但敲門門不開。
過了一會兒,門總算開了,一進門便發現屋子裡四五人神色慌張,他也不管那一套,把大青花罐子拿出來,往電視上一擱,這時才發現電視機是熱的,再看那幾人慌張的神色,恍然大悟:原來他們鎖在屋子裡看「錄像」呢。
我說:「錄像什麼時候都能看,你看我這個吧,特棒。
我就發現每個人都特別茫然,他們都覺得我特掃他們的興」。
「當時我拿著瓷器找誰誰都不理我,說我是傻帽兒。
現在全國各地每天都有人拿著瓷器找我鑑定。
這社會,變化也太大了」。
更有一回,他進村「收貨」,被誣成投機倒把,給吊樹上,整兩天,後來王朔拿了2000塊錢才救了下來。
馬未都成為收藏家,託了時代的福:在他開始收藏的時候,文物都便宜,一個碗3塊錢,他寫一篇小說能掙好幾十塊錢,夠買好多碗了;擱在現在,就是寫一本書也未必能買回一隻碗。
「我的年齡段卡得可丁可卯,我21歲『文革』結束,1980年我25歲,25歲到35歲是我狂收暴斂的10年。
這10年古董價格長時間是谷底,沒有什麼起伏,持續的時間特別長。
比我大的人,『文革』前章乃器這些藏家,讓人整死一半,比我小10歲的人等他們有能力的時候,這些東西都貴了。
」可以這麼說,馬未都80%的藏品,都是在那個時代「撿漏」得來的。
【「激情」歲月】
很多人都不清楚馬未都哪來那麼多錢買古董,其實馬未都在出版社做編輯的時候就開始做藥材生意,賣中藥材是個暴利行業,一個月能掙幾萬塊。
有知情人說,他是靠賣藥掙來的錢玩古董,但因為當時在出版社,不敢跟人講自己做買賣,所以給人的印象就是馬未都有錢,就不知道從哪裡來的。
第一次讓馬未都感受到古董很值錢還是在1988年,當時一個台灣人來北京,看到他有隻碗,問能不能賣給他。
這隻當時花200塊錢買的碗,台灣人開價1萬美元,這件事讓馬未都有了「價值觀」,但馬未都沒有賣。
「跟我一起玩古董的老一代人多數都被歷史淘汰了,北京一個沒剩,全國也是,不是玩的過了頭,就是賠的傾家蕩產……沒有像我這樣的。
我沒賣,賣的人不賺錢,賺也是賺一陣子。
」問起他當時為什麼不賣,他得意地說「我不賣不是因為我不喜歡錢,是我的文人情結在作祟,我覺得賣文物是一種奇恥大辱,我的『不賣』把我徹底救了。
」
馬未都很懷念上世紀80年代四處買古董的歲月,比如去河北、山西一帶,有人帶路,到處都是寶貝,哈腰就能揀到。
現在沒有了,到處都是雷。
「等於你去的時候是個處女地,森林裡都是大蘑菇,隨便采,現在都是毒蘑菇。
」
80年代末,看多了文學的貓膩和式微,他辭職與王朔、劉震雲等人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創作了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很是火了一把。
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明清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
馬未都的眼光開始跳出文物本身,透過文物研究歷史,研究文化。
【遭遇《百家講壇》】
2008年初,馬未都開始在《百家講壇》講收藏。
在此之前,他早已是古玩收藏圈裡的大佬。
他有文學功夫,又有理論實踐,講學深入淺出,深受觀眾喜愛。
他不僅講述歷史淵源,還傳授欣賞次第,理論邏輯嚴絲密縫,簡直可以成為收藏教科書,例如講到罐子:第一,先判斷是否屬青花;第二,哪個朝代的;第三,青花如何產生的;第四,各朝代青花,各有特色,緣由在哪裡……他講解李白詩「床前明月光」,認為詩里的「床」不是今天睡覺的床,而是「馬扎」,而馬扎又是由「胡床」演變而來,這一頗具「獨創性」的說法不僅惹來了各路專家們的質疑,還為他帶來了一大批「馬扎」粉絲。
節目播出一集火一集。
馬未都立即從一個小圈子裡的名人,成為了「大眾偶像」。
凡是和收藏有關的節目,爭著想要邀請馬未都前來「坐陣」。
鑒寶、出書、「十大財富人物」、「精英人物評選」各種名目的頒獎典禮紛至沓來,老馬一身中山裝,花白頭髮,還是那張賊賊的臉兒,一上台來就抖文化段子……
他想要的名,是名副其實,渴望的利,是利在千秋。
不可謂不貪心者,真貪心者。
因此,他指出周杰倫《青花瓷》小錯處,說當下城市沒文化,不會令人費解;圈內人相輕,學術界批駁,這些也是自然的。
出了名,馬未都又回到了魚的狀態,甚至泥鰍,他說:「我比任何人都難攻擊,這從客觀的角度講,第一本人就是一個草根,不算一個學者,我不是北大教授,你攻擊我沒有用。
另外我所講述的東西,你站在史學觀看我的時候,我是一個收藏的樂趣;你站在收藏角度看我的時候,我又是結合一些歷史背景。
」
【觀復館裡嘆往復】
1997年,馬未都成立了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觀復」兩字取自《道德經》:「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其義有二:一,萬物滋生,我看著你們輪迴。
二,一遍又一遍地看。
觀復博物館的組建,大約有兩個緣起。
馬未都33歲時,與收藏大家王世襄成了忘年交,常常一聊就到半夜。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細細吮吸王先生書中的精髓,「可以說,我後來走上收藏的道路,無不受到王世襄的影響」。
王世襄對他最大的影響,應該是對生活的態度——他是舊社會貴族,後來沒落受打擊,一直堅持一口氣直到功成名就,這一點讓馬未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個真正的收藏家,對待文物的看法都是聚散有時了的,王世襄最終選擇了「散盡」。
2003年,他將大部分藏品通過嘉德拍賣了出去。
「他最終選擇了『散』,這是他的豁達,這些寶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組建觀復博物館,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散盡」。
1992年初,馬未都辦了個私人的展覽,有人過來跟他聊收藏,他有種知識炫耀的滿足感。
老年人跟他聊收藏,不奇怪,特別的是,一幫小年青也有興趣,問這問那的,當時他心裡就高興,做博物館的念頭悄悄有了。
觀復博物館舉辦了多次大型展覽,接待了數萬參觀者。
看著這人來人往,對馬未都來說,人間至樂,無過於此。
從偏安一隅、玩味摩挲,到開館納客、熙熙攘攘,他算是越玩越大了。
10多年間,博物館也是幾番浮沉,曾一度閉館,他也會在冷落時懷念起早年「激情」藏寶的情境:月上柳梢,喧譁褪盡,青燈暖茶,書香繞樑。
做個瀟洒的自了漢,那也是很愜意的呀。
若他就此退避,回到自娛自樂的快樂鄉,那他就不是馬未都了。
他仿佛知道這是他的天命,仍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不改其樂」。
後來形勢好轉,他又引進了董事會制,實行品牌推廣……觀復博物館在馬未都的堅持下,再度煥發了光彩,接待起八方遊客,承擔起古今文化延續的重任。
「人活一世,不留下點印跡豈不可惜?我以為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這座博物館在離開我後能夠很好的運轉,長久帶給人無數樂趣享受。
到那時,我會自己在門口買一張門票,安安靜靜走進去,還像以前那樣,一個人對著這些寶貝笑,對著這些寶貝流淚……」
閱盡人間萬卷書,不如讀懂馬未都
馬未都,1955年生於北京,祖籍山東。當過工人、作家、編輯、收藏家、文物鑑定家……現在的身份是新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創辦人及現任館長。 很多人認為,54歲的馬未都在《百家...
通過收藏實現近百億身價——馬未都
無論誰提起古玩界的收藏大家,我們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了馬未都。馬未都80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器物,至90年代,他的收藏已具規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在古玩界已經有一定的影響力。19...
馬未都:玩收藏就像喝烈酒般有勁 但不隨大流不跟風
名收藏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馬未都近日做客京華茶館。在與讀者見面交流中,馬未都透露,他經營的觀復博物館因規模需要,目前正在尋找新址,他要將新觀復博物館辦成一個服務最好的博物館,「也希望所有的...
馬未都:古瓷器的收藏 需要一雙慧眼
馬未都,漢族,1955年3月22日生於北京,祖籍山東榮成,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的創辦人及現任館長,曾任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20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收藏中國古代藝術品,藏品包括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