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座深山小廟,出土了一件稀罕之物,連考古界都轟動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山西太原晉源鎮的亂石灘西面。

有一條狹長的山谷。

當地人叫風峪溝。

往西走一公里左右。

就來到了太山的腳下。

這裡漫山,蒼松翠柏。

山泉涌動。

環境清幽,可謂是深山藏古寺,在2008年在寺里施工的時候,發現了一件稀罕之物。

當時就震動了國內考古界。

今日且去看個究竟。

在山西有這樣兩句話:山當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遇僧。

華麗復古的門坊上赫然閃耀著三個金燦燦的大字:龍泉寺。

太山之所以有靈,就是因為有它!在太山北側山腰,隱隱可見一座古廟,名太山寺,又叫龍泉寺。

寺廟掩映在叢林濃密中,不到近前,你是不會識見其真面目的。

太山寺創建於唐代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初為道觀,原名昊天祠,如今山門檐下柱頭,仍有八卦的痕跡。

太山寺金元時廢圯,明初重建改為佛寺。

關於龍泉寺的來歷,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天大旱無雨,老百姓聚在這裡祭天求雨,也許是心誠則靈,泉水從這裡噴發湧出,百姓大喜。

大家認為這是龍王顯靈於龍泉,於是重修龍王廟,寺觀從此改為龍泉寺。

緩步上山,只覺有輕風撫面,水泥、石板鋪就的道路兩旁綠影婆娑,陣陣涼意瞬間襲來,讓人十分愜意。

沿著依山而建的台階,伴隨叮咚作響的泉水,無需太多功夫,我們就到達了位於半山腰的龍泉寺。

主殿門開著,殿內供奉著佛祖釋迦摩尼,門前的香爐里煙霧漸聚漸多,有節奏的木魚聲和絡繹不絕的信徒感染著我們。

此時此刻,不管信與不信,虔誠的上三炷香是必要的,這是每個人內心對冥冥之中神靈應有的敬畏,畢竟它們早已和這裡融為了一體、早已無處不在。

寺前正對著的門坊兩邊,分別修建了石樓,裡面安放著傳說中的晨鐘、暮鼓,讓人不由想起陸遊《短歌行》中的詩句: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時休。

它們曾以聲音更替著四季,守護著歲月。

 

龍泉寺發現地宮和其中的石函之後,考古工作者打開石函,發現了散落的木片、鎏金銅棺和一些飾品。

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的考古專家齊聚太原打開銅棺,發現了一個精緻的銀棺。

銀棺上面繫著絲綢,顏色仍然鮮亮,表面毫無銹跡。

當解開絲帶,打開銀棺後,又發現一個小巧的金棺。

它表面雕刻著與銅棺、銀棺一樣的文絡 。

目前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初步推斷出金棺里是佛舍利。

首先,龍泉寺位於晉陽古城遺址以西3公里處的風峪溝北山腰,屬於晉陽古城宗教祭祀區。

其次從地宮外石門兩側的石刻力士像的造型、髮式和衣服來看,也跟佛教有關,可能是一個高僧大德的墓塔。

最後從石函內的銅飾品仙人騎龍看,是一個代表民族圖騰崇拜的龍的造型,是佛教藝術和中國東方文化高度結合的一件珍品,所以墓主絕不是一般人。

據專家介紹,與西安法門寺已經出土的佛指舍利的資料相對比,太原龍泉寺石函從外形、紋飾以及兩函三棺(石函、木函、銅棺、銀棺和金棺)的放置順序都與法門寺的佛指舍利極為相似,因此,推斷金棺內可能存放著佛舍利。

目前已基本證實最內層的金棺中供奉著佛教聖物佛祖舍利。

因為出於對文物的保護,纏繞在金棺外面的絲綢蝴蝶結尚未解開,所以還無法獲得板上釘釘的答案。

但五重棺槨本身已經充滿了神秘,讓人心生探究的慾望,即使我們只見到了複製品,也不由得要感佩古人的智慧與虔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法門寺佛指舍利的迷思(幾聊11)

有一出京劇叫做《法門寺》,是《拾玉鐲》的後場戲,劇中明朝的大太監劉瑾成了「青天大老爺」。而劇情設計的主要發生地「法門寺」是的確存在的,在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城北10公里處的法門鎮,距西安市110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