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繕古建築,別因「保護」捨棄美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評論員扈宏毅21日,一則「最美野長城被抹成水泥地」的消息引發熱議。

流傳於網絡的照片顯示,有700年歷史的國家級文保單位,位於遼寧綏中被譽為「最美野長城」的小河口長城的一段一兩公里的城牆與地面被抹平,起伏的牆垛與野性風貌被硬化路面所取代。

照片的拍攝者表示,這是文保部門對其進行修繕的結果,公眾的關注與質疑隨之而來。

(9月22日《新京報》)

這段小河口長城經修葺後,過去的斷壁殘垣和古磚上的青苔被一條粗糙的水泥路取而代之,失去了歷史的痕跡,也與周邊自然環境格格不入。

這不僅讓當地百姓很難接受,也為網友所詬病。

最關鍵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沒有任何美感的修繕方案,並不是某些外行領導一時興起的「權力美學」,而是當地文物專家經反覆勘察後制定的唯一方案,粗糙的施工手法也來自具備甲級資質的施工單位。

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當前我國古建築修繕工作水平的低下和對歷史文化的短視。

當數百年前堅不可摧的建築經歲月的風化而變得滄桑脆弱,它只有通過修繕才能延續生命,中華文明長河中那些看得見的歷史也得以留存。

我始終認為,古建築的修繕工作是古人留給我們的一項美好而艱難的使命,因為通過對它們的觸摸、了解、修復,我們找到了一條與古人溝通的重要途徑,也因之要喚起今人保護歷史、尊重文明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小河口段長城經歷七百年的滄桑,如今已危如累卵,專家在勘察時發現,牆體只剩下半截,地面青磚碎裂,沙土裸露,一下大雨就會被沖毀。

為了搶修保護,當地文物部門制定了搶修方案,可以說,根據這個唯一的搶修方案來看,整個修繕過程「合理合法,工藝沒有問題」,但同時當地官方也承認「確實修得不好看。

一條粗糙的水泥路當然無法與夕陽斜照、斷壁殘垣、石上青苔的美景媲美,但「好看」的另一層意思,當在於保持建築物原有的歷史風貌。

我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文物在進行修繕、保養、遷移的時候,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但正是這樣一條原則性的底線,也被某些地方政府甚至文保部門遺忘了,以致大量古建築遭到人為破壞,或者以保護的名義實施破壞的實質。

近年來類似事件層出不窮,古建築的這類遭遇,既是笑柄更是傷痛。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方面在於我國對古建築的重視程度不夠,保護古建築的法律和手段尚不健全,這使得歷史文物常常被迫為經濟開發讓位,為領導政績讓位;另一方面源於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缺乏歷史文化方面的教學內容,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也被簡化成枯燥的年代和孤立的事件,同時也缺乏給予人們美學教育和文化薰陶的意識,使得國人對文物的欣賞水平整體不高,一些地方的文物保護、修繕單位的工作能力也無法滿足現實需求。

我國現存的長城綿延數千公里,橫跨8個省區,其修繕工作的難點還在於不同地區對各自地段城牆的修繕工作具有不同的審美能力、技術水平和認識能力。

倘若任由地方非專業或打著「專業」旗號的偽專家們自作主張,那麼長城的面目可想而知。

長城是我國最偉大的歷史建築之一,其修繕工作不該由地方部門各自為戰,而是需要由國家集中一批歷史、建築和藝術等專業的人才進行統一勘察、研究和規劃,且應在設計、修繕過程中適當聽取當地百姓的意見,守住「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底線,如此才是對歷史的尊重,對中國文化的尊重。

自由談我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了文物在進行修繕、保養、遷移的時候,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但正是這樣一條原則性的底線,也被某些地方政府甚至文保部門遺忘了,以致大量古建築遭到人為破壞,或者以保護的名義實施破壞的實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對「比破壞還可怕」的文物修繕負責?

位於遼寧省綏中縣永安堡鄉小河口村的小河口長城始建於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被譽為「最美野長城」,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近日,網友魏永賢發帖說,「小河口長城被人用砂漿抹平了,原本殘缺的...

被風吹倒的長城古蹟,被人忽略的文保

10月4日,山西山陰廣武明長城10號敵台「空心樓」坍塌,這座很多旅遊愛好者稱為「月亮門」的殘存長城敵樓,被視為當地古長城標誌性景觀。當地官方隨後回應稱,此次坍塌「由罕見大風所致」,此前沒有任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