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人、編輯到收藏家+鏟屎官,馬未都的人生從沒有「大器晚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生產長一寸、福利長一分」的70年代,他是工人。

在當代文壇群星誕生的80年代,他是編輯。

在90年代影視熱潮中,他參與了《編輯部的故事》、《海馬歌舞廳》的製作,撈金百萬。

迷上文物時,遍地官窯都是白菜價。

怕人笑話不好意思賣東西,卻捂來了「全民收藏熱」。

粉絲經濟時代,他成了媒體的寵兒,紅遍全國,妙語連珠。

當下,他是跨界的、具有「文化底蘊」的「商人」。

他是馬未都

從不喜歡別人說自己「大器晚成」的他,以每一次的蛻變和成長,上演著一出收視熱劇……

1981年,26歲的馬未都還是一名工具機銑工。

作為文學愛好者,他寫了篇愛情小說《今夜月兒圓》。

《中國青年報》整版刊登了這篇小說,誰都沒想到,馬未都的命運從此改變。

小說發表後,馬未都被調任為《青年雜誌》的編輯。

在文學最璀璨的時代,這是個特別優越的身份,哪位讀者投稿,他隨手寫一句「稿子可以,你來一趟」,別人就樂顛顛地來見他了。

他就在那時發掘了王朔、蘇童,辦公室的常客還有劉震雲、莫言等人。

「蘇童的文章,我看了第一句就知道他不一般。

當時全都在寫紅旗紅日艷陽天,他寫『我們白洋湖的男人無論走到哪兒,都會讓女人牽腸掛肚』,就這一句話,我就覺得這人是天才。

」馬未都說。

著名作家蘇童

馬未都不喜歡別人說他「大器晚成」,「那是他們不知道我年輕時怎麼回事。

馬未都說,「1981年的冬天,中國青年報舉行了一個規模很大的作品討論會,討論兩個人的作品,小說是我的,詩歌是顧城的。

顧城後來自殺了,所以名聲在外,我要自殺了,估計也有名了,只不過我心胸寬廣,明白得好好活著。

現在的馬未都,已很少談文學,用他的話說,他在每個領域逗留的時間都不長,卻都歪打正著,趕上了最好的時候。

而就在文學事業如火如荼時,馬未都卻選擇了江湖隱退。

1990年,馬未都從文壇消失,進軍影視圈,跟王朔、劉震雲等人,組建了「海馬影視創作室」,馬未都擔任秘書長,隨後推出家喻戶曉的《編輯部的故事》。

隨後,「海馬影視創作室」製作了《海馬歌舞廳》。

片子還未拍完,影視事業也正如烈火烹油,馬未都卻在攢足第一桶金後,漸漸淡出影視圈,一頭扎進了當時還很冷門的古玩收藏領域,開始了淘寶之旅。

「文人馬未都」變成「商人馬未都」,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轉型,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

當時,中國古玩市場還處在萌芽階段。

馬未都的尋寶曆程只能從「菜市場」開始。

那時候菜農來北京賣菜,順便會捎上自家最值錢的老物件。

馬未都從兩塊錢的「官窯」開始買,直到它升值到20萬。

「那時你去地攤上,滿地都是寶貝,我只是在寶貝中進行挑選。

1982年,馬未都用1600元買下了第一件正式藏品——四扇屏。

自此,他的收藏熱情一發不可收拾。

攤上淘到的瓷器買回家,他躺在被窩裡,一宿一宿地摸著看。

「一是養眼,二是琢磨。

在大多數人尚未意識到藝術品價值的時候,他已經「入道」深矣。

潘家園舊貨市場,形成於1992年,北京最著名的古玩藝術品市場之一

這段時間,他成功地混跡在地攤中「撿漏」。

淘到一個雍正官窯的盤子。

1987年,這樣一個盤子不到500元人民幣(當時公務員的收入每月只有二三百元),今天,已經拍賣到了幾十萬,甚至幾百萬。

對於自己的眼力,以及整個社會發展的趨勢判斷,馬未都向來信心十足。

馬未都的藏品

一次接受記者採訪前,有人湊過來打開層層包裹,將一隻碗呈現在馬未都面前,讓他幫忙看看。

當時馬未都正坐在桌子前,他抱著手裡的水杯,只漫不經心地斜瞟了一眼,幽幽說道:「元代鈞窯。

記者問他,「一眼就夠了?」馬未都答,「這件簡單。

關於馬未都慧眼識珠的各版本故事,江湖早已傳得神乎其神。

站在特遠的地方就知道一個「寶貝」是怎麼回事,是馬未都這個「外行」的獨門武功。

「炫技知道嗎?」馬未都說,「一土匪赴鴻門宴,怕被對方弄死,一進門就說,『今兒這個飯菜不錯,就是缺飛禽』,出門,掏槍,跺腳,啪啪啪啪,20隻鳥掉下來,子彈全打在鳥頭上,因為身子得吃啊,然後一桌子的人就都不敢動手了,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百家講壇上的馬未都

和一眾科班出身的鑑定家比起來,上學只上到四年級、從未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馬未都,更懂得如何讓人快速信服。

在他看來,正是沒有經過系統訓練,才使得他對事物的觀察和判斷,跳出了框架和約束,有了另一維度的敏銳和細緻。

馬未都著《醉文明》內頁

馬未都的與眾不同是他不僅熱愛收藏,更喜歡研究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

皇帝大婚都用什麼瓷器?清朝皇帝不同的龍袍都有什麼講究?一勺、一鼎、一碗如何透露漏出古代「舌尖上的中國」?他將研究多年的門道悉數整理出來匯集成書,以小看大,見微知著,寶物與文化交相輝映,盡顯我們歷史長河中溫情感性的一面。

馬未都著《醉文明》內頁

1997年,觀復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展出面積400平米。

這是內地第一家私立博物館,馬未都又多了一個身份——「博物館館長」。

觀復博物館之金器館

後來,他陸續在杭州、廈門、上海等地建了地方館。

他打算在中國建立10座「觀復」,「讓展覽如推磨盤一樣轉起來」。

觀復博物館之門窗館

觀復博物館之東西館

除了珍貴的藏品之外,觀復博物館的「貓館長」們也深入人心。

他們都是流浪貓,先後被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撿來,並一步步成長為文化喵;他們上過電視、拍過封面,並且以「八旗貓」的形象,擔負起弘揚民族文化之大任。

「觀復貓」漫畫

我愛貓這事估計大家都知道,博物館就有十幾隻。

起初收養這些貓是想讓它們能吃飽穿暖,但慢慢發現貓所給予人的反而更多,有樂趣,有溫情,有陪伴。

觀復貓現在成了我們的文化傳播大使,希望更多人包括更多的孩子,能因為愛貓而愛上中華文化。

——馬未都

坊間流傳:「馬未都玩什麼,什麼就漲」。

所以,雖然門兒清,他卻從不對文物估價。

他做《百家講壇》主講人,做脫口秀,都以普及收藏文化為目標。

馬未都之所以能在時代的浪潮中屢次成功轉身,實現傳奇人生,除了過人的智慧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最重要是憑藉對時事的精準判斷和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

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珍貴特質, 使馬未都成為諸多文化領域的帶頭人。

「我是能看清未來的人。

」馬未都說,「因為我讀史書,歷史是有節點的。

文物其實是表達歷史節點的一個成就而已。

一個人,對歷史了解越多,對所有的變革就看得越清楚,對社會走向的判斷就越明晰。

從工人,到編輯,再到收藏家+鏟屎官,馬未都的「三十六變」總是能給我們一次次的驚喜。

聽他說文化,就像聽鄰家大爺跟你聊天,天南海北,娓娓道來;而作為「貓奴」的他,總是情不自禁地露出柔和的一面。

想了解這個多面的馬未都,你可以從下面這些書讀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馬未都:從草根到收藏大家

藏品是時光的結晶,向我們顯露歷史的明暗、和煦與蕭瑟、驚濤駭浪和潺潺細流。它是信使,勾連著古今,帶我們領略先人的樸質淡雅。它的寥寥餘溫,足已慰籍無根的心,幫你尋到歸家的路。馬未都,他的生命里,有藏...

大師馬未都也曾因為他人掌眼而被如此對待...

從「破爛王」到大收藏家,馬未都非常謙虛,他認為自己最大的生存優勢是:沒有家學、沒有淵源,因而也就沒有框框,這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大秘訣。「買了還想買是收藏家,買了就想賣是投資者,收藏家與投資者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