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酒:見證華夏農耕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銅圓壺和戰國中山王酒

■相關

□河北日報記者 李冬雲

中國古代酒文化源遠流長,一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釀酒技術的國家之一。

但由於考古中遲遲沒有具有考古價值的實物酒出土,我國釀酒技術的研究,很長一段時間,只能依靠文獻、傳說和考古出土的各種原始「酒器」。

直到1977年,這一遺憾才得以彌補。

兩千多年前古酒,出土後散發滿屋酒香

1977年,在平山戰國中山王公式墓考古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兩件青銅酒器里發現了如今被稱為「中山王酒」的實物酒。

親歷中山國考古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原研究館員劉來成,依然記得青銅酒器銹封的酒蓋打開的一瞬間,裡面散發出的濃郁酒香。

40年前出土的這些「中山王酒」,在當時不僅是我國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的實物酒,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如此古老的實物酒。

這一發現,說明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制酒業已經有相當的發展。

盛酒的酒器一件是銅扁壺,一件是銅圓壺,分別出自中山王公式墓的東、西庫室。

限於當時考古工地的簡陋條件,考古工作者沒有在出土的第一時間打開蓋子。

「但在考古現場輕微晃動壺體,已經能感覺到裡面盛有液體。

」劉來成說。

其實,當時在東、西庫室發現的存有液體的銅壺不是2件,而是6件。

裡面裝的是什麼,當時考古工作者並不清楚。

直到6件銅壺被帶回室內,謎底才終於揭開。

其中兩壺打開蓋子後,滿屋都是酒香味,兩壺裡的酒一個呈翡翠色,一個呈墨綠色,壺底均有沉澱物。

除此之外的四件壺中經鑑定盛放的是水。

為何中山王的殉葬酒器中盛有水?

劉來成解釋說,這就是當時「酒尊配水尊」的殉葬用酒制度,比如東庫出土的一對銅扁壺,一個盛有水,一個盛有酒。

中山王公式墓出土的盛有液體的銅壺,都是成對的,只是其中有的因蓋子脫落液體蒸發而成了空壺。

為了弄清楚兩壺有酒香味液體的具體成分,1978年11月,液體樣本被送往北京市發酵工業研究所做進一步鑑定分析。

結果顯示:兩壺液體均含有乙醇,的確是酒,且銅圓壺中的酒比銅扁壺中的乙醇含量高一些;壺底有大量沉澱物,應不是蒸餾酒,可能是發酵酒;液體中均不含有酒石鹽酸,說明不是水果酒;從含氮量較高、有乳酸和丁酸存在的情況看,酒可能是用奶汁或糧食釀造的。

如果要進一步確定是用奶汁還是用糧食釀造的,需對酒中所含氮屬動物蛋白質還是植物蛋白質進行鑑別,但限於當時技術條件,進一步鑑定並沒有進行。

考慮到中山國屬於西北的白狄,祖先是遊牧民族,考古工作者考慮過奶汁造酒的可能。

但通過中山國戰國時期都城調查和王陵發掘獲得的大量實物材料,考古工作者認為,酒由糧食釀造的可能性更大。

古老實物酒映射古代農耕文明發展

「出土文物顯示,當時中山國在語言文字、政治思想、埋葬制度、生產生活等方面,已基本與華夏文化相融合,人們不僅從事農業生產,而且普遍使用了鐵制生產工具,出土的飲食工具與中原諸國相似,且一些飲食器具中還存有稻、粱,飲食習慣也與中原基本一致。

」劉來成說。

能夠進一步支持「中山王酒」由糧食釀造觀點的,還有石家莊市周邊另一處中山國遺址考古帶來的發現。

1955年,在石家莊市市莊發掘的一處中山國戰國時期遺址中,出土了當時生活常用的陶器、大量殘瓦以及鐵制生產工具和炭化的高粱。

「這是中山國都城外的一處遺址,說明當時城外的人也過著定居生活,而且當地以農業為主的生產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

」劉來成說。

這樣的分析,是參照了當代學術界一種流行觀點,釀酒需具備兩個條件:成熟的農業為釀酒提供原料,發達的陶器、銅器製作技藝提供釀酒、盛酒和飲酒的用具。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糧食是釀酒的必備條件,但並不一定只能通過農耕來獲得,以採集方式獲得的野生稻穀等作物也可以為釀酒提供條件。

兩種觀點的爭論至今仍在持續,但有一點毋庸置疑:農耕的發展是釀酒業得以擴大規模和繼續發展的物質基礎。

因此,無論藁城台西商代遺址的釀酒作坊還是平山中山王公式墓的「中山王酒」,都是我國古代農耕業發展的生動寫照。

考古的魅力在於總有新的發現。

1979年,河南信陽羅山蟒張鄉天湖商代晚期墓地發現的實物酒,被證明距今已經3000多年,它打破了此前「中山王酒」的紀錄,成為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最陳的酒」,也再次體現了我國古代農耕文明的發展水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