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大學發現古墓,「鐵索懸棺」有何寓意,嚇壞不少專家和學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南京是一個處處有古董的城市,大學校園裡都能挖出皇帝陵墓來,其實,除了南大,南京還有多所高校曾經發現過古墓。

位於太平門外的南京農業大學,其校園的一部分,曾是明代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的家族墓所在地。

上世紀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南林大校園外面陸續發現了徐達第三子徐膺緒夫婦墓、徐達第三代孫徐欽夫婦墓、徐達第五代孫徐俌夫婦墓,徐俌墓的屍身還保存完好,這些墓均出土了包括雕花白玉腰帶、金鑲玉腰帶在內的一批豐富文物。


在2005年的時候,南京有一所大學正在搞擴建,不料在建築工地上工人們發現了一個古墓,於是工期也被延誤了,專家考察過後決定進行搶救性的發掘。

然而當考古隊進入地宮後,卻發現有點詭異,棺材並沒有放在地上,而是懸掛在空中,這一現象可是嚇壞不少當事人,包括一些圍觀的大學生。


最後專家發現,事情原來是這個樣子的,在這個古墓中,棺材底部有著十分粗壯的鐵鏈,從而將棺材懸掛在空中,因而才導致專家看到鐵索懸棺這一幕。

經南京市博物館專家清理,此墓是一座規格很高、形制獨特的宦官墓葬。

墓中出土文物不多,但所發現墓誌卻極有價值,顯示墓主是明代初年都知監太監楊慶。

楊慶曾多次參與鄭和下西洋的遠航,和鄭和、洪保、王景弘等都是傑出的航海家。

他還出任過南京守備太監。

楊慶墓的形制也非常獨特,專家在墓後壁左右兩壁壁龕上,發現了四具鐵索。

楊慶墓後室中央有棺床,但鐵索的出現,使人推測,楊慶的棺木並不是直接放置在棺床表面,而是用懸掛在四具鐵索上,形成懸棺,只是因為時間太長,棺木全部爛光,因此考古發掘中並沒有直接看到懸棺的景象。

這樣的懸棺葬制,非常少見,但也不是找不到相似的例子。

明代文人陸容的《菽園雜記》記載,明天順年間,安陽一個農民放牛的時候,誤入一座古墓,墓中就有鐵索懸掛棺材的現象,距離地面四五尺。

農民一碰那個棺材,沙土鋪天蓋地而下,不能開眼,嚇得掏出墓室。

回頭再看,只見沙子已經將整個古墓淹沒,懷疑是自己觸動了機關。


專家認為,「鐵索懸棺」葬式與道教徒修行活動有關,為了體現其死後「游太空以棲神」的升仙追求,希望更加接近天界。

而正好楊慶此人熱衷於尋道成仙,採用這種方式建墓也算是一種很合理的解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亡靈歸宿——構造奇異的棺槨

棺槨是為存放死者遺體的器具,同時也是死者亡靈的最終歸宿。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棺槨形式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既有求奢的華麗棺槨、也有求險的機關棺木,無論是哪種形式,其共同點無非是對死者亡靈安息的希冀。

世界之最,巴蜀一絕——僰人懸棺

「僰人懸棺」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境內,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有分布。《珙縣誌》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世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