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展示人類文明史,而博物館自己的歷史卻和戰爭相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繆斯神廟到軍械庫

首先說一個令人遺憾的事實: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博物館,始於戰爭。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是約建成於公元前三世紀亞歷山大港的繆斯神廟。

繆斯神廟,顧名思義,是祭祀希臘文藝女神繆斯(Muse)的神廟。

祭祀對象是文藝女神,所以供品也有些雅致:那便是亞歷山大大帝在征服歐亞非三大洲過程中掠奪而來的藝術珍品。

繆斯神廟的建立牽涉到希臘文明史上幾位耀眼的「明星」。

亞歷山大大帝將掠奪的珍品交給了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進行研究。

隨著這對師徒先後逝世,龐大的帝國四分五裂。

托勒密一世在巴比倫分封協議中成為埃及總督,並輾轉得到亞里士多德的眾多藝術品。

公元前290年左右,托勒密一世在亞歷山大港創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學術科研中心——亞歷山大博學園。

博學園下設圖書館、動植物園、研究所等,其中專門收藏藝術珍品的便是繆斯神廟,也就是日後的亞歷山大博物館。

當然,這座博學園並不對外開放,參觀者大多是學者與貴族階層。

亞歷山大博物館最終毀於戰火,收藏藝術品的傳統卻被王公貴族們繼承下來,尤其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國王公貴族在宮廷府邸中設「珍奇屋」(Wonder room)成為風尚。

這些私人收藏當然也只對地位相當的貴族開放參觀,直到17世紀下半葉,公共博物館才漸露頭角。

最早對公眾開放的「博物空間」還稱不上「博物館」,而是一個名為「阿默巴赫櫃」的獵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一個更親切的譯名是「好奇心廚櫃」)。

阿默巴赫櫃本為私人收藏,1661年由瑞士巴塞爾大學收購後,於1671年向公眾開放。

千萬不要以為獵奇櫃與博物館之間差距巨大,當後人回溯起大英博物館的歷史時,會發現這座偉大的博物館在最初也是一個又一個複雜而堂皇的獵奇櫃而已。

不過,英國人眼中公共博物館的起點的確更早。

1660年,倫敦塔皇家軍械庫開始向公眾開放,比瑞士巴塞爾大學收購阿默巴赫櫃早了一年。

不知是巧合還是隱喻,軍械庫的展示品,依然與戰爭相關。

外科醫生與大英博物館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博物館是羅浮宮。

始建於1204年的羅浮宮原為法國王宮,在歷代國王的經營下收藏了三萬餘件藝術珍品。

法國大革命後,羅浮宮改成公共博物館。

再後來,橫掃歐洲的拿破崙一世一路攻城掠地,各國藝術珍寶也源源不斷地匯集到羅浮宮。

羅浮宮外景 來源:維基百科

可見,羅浮宮也沒有跳出和戰爭糾纏不清的宿命。

二戰時期的「納粹掠奪」更將這一傾向演繹到了極致——納粹在執政期間,系統組織了長達十餘年之久的藝術品掠奪活動,最終目標之一,是在希特勒的家鄉林茨建立起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博物館:元首博物館。

計劃中的元首博物館隨著納粹帝國的崩潰而永遠停留於藍圖階段。

然而在近兩個世紀之前,有一個國家的確成功建造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博物館,那就是英國的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來源:維基百科

一個偉大博物館的背後,總免不了萬千場戰火,大英博物館也概莫能外。

但從起源來說,源於一個外科醫生獵奇櫃的大英博物館,已經比繆斯神廟、羅浮宮與未實現的元首博物館溫和太多了。

這位外科醫生叫漢斯·斯隆,是英國第一個受封世襲男爵的醫生,同時也是繼牛頓之後的英國皇家學會會長。

他擁有一座被稱為「博物館和圖書館」的豪華莊園。

漢斯·斯隆肖像 來源:維基百科

漢斯·斯隆的個人藏品主要包括博物品、書籍和手抄本,總數達七萬一千餘件。

其中博物品包括各種寶石礦石、動物標本、繪畫書法、錢幣收藏等,來源涵蓋了從希臘到日本再到美洲的廣大地域。

臨終前幾年,漢斯·斯隆在一封長長的遺書中寫到:

「從幼年起,我即對植物和其他自然物懷有很強烈的探究心,並為此投入過大量努力與金錢。

在漫長歲月中,我在國內外搜集到無數珍品……這些遺產,全部捐贈給國家。

文物索回之爭

漢斯·斯隆逝世於1753年。

同年,依託於前者個人藏品而建立的大英博物館在倫敦蒙塔古公爵府邸問世。

在遙遠的中國,這一年是清乾隆十八年,清朝國運正逢空前繁榮之時。

1763年,英國通過七年戰爭擊敗法國成為世界海洋霸主;1815年,英國贏得拿破崙戰爭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曾經發生在繆斯神廟、羅浮宮的故事,終於再次發生在大英博物館。

隨著英國的領土遍及全球,各國文明的珍寶也漸漸通過各種形式流入英國本土,最終陳列在大英博物館中。

最著名的大約要數羅塞塔石碑。

1799年,埃及正處於短暫的拿破崙占領時期,羅塞塔石碑被一位法軍上尉發現。

1801年,敗於英軍的法國人偷送羅塞塔石碑回國未遂,石碑落入英軍之手,最後陳列於大英博物館的埃及館。

羅塞塔石碑 來源:谷歌藝術與文化資源庫

還有雅典帕德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刻,也就是額爾金大理石。

18世紀末,英國外交官額爾金伯爵赴君士坦丁堡任特命公使,作為痴迷於古典藝術的貴族,他很快被希臘帕德農神廟的遺蹟所吸引,並通過種種手段買了下大量神廟石雕,經切割之後運回英國。

這一事件在英國遭受了巨大非議,以至於額爾金伯爵不得不寫下一份備忘錄為自己的行為進行辯護。

最終,額爾金伯爵以遠低於收購價的數字將這些殘損的大理石賣給英國政府,陳列於大英博物館的希臘館中。

帕德農神廟的大理石雕刻(局部) 來源:谷歌藝術與文化資源庫

還有來自中國的《女史箴圖》摹本。

這幅被慈禧太后收藏於頤和園的畫軸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期被駐頤和園英軍的一名上尉趁亂盜走。

可笑的是,這名上尉並沒有看出《女史箴圖》的價值,僅以25英鎊的價值將其賣給了大英博物館繪畫部的管理員。

由於光線原因《女史箴圖》不便展出,大英博物館僱傭日本畫家專門製作了100份木板複製品,使世人得以一睹其芳顏。

《女史箴圖》 來源:谷歌藝術與文化資源庫

羅塞塔石碑、額爾金大理石與《女史箴圖》分別來自非、歐、亞三洲,也代表了大不列顛全盛時期大英博物館展品的三個主要來源:從敵人處繳獲、從民間購買和軍事掠奪。

當然,這三種方式背後都隱藏著強勢文明的任性與霸道。

歲月流逝,這些鎮館之寶曾經作為日不落帝國世界霸權的象徵而存在,而隨著帝國式微,殖民地獨立浪潮此起彼伏,文物來源國也開始不斷提出索回要求。

除了上述三樣藝術品之外,呼聲極高的還有貝寧青銅器、阿契美尼德王朝金銀製品、塔斯馬尼亞原住民遺體,甚至還有納粹掠奪的戰利品……對此,大英博物館如此回覆:

「如果每一個文物都要回到它原始的地理位置,包括大英博物館在內,世界上所有偉大的博物館都會被淘空。

的確如此。

人類本身的歷史就建立在綿延戰火之上,作為人類文明結晶的藝術品,也註定與戰火相勾連。

回顧文明史,如果說戰火是一種常態,毀滅又不可避免,那博物館是否是這一進程中人類自我救贖的一種方式?

當我們隔著玻璃,屏息凝神注視著那些珍貴藏品時,或許能從中找到答案。

題圖攝影:蔣迪雯

欄目主編:章迪思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國之大 在於博物館之氣度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一個民族是否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個重要指標,那就是其博物館裡是否有來自世界各國的文物。當然,如今已不是叢林草莽弱肉強食的時代了,中國不可能像當年的英國、美國那樣四處收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