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身穿一襲白衣,不染絲塵,手持一把名劍,削鐵如泥,此般俠義之風不知何時已深深定格在了人們的腦海。
而伴隨著越王勾踐劍的出土,這種似乎只存在於武俠小說中的虛幻情景也漸漸走向了現實。
1965年冬,在湖北省荊州市修二乾渠時發現了一座楚國貴族墓,後命名為「望山一號墓」,與此同時還發現帶封土堆的大中型墓葬25座,無封土堆的小型墓葬30多座。
「望山一號墓」是一座中型、有封土堆、帶墓道的豎穴坑木槨墓,墓坑東西長16.1米、南北寬13.5米。
該墓因未被盜掘,隨葬器物保存較好,發現有包括劍、戈、矛、殳和鏃5種共66件兵器,而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就是其中的一件。
發現時這柄劍位於棺內人骨架的左側,外套有漆木鞘。
劍通高55.7厘米,寬4.6厘米,柄長8.4厘米,重875克。
劍首向外翻捲成圓盤型,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圈同心圓,圓莖空心,近首處略粗大,近格處較細小。
格的正面用藍色琉璃、背面用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幾何花紋。
劍身較寬,中脊起棱,兩鍔垂末微弧,兩面滿飾黑色菱形花紋。
在靠近劍格(即劍身和劍柄之間的橢圓部分)的地方,有兩行鳥篆銘文,也稱「鳥蟲書」,共8個字。
在發掘現場考古人員初步解讀出銘文中的6個字,分別為「越王」「自作(乍)用劍」,由此可知這是一把越王的佩劍。
但是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公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公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9位越王,該劍又屬於哪位越王的呢?唯有弄清劍銘中至關重要的兩字王名,才能做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以書信往來為主要方式的學術大討論。
經過兩個多月的交流與研討,終於確定這兩個字為「鳩淺」(也有說是「鳩潛」),也就是大名鼎鼎臥薪嘗膽的勾踐的名字。
青銅劍主要出現於商周時期,既可用於防身,同時也是佩戴者身份等級和地位的象徵。
青銅劍主要由劍身與劍莖兩部分組成,每一部位都各有名稱。
劍身前端稱「鋒」,劍體中線凸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從外的刃稱「鍔」,合脊與兩從為「臘」。
劍把稱「莖」,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
莖和身之間有的有護手稱為「格」,格又稱「衛」(璴)。
在莖的末端常有圓形的「首」,又稱「鐔」。
莖上常以繩纏繞,繩被稱為「緱」。
考究的青銅劍的首與格等常以玉質作成,這種劍,一般稱為「玉具劍」。
除劍自身外,外面通常還套有劍鞘,材質通常有黑檀木、柚木、花梨木、木質加漆、包裹馬皮、蟒皮、鮫於皮、綢緞等,或以金屬製作,被稱之為「室」。
儘管兩漢時期銅劍逐漸被鐵劍所代替,但商周青銅劍在古代兵器史、戰爭史和青銅冶鑄史上無疑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儘管堪稱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還存在著諸多的爭議,但是對於勾踐其人在正史中卻有明確而詳細的記載。
勾踐姓姒,其祖上是夏少康之庶子無餘,周王朝建立後被封於會稽奉守禹之祀,故建立了越國。
吳越為宿敵,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吳王闔閭乘越國喪亂之際發兵。
越國軍民痛恨吳國乘人之危的行徑,在勾踐的領導下同仇敵愾,奮力抵抗,大敗吳軍,吳王闔閭負傷死在歸途中。
兩年後,吳王夫差反攻越都,勾踐被迫屈膝投降,並隨夫差至吳國臣事吳王,後被赦歸返國。
歸國後,勾踐時刻不忘會稽之恥,日日忍辱負重,等待時機,重用范蠡、文種等賢人,歷經「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訓」,越之國力日漸恢復。
吳對此卻未加以警惕,公元前482年,夫差參加黃池之會精銳盡出,僅留太子和老弱守國。
越王勾踐乘虛而入,大敗吳師,殺吳太子,夫差不得已與越議和。
公元前473年,越軍再次大破吳國,夫差被圍困在吳都西面的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亡。
越王勾踐平吳後聲威大震,時「越兵橫行於江、淮東,諸侯畢賀,諸稱霸王」,此時春秋已行將結束,霸政也趨於尾聲。
如今世人皆知勾踐的原因並非是這春秋最後一個霸主的名號,而是他「臥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雪恥滅吳的作為。
可事實上,這已經催人奮進了千百年的「臥薪嘗膽」的故事,也只是後世的一種誤傳而已。
在《左傳》的「定公」和「哀公」兩代君王歷史部分,大量記述了越王勾踐當政國事,但均沒有提過「臥薪嘗膽」。
同樣在《國話》中記載吳越爭鬥經過的《吳語》和《越語》兩篇,也沒有勾踐臥薪嘗膽的敘述。
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也僅記載勾踐:床前懸掛苦膽,坐臥都看得到,吃飯時嘗嘗苦膽的滋味,絲毫沒提臥薪之事。
「臥薪嘗膽」的成語最早出現在北宋文學家蘇軾寫的一篇《擬孫權答曹操書》中,蘇軾發揮想像,戲說孫權「臥薪嘗膽」。
到南宋時期,呂祖謙在《左氏傳說》中,甚至談到吳王夫差「坐薪嘗膽」。
明朝張溥在《春秋列國論》中又說:「夫差即位,臥薪嘗膽。
」
當然究竟是誰「臥薪嘗膽」並非本文論述的重點,如今我們已知的是這把出土的寶劍就是赫赫有名的霸主勾踐的佩劍,可有一點讓人感到疑惑:這柄越王劍怎麼會在遠隔千里之外的江陵楚墓中呢?
考古學家呂榮芳先生根據該楚墓中出土的竹簡研究,認為墓主人是邵滑(即淖滑),是楚懷王時的大貴族。
結合《史記•甘茂列傳》和《韓非子•內儲說下》所載史料剖析,認為楚懷王曾派邵滑到越,離間越國內部矛盾,誘使越國內亂,楚懷王乘亂亡越。
事後便將掠奪回來的越王勾踐劍作為戰利品賞賜給了滅越的大功臣邵滑。
邵滑死後,便將這把弛名天下的寶劍殉葬。
陳振裕先生通過墓中出土的竹簡,墓葬形制,隨葬器物與其他墓葬的同類器物分析比較,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他認為墓主為邵固並非邵滑,他生活在楚威王或早些時候,史書記載邵滑的主要政治與外交活動都在楚懷王后期,所以說邵固與邵滑應該是生活於不同時期的兩個人。
此外根據史書和竹簡所記,楚越之間的關係在楚威王之前是很密切的,楚昭王曾娶越王勾踐之女為妃,於是勾踐就將他珍貴的青銅寶劍作為嫁女之器,越王勾踐劍因此流入楚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墓主邵固是以悼為氏的楚國王族,從他祭拜先王、先君推測,他是楚悼王之曾孫,竹簡中還記他常「出入侍王」,說明他與楚王的關係非常密切。
邵固死時很年輕,楚王也可能為了表彰他的忠心侍候,最終把名貴的越王勾踐劍賜葬邵固墓中。
方壯酞先生則認為勾踐劍「可能是越國王子奔楚國,客死郢都的隨葬品」,因為楚國滅越以前,越國正在強盛時期,勾踐寶劍不可能流落在國外的。
考古學家夏鼎先生則認為,春秋末年晉聯吳以抗楚,楚聯圖吳,互相報聘,故吳物人晉,而越器亦出土於楚都,勾踐滅吳以後,越楚接壤,更有交流互贈之可能。
目前學術界對此問題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論斷,越王勾踐這把隨身佩帶的青銅寶劍究竟是如何進入到楚地的還需人們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而除去不知如何入楚外,越王勾踐劍還給後世帶來了諸多的謎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寶劍「千古不朽」依舊鋒利無比的謎題。
這柄寶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出土時毫無鏽蝕,並閃爍著炫目的青光,寒氣逼人。
據稱,在發掘現場有人伸手去拿劍,手指剛一碰到劍刃,殷紅的鮮血頓時就流了出來。
有人試之以紙,20餘層,劍從中間「唰」得一聲便全部劃破。
足以見得寶劍的鋒利程度,怪不得這把越王勾踐劍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劍」。
那麼又是什麼原因造成寶劍鋒利無比且歷經千年而不朽的呢?早在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以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們一道,採用了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法對越王勾踐劍進行了無損的科學檢測。
經檢測發現,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及少量的鋁、鐵、鎳、硫組成的青銅合金,依據劍各部位的不同,銅和錫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劍脊含銅較多,使劍韌性好不易折斷;劍刃部含錫較高,使劍硬度大鋒利無比。
而且從劍身上的菱形紋飾中發現,除青銅成分之外,還含5%左右的硫。
銅是一種比較穩定的金屬,日常情況下一般不容易發生鏽蝕,這可以理解。
但金屬的表面硫化技術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發明的,是現在仍在廣泛使用的使鋼鐵表面光滑的技術。
如果說勾踐劍也使用了這樣的技術以防鏽,那將是個了不起的成就。
當時研究人員對這個結論很慎重,他們稱也可能是表面氧化層受到硫化物污染所致,尚無足夠數據確定鑄劍是使用了硫化方法。
可在此後的新聞報導中,中國早在2000多年前就掌握了金屬表面的硫化處理技術的神話被不斷傳炒。
到底古人是否採用了硫化技術對劍身表面做了人工處理?上世紀90年代,譚德睿主持上海博物館工作,在上海科委的資助下開始對勾踐劍做了專項的研究。
在實驗中,課題組沒有發現鑄劍使用硫化方法的跡象。
既然不朽的根本原因不是劍身的硫化處理,那麼又是因為什麼呢?湖北省博物館、省考古所研究員後德俊曾撰文說勾踐劍出土時並不是絕對沒有生鏽,只是其鏽蝕的程度十分輕微,人們難以看出。
而且出土幾十年後,劍的表面已不如出土時明亮,說明在目前這樣好的保管條件下,鏽蝕的進程是難以絕對阻止的。
因此劍不朽的原因,更大程度上不是由於劍本身,而在於當時特殊的環境。
根據基本的化學常識,古墓中銅器可發生鏽蝕的情況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銅在潮濕的條件,有空氣或氧氣存在,可發生鏽蝕,生成銅鹽;第二,銅在潮濕的條件,與貴重金屬(如金、銀等)接觸,可產生電化學腐蝕;第三,銅與硫或含有硫的物質接觸,可生成銅的硫化物,發生鏽蝕。
勾踐劍在出土時插在髹漆的木質劍鞘內,位於墓主人的左側。
外面層層相套有一槨兩棺,並且槨室四周用質地細密的白膏泥填塞,其下部採用的還是經過人工淘洗過的白膏泥,緻密性非常好。
墓室深埋在數米深的地下,墓坑上部是夯實的填土,這樣的環境就使得棺槨內部幾乎形成了一個密閉的空間,斷絕了與外界的空氣交換。
而「望山一號墓」又位於今天荊州附近的漳河二乾渠上,地下水位較高,該墓室曾經長期被地下水浸泡,地下水酸鹼性不大,基本上為中性。
經地下水浸泡後,墓室內空氣的含量更為稀少。
正是這種完全隔絕氧氣的穩定條件,最終使得勾踐劍沒有生鏽。
與越王勾踐劍同時出土的還有三柄青銅劍,這三柄青銅劍都放在該墓棺外的槨室內,鏽蝕程度也較輕微,甚至與越王勾踐劍完全相同。
而1983年出土於江陵馬山楚墓的吳王夫差矛,不管是從時代還是製造工藝上都很接近越王勾踐劍,但是因為該墓保存狀況不好,出土時不僅矛柄幾乎全部腐爛,矛的表面也都布滿了綠色的銹層。
據質子X螢光非真空分析的具體數據來看,劍格表面的含硫量高達0.9~,而表面黑色花紋處的含硫量只有,在劍身的其他部位甚至未檢測出有硫存在,那麼在根本上就可說明該劍鏽蝕程度的輕重與硫的存在沒有關係。
而且硫化銅是一種結構並不緻密的物質,無法在青銅器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在用劍時手又經常會摸到劍格,從而很快就將該處的硫化銅抹去。
所以可以肯定,越王勾踐劍的不銹之謎完全是由於所處的環境條件所致,而不是其他的原因。
但這樣說劍身上的硫化物又怎麼解釋呢?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貴族的墓葬中都會有大量的陪葬品,而其中不管是屍體、衣物還是食物腐爛後都會產生相當多的硫化物,簡單說這些物質便是越王勾踐劍表面硫化物的來源。
劍的不朽之謎到此已經解釋清楚,但劍身上的暗格紋飾又是怎樣形成的呢?90年代在對勾踐劍的專項研究中經掃描電鏡發現劍內部有一層厚約70微米的緻密細晶表面層,其緻密程度比劍體高上百倍,錫的含量也要高達35%,而劍體的錫含量一般為19%左右。
譚德睿認為細晶區是由含錫量較高的組分熔化並與基體擴散而成,當時的鑄劍師可能是應用了一種特殊的工藝對銅劍表面進行了富錫處理,使被處理的表面形成細晶,含錫量高,呈白色,耐腐蝕;而未經處理的部分,含錫量相對少,銅的比例高,所以呈黃色,易腐蝕。
因此,在劍鑄出時表面其實是黃白相間的圖案,並非目前所見到的黑灰相間。
揭秘春秋霸主越王勾踐的隨身寶劍為何流入楚國墓葬!
公元前496年,吳王夫差為報父仇,攻打越國,大獲全勝,使越王勾踐成為階下囚,被吳王扣押了三年。越王勾踐在忍受了三年的屈辱生活後回到越國。在大臣范蠡、文種的輔佐下,勾踐臥薪嘗膽,立志圖強,用艱苦...
此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深埋兩千年依然鋒利,讓日本人驚訝,現在是無價國寶
在中國,劍被稱為兵器之祖,它攜帶很輕便,掛在身上到處跑,使用也很迅速,拔出來就能砍人,更重要的是,不打仗的時候你也可以佩戴它,來提升自己的逼格,堪稱古代頭號裝逼神器。哪怕不會武功的文人,行走江湖...
越國在今天的浙江,但越王勾踐劍卻為何在湖北出土?
1965年12月,湖北省考古專家在一座古墓里發掘了一把青銅寶劍,寶劍出土,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這把至少兩千年前的寶劍,劍身居然毫無銹跡,劍刃還能輕鬆劃破16多層紙。
探究越王勾踐劍之謎:八字銘文上的越王到底是誰
凌光在湖北省博物館,與曾侯乙編鐘齊名的鎮館之寶就是越王勾踐劍。寶劍藏千年,誰人能識君?越王勾踐劍從它出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帶了諸多謎團,也許直到今天,人們還在破解的過程之中。
越王勾踐劍為何出土於湖北,關於它又有哪些靈異傳說
越王勾踐劍靈異事件越王勾踐劍靈異事件一直被傳得沸沸揚揚。時至今日,湖北江陵一帶人士大多都知道越王勾踐劍靈異事件。1965年12月的某一個晚上,考古人員正在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開展挖掘工作。當考古人...
越王勾踐的寶劍為會出現在千里之外的楚國墓室?
1965年12月,湖北省考古專家在一座古墓里發掘了一把青銅寶劍,寶劍出土,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這把至少兩千年前的寶劍,劍身居然毫無銹跡,劍刃還能輕鬆劃破16多層紙。
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為什麼歷經了千年而不朽?
越王勾踐因「臥薪嘗膽」名垂千古,成為激勵無數人奮進的楷模,關於越王勾踐的一些野史趣聞也常被人們津津樂道。1965年在湖北武漢出土的越王勾踐劍歷經2400餘年,仍然紋飾清晰精美,此劍被世人譽為「天...
探秘國家寶藏|第四講: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
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號楚墓正在挖掘之中。當考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墓主人的內棺打開,赫然發現在內棺屍首骨架的左側,有一把裝在漆木劍鞘內的青銅劍。在場文物工作者回憶,當考...
古兵探究:「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真正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歷史是由許多國家的恩恩怨怨演義而成的。諸侯間爭雄稱霸的春秋戰國尤其如此。地處長江下游的吳、越兩國就曾演出了一幕歷史上動人心魄的樂章。公元前496 年,吳王夫差為報父仇,攻打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