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東台市蔣莊遺址發掘取得重大收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蔣莊遺址位於江蘇省興化、東台兩市交界處,分屬興化市張郭鎮蔣莊村及東台市時堰鎮五星村、雙溪村。

遺址起初由當地文物愛好者發現,因泰東河水利拓寬工程需要,2010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員對其調查確認,遺址位於興化境內的區域被當地人稱之為「野城」。

以泰東河為界,可將遺址分為東西兩區,東區(II區)以唐宋時期堆積為主,面積達45萬平方米;西區(I區)以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堆積為主,面積近2萬平方米。

因地處平均海拔約3米的里下河地區,遺址所在區域地下水位高、水網密布。

遺址北側沿河西岸局部剖面顯示,該區域良渚文化層之上疊壓著一層厚約0.8~1米的純黃土,為水成間歇層,間歇層之上為唐宋時期文化堆積。

這表明良渚時期,該遺址西區呈中部高、四周漸低的台形,數千年的自然淤積及後期人類活動,使得遺址地勢現與周邊持平。

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及後續以學術導向為目的的主動性發掘。

發掘工作主要集中於西區,總共發掘面積達3500平方米,揭露良渚文化聚落一處。

目前已清理該時期墓葬280座、房址8座、灰坑110餘座以及水井、灰溝等一批重要遺蹟。

出土玉、石、陶、骨器等不同材質遺物近1200件。

發掘工作仍在繼續。

良渚文化墓地

西區發掘揭露的良渚文化墓地,是蔣莊遺址良渚文化聚落最為重要的發現。

墓地位於聚落東北部,整體呈南北走向,其東、南、西界已明確,北側未完全揭露。

墓葬分布十分密集,疊壓打破關係複雜,其中一組打破關係涉及墓葬達80餘座。

這樣的墓葬密集程度與層位關係,顯示出其作為一處公共墓地,有著持續而穩定的使用過程。

隨葬玉璧、玉琮的較高等級墓葬主要集中於墓地南部,而「平民墓」主要位於墓地中北部。

這種不同等級墓葬間隨葬品的差異,體現了對應的社會分層現象。

墓葬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葬式多樣,一次葬與二次葬並行。

一次葬均為單人仰身直肢葬,主要分布於墓地的中北部。

二次葬分燒骨葬與拾骨葬兩種,隨葬玉琮、玉璧的較高等級墓葬均為二次葬。

其中,燒骨二次葬墓主要分布於墓地的中東部區域,墓坑偏小,少量使用葬具,骨骼為白色碎塊狀,系異處焚燒後,再將焚燒後的遺骸入葬,多呈條形擺置,個別隨葬玉璧,多隨葬石器與小型陶器。

除燒骨二次葬外,大多墓葬人骨保存較好,不僅可以鑑定出性別、年齡,還可見個體特殊的骨骼損傷和埋葬特徵。

絕大部分墓葬頭向東,少量二次葬呈南北向,個別頭向西。

葬具使用較為普遍,可辨別的均為弧底獨木棺,蓋板則分平板與弧形兩種。

M153為單人一次葬,墓坑開口長201米、寬0.49~0.6米,方向104°。

墓主為年齡41~50歲的成年女性。

葬具僅存痕跡,棺痕長1.67米、寬0.34~0.43米。

隨葬陶器4件,雙鼻壺位於棺內右側脛骨外,其餘3件位於腳端棺外側。

M36為單人拾骨二次葬,墓坑開口長2.21、寬0.98~1.19米,方向124°。

墓主為年齡40~45歲的成年女性,骨骼大致按各部位位置擺放,股骨、脛骨、腓骨前後翻轉放置。

隨葬玉器、陶器各3件。

其中M36:1玉璧直徑24厘米,上刻畫有「凸」字形祭壇符號。

M116為燒骨二次葬,墓坑開口長1.36米、寬0.54~0.6米,長軸方向113°。

墓主信息不可辨。

經焚燒過後的骨骼按墓坑方向東西向集中擺放,整體呈長條形,系異地焚燒後入葬。

隨葬玉器1件(璧)、石器3件、陶器1件。

M111為單人拾骨二次葬,墓坑開口長2.5米、寬0.68~0.89米,方向95°。

葬具為獨木棺,棺痕長2.17米、寬0.58~0.67米,墓主為年齡35~39歲的男性,人骨保存較好,大體呈人形擺置,略顯凌亂。

隨葬品共12件,均位於棺內,玉琮、錐、珠各1件;石鉞2件、石錛3件、石鑿2件;陶鼎、壺各1件。

玉鉞位於胸部,石錛、鑿與長骨呈平行擺放。

M158為拾骨二次葬。

巨大的獨木棺長2.38米,寬0.9~0.96米。

棺內有兩個個體——為墓主及另外一個女性個體,棺外有殉葬的6個頭骨,其中6號頭骨上有明顯的創傷。

墓葬共出土玉、石、陶、骨器等隨葬品700餘件。

隨葬玉器種類有琮、璧、錐形器、鐲、環、管、珠、墜飾等;石器有鉞、璧、錛、鑿、刀、紡輪等;陶器有鼎、雙鼻壺、罐、豆、缽、圈足盤、鬹、大口尊、貫耳壺、器蓋、紡輪等;骨器有錐及魚鉤等。

玉、石器多出於頭部及腹部以上位置,部分壓於身下。

陶器多見於腳端,部分置於棺外。

鼎、雙鼻壺、罐或豆為常見器物組合。

漆器隨葬較為常見,因系木胎,出土時僅存朱紅色痕跡(成分為硃砂),依形狀判斷應以木胎漆觚為主,墓葬等級高低與是否隨葬漆器並無直接關聯。

石鉞、錛、鑿與陶紡輪不同出,隨葬前者為男性,後者為女性,體現出性別與社會分工之間的對應關係。

良渚文化聚落

墓地所在的良渚文化聚落布局也得到初步揭示,聚落周邊水系發達,聚落外圍水網與泰東河相連,並通達長江。

所發現的8座良渚時期房址,均為挖基埋柱的平地起建式,平面形狀有圓形及長方形兩種,並見多間聯排式房址。

通過對地層堆積的分析發現,房址在修建之前常見有大範圍的淺黃色人工墊土,墊土多取自遺址附近,局部呈明顯的團塊狀。

如F3為近東西向長方形,挖基槽埋柱平地起建式,被隔斷成三個獨立單間,中部房間大兩側小,整體尺寸東西長7.3米、南北寬2~2.25米,面積約16平方米。

柱芯明顯,北側基槽內柱芯大多呈半圓形,平面朝向外牆側。

室內未發現灶坑及明顯活動硬面。

水井、灰坑多位於居住區,遭廢棄後內填大量動植物遺存。

跨越長江的良渚文明

蔣莊遺址是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 蔣莊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長江以北首次發現隨葬琮、璧等玉質禮器的高等級良渚文化墓地。

該發現突破了以往學術界認為良渚文化分布範圍北不過長江的傳統觀點。

對全面、 深入研究良渚文明與良渚社會提供了新資料, 填補了長江以北地區良渚文化考古發現的空白。

蔣莊遺址良渚文化墓地迄今為止共清理墓葬 280座, 時代涵蓋良渚早中晚期, 為良渚文化核心區之外已知發現數量最多、 埋葬最為密集的良渚文化墓地。

葬式葬俗豐富多樣, 部分人骨及葬具保存情況較好, 是良渚文化迄今為止發現保存骨骸最為完整和豐富的墓地資料。

對研究良渚文化的埋葬習俗、 社會組織關係與人種屬性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實物資料。

蔣莊遺址地處長江以北水網密布的里下河地區, 是良渚文化北上的重要通道。

其遠離良渚文化核心區, 出土的各類陶鼎鼎足各異, 有截面呈「十」字形、 外「T」形、 近跟部穿圓孔等, 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 顯示出這類遺存可能屬於良渚文化的又一地方類型, 是良渚文化與當地文化因素融合後的產物。

該區域同時期、 文化面貌相近的遺址還有海安青墩、 東台開莊等, 該遺址的發掘對於構建江淮東部史前考古學文化譜系、 研究良渚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以及北方大汶口文化的關係都具有重要意義。

江淮之間, 自東向西, 依次有海安青墩遺址、 蔣莊遺址、 阜寧陸莊遺址、 漣水三里墩遺址、 淮安金湖夾溝遺址、安徽定遠山根許遺址出土有琮璧以及其他良渚文化玉器、 陶器。

顯示出良渚文化在長江以北的江淮地區存在著一條寬闊的戰略緩衝地帶。

墓地中所發現的無首、 獨臂、無掌、 或首身分離以及隨葬頭顱的現象可能與戰爭或戍邊相關, 換言之, 他們是捍衛良渚王國的英雄。

蔣莊墓地的發現對良渚文明邊緣區域的聚落、 社會形態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從而對研究良渚文明都邑聚三重社會結構和國家形態具有重要意義。

如果說良渚古城、 莫角山以及反山、 瑤山的貴族墳山是良渚文明金字塔式社會結構的尖頂, 蔣莊遺址則是良渚文明的社會基礎。

蔣莊墓地早期墓葬較少, 葬式單一, 中晚期二次葬與大量的燒骨葬流行, 墓地的興衰投射出核心區良渚社會的文明化進程。

蔣莊遺址出土了豐富的良渚文化玉器、 石器、 骨器和陶器。

帶有豬形刻畫符號的黑陶壺以及各類其他刻畫符號, 反映了良渚先民的生產生活與藝術創意; 而刻畫有「凸」字形祭台符號的玉璧, 首次在有明確地層關係和共存關係的墓葬中出土, 對於良渚先民精神信仰的研究, 彌足珍貴。

●蔣莊遺址是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

●蔣莊良渚文化墓地是在長江以北首次發現隨葬琮、 璧等玉質禮器的高等級良渚文化墓地

●突破了以往學術界認為良渚文化分布範圍北不過長江的傳統觀點

發掘單位:南京博物院

發掘領隊:林留根

撰稿:林留根 甘恢元 閆 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昌瑤湖呂蒙崗遺址考古發掘新石器晚期墓葬群

據悉,因南昌航空城瑤湖機場建設需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會同南昌市博物館對南昌瑤湖呂蒙崗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與整理,獲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呂蒙崗遺址位於南昌市高新區麻丘鎮廣安村委孫...

夏代的政治疆域有多大

老牛坡遺址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辦燎原行政村範圍內,地勢東高西低,依灞河流向呈西北-東南分布。遺址西起袁家崖村,東至沙河溝,南及灞河二級階地,北達安家莊村南,是一處以商文化堆積為主的大型古代遺...

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鹽城晚報記者曹恆鋒鹽城晚報訊5月16日下午,由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經過兩天的終評報告和評審投票,本報曾報導的江蘇興化、東台蔣莊良渚文化遺址等...

跨越長江的文明曙光

近日,南京博物院召開江蘇興化、東台蔣莊良渚文化遺址考古成果論證會,來自故宮博物院、北京大學等全國文博科研單位的20餘位考古學家齊聚江蘇。在實地考察後,專家認定蔣莊遺址為長江以北地區首次發現的良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