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唐觀遺址公園建設中 專家發現建築基礎屬於明清兩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巫山高唐觀遺址作為長江三峽中最古老的名剎之一,已被列入巫山縣的十三五規劃中,準備打造遺址公園。

今年2月,高唐觀遺址公園啟動復建,作為公園復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啟動了對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

經過數月的考古發掘,專家分析認為,高唐觀遺址建築基礎屬於明清兩代。

高唐觀遺址因戰國時期宋玉筆下的《高唐賦》而得名,曾描寫過和楚襄王同登高台的場景,也是「巫山雲雨」的著名出處之一。

是長江三峽中最古老的名剎之一,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

由於其地理位置可觀江景,所以不同時期的古人都加以利用,或修建觀景台,或修古墓,或修古寺廟,在4萬平方米的遺址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存,在重慶極為罕見。

這一被古人反覆引用的古詞名篇記載地,逐漸被揭開了神秘面紗。

進入高唐觀遺址,大大小小的探方映入眼帘,考古人員正在對遺址進行整體保護規劃。

據介紹,本次考古發掘發現了西周至明清等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豐富了高唐觀遺址的文化內涵。

截至目前,已完成發掘面積3420平方米,先後清理灰坑32個、灰溝4條、墓葬77座、房址7座,時代分屬西周、戰國、西漢、東漢至南朝、唐宋和明清等多個時期。

其中,以戰國、兩漢至南朝墓葬遺存和明清時期的建築基礎最為重要。

據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發掘工作基本上分為四大部分:西周時期的文化層堆積、戰國的墓群堆分布、西漢的墓群分布以及明清時期的建築基礎。

建築基礎現在最早的能夠確定是明代時候的建築基礎,到後期能夠確定的有乾隆時期的建築基礎,道光時期的以及光緒年間的建築基礎。

從現在解剖發掘的過程來看,基本上是從早到晚有一個擴建的過程,分布面積越來越大,建築的規格也是越來越大。

以本次考古發現為基礎,確保對遺址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成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為此,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先後邀請了韓國和上海同濟大學等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開展現場調研,從而推進遺址整體保護規劃的編制工作。

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考慮的主要就是跟規劃接軌,就是考慮什麼地方可以作為原址保護,或者用來展示。

下一步整理之後,將在科研和規劃的基礎上,對整個高唐觀遺址的材料進行展示和發表。

(巫山台 楊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巫山縣高唐觀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階段性收穫

高唐觀遺址位於巫山新縣城西部巫峽鎮高唐村三組長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鶴峰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遙對南陵,遠眺巫峽。高唐觀遺址及周邊環境(南-北)2016年2月,作為高唐觀遺址公園建設的組成部分,市文...

三峽考古發掘渝東第一名剎

新華網重慶8月29日電(通訊員 王忠虎)近日,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在三峽庫區考古工作中取得重大收穫,發掘巫山高唐觀遺址為渝東第一名剎。 據了解,高唐觀遺址位於有「渝東門戶」之稱的重慶巫山城西長江...

考古揭秘宋玉筆下的高唐觀

重慶市巫山縣西北部巫峽鎮高唐村三組,長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鶴峰上,便是高唐觀遺址。這裡因戰國時期著名楚辭家宋玉的《高唐賦》《神女賦》而聞名。高唐觀遺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遙對南陵,遠眺巫峽。《高唐賦...

巫山大水田遺址現多項新收穫

新華社重慶10月24日專電(記者劉恩黎、陳舒)記者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近期三峽庫區考古工作取得新進展,巫山大水田遺址大溪文化遺存現多項收穫。大水田遺址地處三峽水庫消落區,東面緊鄰長江,西...

重慶:考古專家釐清商周至宋時期當地耕作習慣

新華社重慶2月2日電(記者劉恩黎)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1日舉行了2017年度學術匯報會,會上公布了多項新的考古發現及研究成果,其中考古專家闡述了對重慶永川地區植物遺存的新分析。據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