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青海人用骨叉進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青海新聞網訊 1995年,我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出土了一把距今5000年骨質餐叉,這把被譽為「人類餐叉之祖」的骨叉,與西方餐桌上的餐叉是文化的巧合,還是有所關聯?如今,這一切已經無法解答,但它折射出了5000年前這片古大陸上的遠古先民的生活情態與文明高度。

20年前,這把骨叉的出土,轟動了青海考古界。

4月27日,宗日遺址發掘親歷者、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國林先生講述了這把骨叉的發現經過。

5000年前的骨叉現高原

同德縣宗日遺址,位於同德縣巴溝鄉班多村和卡力崗村間的黃河北岸。

奔騰咆哮的黃河在班多村東南穿出山地間陡峭的峽谷後迅疾折向西行,留下了一片土壤肥沃的衝擊台地。

這把骨叉就出土於這片富饒的台地上。

1982年,根據國家文物局的安排,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的文物普查小組在海南州同德縣巴溝鄉團結村發現了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

這就是宗日遺址。

1994年,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織考古人員,對這片遺址展開了考古發掘。

時間被定格在了1995年5月。

李國林仍然記得這把骨叉出土於14號灰坑。

「灰坑是古代人類留下的遺蹟之一,它有可能是垃圾坑,有可能是儲物坑(或窖藏),也有可能是祭祀坑,各種坑都有其成因。

經考古發掘,專家認定14號灰坑就是宗日先民日常丟棄廢棄物的垃圾坑。

我記得當時14號灰坑被清理出來時,仍然十分規整,文化層較厚,還出土了許多陶片,這足以說明宗日先民已經在此地定居。

」李國林回憶。

「如今,這把完整的骨叉因何出現在14號灰坑中,我們已經無法知道。

但宗日先民便以這樣一個令人費解的舉動,為今人遺留下了如此珍貴的實物資料,來了解五千年前的餐具文明。

」李國林說。

骨質餐具成套出現

4月28日,記者在青海省博物館展廳內,看到了這把宗日骨叉。

時光流轉了五千年,這把骨叉仍然保存完好。

它靜靜地躺在展櫃中,散發出溫和的淺黃色光芒。

當年考古學家仔細地測量了骨叉,它通長25.7厘米,柄長17.4厘米,寬1.1厘米至1.8厘米,端部兩側各有一翼,叉頭寬2厘米至2.6厘米,長9厘米,有三齒。

記者觀察到,骨叉的端部有齒形裝飾,中齒稍長,側面略呈弧形,整個骨叉與現代西方普遍使用的餐叉形狀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多。

之後,宗日遺址又先後出土了骨刀和骨勺,這一整套的原始社會餐飲用具的出土,令考古學家們欣喜不已。

「這樣製作精緻的骨叉、骨刀、骨勺,出自於五千年前的馬家窯文化時期,至少可以說明,數千年前宗日先民已經使用骨質餐具。

在同一時期考古發掘中,宗日遺址是黃河上游唯一發現骨質刀叉的古文明遺存。

」李國林說。

由於考古學界尚未對宗日出土的骨制餐具進行更為詳盡的檢測,製作它們究竟使用的是何種動物的骨殖,考古學家們目前還沒有確切答案,但李國林告訴記者,在史前時代,先民的骨器選料,一般都是質地堅硬的牛、羊、馬等的骨殖。

從出土的動物遺存來看,五千年前,宗日遺址地區生活的基本上屬於典型的北方動物種類,如旱獺、狍、黃羊、麝在遺址中出現較多。

飲食結構變化

讓刀叉退出高原餐飲舞台

4月27日,記者採訪了中國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館員趙信先生。

趙信先生說,眾所周知,被視為西方文明標誌的餐叉,使用歷史不超過1000年。

但人們向來都以為是西方人發明了刀叉。

在青海馬家窯文化的宗日遺址中,出土的骨質餐叉、餐刀和餐勺,是對這種說法最有力的反證。

餐叉儘管在我國歷史悠久,但始終沒有成為餐桌上的主宰,或許與飲食結構調整有關。

趙信先生認為,骨叉的出土,說明宗日文化的先民不僅早已告別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而且對健康飲食有了足夠的認識和理解,這為今人研究史前飲食文化增添了新的考古資料,「宗日遺址是目前黃河上游發掘面積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及內涵最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物遺存,這些來自五千年前的文物精華,再一次證明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此後,在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喇家遺址出土了『第一碗麵』和壁爐,這些都印證著曾經在青藏高原當年所達到的文明高度。

為配合羊曲水電站建設,今年5月,李國林將率考古人員進駐宗日遺址,在近三十平方米的遺址上,發掘最具有代表性的10個勘探點,向世人揭秘埋藏在這片土地之下的遠古文明。

背山面水的環境,造就宗日餐飲文明

根據古氣候研究表明,宗日文化延續的時間與全新世適宜期的最後一個溫暖期(距今5000年至4000年)基本重合,這一時期氣候溫暖濕潤,甘青地區年平均氣溫比現今約高2攝氏度左右,1月份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3攝氏度至5攝氏度。

相應的年降水量也比現在高出許多,很多河谷地帶海拔低、日照充足、降水集中,為黍、粟的種植創造了極好的環境。

李國林說,「由此,考古專家推測宗日遺址先民應以粟與黍作為主食,當時是以農業經濟為主。

對於宗日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的來源,考古學家推斷應該來自漁獵,遺址內大量動物骨骼如能夠辨別的有鹿和旱獺以及魚鉤的出土都可以充分證實這種漁獵經濟的存在。

但是,這些動物中是否是人類馴養的還很難說,要有明確的結論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研究。

根據考古學家們的描述,宗日遺址黃土發育成熟,灌溉方便,北面有塔拉龍山可以阻擋冷氣流,有著很優越的小環境,即使整體氣候惡化,也能夠維持黍和粟生長的水熱條件,因此,即便是今天,宗日遺址所在的地點也還是農田,並且是高原牧區少有的農業區域。

據此,考古學家們對宗日先民生活形態,給出了這樣的推斷:宗日文化早期,宗日先民雖然以農業生產為主,但受制於生產技術糧食產量不高,還不能滿足先民的食物需求,需要漁獵和採集獲取的食物作為補充,然而隨著農業技術的提高,糧食產量隨之增加,單純的農業生產已經可以滿足食物需要,對於漁獵採集的依賴自然就會減少。

在考古發掘中,旱獺骨骼在宗日文化遺址中屢有發現。

這說明宗日文化先民很可能食用旱獺肉,因為他們在旱獺骨骼中發現了被切割的痕跡。

宗日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破碎骨骼較多,尤其是肢骨較多,狍、馬鹿、羊和牛等角保留下來的也十分有限,這或許與宗日文化居民充分利用動物的骨、角製作各種器物有關。

「遺址中出土了豐富的骨角器,像骨勺、骨叉、骨刀、骨錐、骨簪等。

」李國林介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靜靜的廟底溝

對於很多人來說,廟底溝這個地方也許不值得一提,但對於關心華夏文明起源的考古工作者來說,「廟底溝」三個字,足以讓他們牢記一生!因為,我們的祖先為什麼以「華」為族名,從廟底溝便可揭開這一謎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