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貊人首領佩戴中原器物抬高身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博物館中,銅鏡是較為常見的藏品之一,常被參觀者忽略。

本溪市博物館有一件青銅鏡和一把青銅劍來歷不凡,吸引了大量地參觀者。

這兩件青銅器是當地農民在建房時發現的。

考古工作者確認它出自古貊人首領的墓葬,是墓主人鍾愛之物。

研究發現,在2500多年前,偏居在東北山林的人們對中原先進文明充滿嚮往,他們用中原的青銅器來抬高自己的身份。

表現戰國七雄征戰的油畫作品。

(資料圖)

農家挖地基時意外發現青銅器

在本溪市博物館展出的文物中,有一件青銅鏡不同尋常,考古人員研究後得出結論,這是目前已經發現的戰國時期青銅鏡當中的孤品,因而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春節前,本溪市博物館副館長靳軍告訴記者,這枚銅鏡並不是考古發掘時找到的。

發現銅鏡的地點是本溪滿族自治縣富樓鄉劉家哨村,上個世紀90年代觀音閣水庫建成蓄水後,這一帶村落已經隱入水下。

這枚銅鏡轉到文物保護人員手中時已經不是來自考古第一現場。

捐贈銅鏡的是本溪縣富樓鄉劉家哨村村民關慶倍。

在上個世紀80年代,關慶倍家建房子,在開挖地基時,他發現了這枚銅鏡,同時出土的還有青銅短劍「三件套」和一件獸形器。

發現青銅器時,關慶倍當時並沒有太當回事,覺得是個老物件,就收了起來,繼續蓋房子,也沒有跟文物部門聯繫。

大約過了兩年多時間,關慶倍的女兒生病住院,急需醫藥費。

關慶倍猛然想起了蓋房子時候發現的青銅器,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找到了本溪市博物館。

此事立即引起博物館專家的重視,當時考古人員還到關慶倍發現銅鏡的現場去查看。

由於時間相隔太遠,考古人員只能根據這些文物和散在各處的積石判斷這裡曾經是一處古墓。

而青銅器本身的紋飾、造型告訴考古人員,這處墓葬的年代應該屬於戰國時期。

靳軍告訴記者:「聽博物館的老人講,當年接受捐贈的時候,給了捐贈人比較豐厚的一筆獎勵。

青銅劍「三件套」第一次完整展示戰國時期的佩劍樣式

靳軍說:「在2500多年前的本溪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工具仍然以各種新石器為主,由於生產技術落後,青銅器非常稀有,只為少數部落首領所擁有。

」由此推斷,墓主人在部族中應該有一定的地位。

與青銅鏡同時捐贈的還有青銅短劍「三件套」。

從文物研究角度講,在東北地區,青銅短劍也不算是稀罕物品,在東北各地這一時期都有這類短劍出土。

這個「三件套」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保存完整。

我們知道古人佩戴寶劍很少有人將刀刃露在外面,不會明晃晃地掛在身上或者插在腰間,而是將劍收到鞘中,通過劍鉤掛在腰帶上,這就需要有相關的配飾。

但是此前,由於沒有文物發現,人們並不知道戰國時期的劍鞘的具體式樣。

「三件套」的發現解決了這一問題。

「三件套」包括一柄保存較好的青銅短劍、一隻劍鏢、一隻劍鉤。

所謂劍鏢就是劍鞘的頂頭部分,劍鏢呈扁筒狀,上寬下窄,下部鑄有半圓形碗狀飾物。

將其製成青銅的,既美觀,又耐磨,反映了這一時期的古人在注重實際的同時已經開始講究審美。

劍鉤是由劍鉤和套筒連鑄組成,鉤作蛇頭狀。

「三件套」完美地組合在一起,栩栩如生地反映出2500年前的古人佩帶它時的樣貌。

現在看來,這不僅僅是一件兵器,更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結合本溪地區同一時期的其他考古發現,研究人員推斷,發現銅鏡的墓葬應該屬於一位當時的部落首領。

青銅鏡弦紋透露出的「中原風」

古文獻記載,2500年前,遼寧地區居住著古老民族——貊人。

而在太子河上游的本溪地區生活的貊人又被稱為梁貊。

在梁貊人頭領的墓葬出土的青銅器,可以讓人感受到中原文化對這些古老民族的影響。

靳軍指點銅鏡圖片告訴記者,銅鏡背面最鮮明的特徵是採用弦紋。

因這枚青銅鏡背面的紋飾分為兩個區域,故被稱為重圈弦紋,又叫兩重環。

古代的銅鏡背面多鑄有單鈕或者雙鈕,有的有穿孔,有的僅僅是手柄,其作用是便於把持或者攜帶。

這枚銅鏡的內環以銅鏡的雙鈕為中心,弦紋構成了6個鳥形圖案,外環則是環繞的螺旋花紋。

靳軍說:「弦紋是典型的來自中原的文化。

記者查閱資料獲知,弦紋是我國中原地區古代陶器及青銅器裝飾的紋樣之一,其紋樣是刻畫出單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線條,排列在器物的頸、肩、腹、脛等部位,在青銅器上呈現為凸起的橫線條。

那麼這些青銅器是來自中原嗎?靳軍搖了搖頭說:「我們對銅鏡和同時獲得的青銅器的成分進行過分析,結論是這些青銅器應該產自當地。

靳軍解釋說:「主要體現在這些青銅器的鑄造過程中,對所含的各種金屬所占比例的把握方面,要遠遠落後於同期中原地區的青銅製品。

這種差別在那柄青銅短劍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由於青銅合金中各種金屬配比的把握方面的原因,最後鑄成的青銅器質地較脆,如果製成較長的刀劍,就會容易折斷。

靳軍說:「在同期的中原地區,出土的青銅劍長度是這種短劍的兩倍以上,強度和韌性得當,幾乎不會折斷。

在戰國時期東北地區流行使用短劍,鑄造技術可能還只是原因之一,或許長期在叢林中生活,短劍更適合這裡的自然條件,或者僅僅是一種首領佩戴的飾物,這些都是考古人員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當然從一般陪葬品的性質考察,這些青銅器也許是墓的主人長期使用過的珍愛之物,也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結合鐵嶺、瀋陽等地出土的青銅器來看,這些青銅製品透露出戰國時期中原先進文化的強大影響力,至少是為東北地區古老民族首領所崇尚的。

文物檔案

重圈鳥紋雙鈕鏡

直徑17.8厘米、厚0.4厘米,背面鑄有兩圈較粗的凸弦紋。

所屬年代為戰國,為國家一級文物。

青銅短劍

目前我國發現的東北系短劍中最完整的青銅短劍。

通長45厘米、劍長37.3厘米、寬3.5厘米,劍柄長12厘米、寬11.4厘米,劍鏢長12.6厘米、寬4厘米,劍鉤長12厘米、寬3.9厘米。

所屬年代為戰國,國家一級文物。

特寫

不能除銹的文物

《天工開物》中所繪古人煉銅情形。

(資料圖)

在本溪市博物館參觀,如果靠近櫥窗仔細觀察,參觀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些青銅器的表面有一層經歷千年歲月留下的略呈綠色的銅銹,那麼這些經歷數千年風雨的文物在我們手中還能保存多久?

這實際上觸動了文物保護的另一個關鍵環節——文物保管。

本溪市博物館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員郭晶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保管文物從入藏就開始了。

文物在博物館取得正式身份要由入藏登記開始,依次進行鑑定、編目、定級、分類、入庫、拍照、編總號、編分類號、寫草卡、制卡片、上分類帳、上總帳、入信息庫、建檔案等一整套管理程序。

郭晶告訴記者,通常情況下,文物入庫前保管員要對藏品進行清理,如考古發掘的文物藏品一般都帶有污泥、沙土等,需要清理乾淨,書畫要檢查是否有黴菌、蟲卵等,銅器、鐵器要檢查鏽蝕情況。

對待青銅器,這道程序有所區別,對其保管前一般不進行清洗。

郭晶解釋說:「主要是因為銅器表面的銅銹可以判定年代,如果將銅銹清洗掉了,研究人員就難以判定文物的真偽。

所以對於青銅器的保管要求就更高一些,需要通過控制好文物保存的環境,如溫度、濕度等方法來解決。

她說,本溪地區屬於中溫帶溫潤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為800至900毫米,其中一半以上集中在7、8月份。

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

這樣的氣候條件決定了文物保管既要防潮濕,也要防乾燥。

夏季潮濕多雨的時候就要防潮濕,冬季寒冷乾燥的時候就要防乾燥。

為此,本溪市博物館專門配備了先進的恆溫恆濕設備。

郭晶告訴記者,當初調試設備的時候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

為了解設備運行情況,他們將恆溫恆濕機24小時開機運行。

有一天,在機器運行加濕過程中,書畫庫的恆溫恆濕機進水軟管在夜間突然裂開,造成書畫庫房進水,幸虧夜間值班的保衛人員及時發現,才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經過那場變故,他們調整了機器運行時間表,實行白天運行,夜間關機。

後來針對庫區白天溫濕度平穩,夜間溫濕度差距大的問題,又購置了小型增濕機及除濕機,用於夜間使用,這樣文物庫區的晝夜溫濕度才趨於平衡。

新媒體編輯:劉爽

責任編輯:符成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東北規模最大青銅短劍遺址陳列館開館

中新社瀋陽5月17日電 (記者 朱明宇)中國東北地區規模最大的青銅短劍墓葬遺址陳列館於17日在瀋陽開館。春秋戰國時期,瀋陽地區為燕國的重鎮方城,隸屬燕遼東郡襄平縣,距今已有2600餘年歷史。該陳...

數百件青銅器匯成四川第三大青銅文化

□記者 吳曉鈴12月26日,「絲路之魂」敦煌藝術大展暨天府之國與絲綢之路文物特展將在成都博物館舉行。在這場全國「賽寶大會」上,來自涼山州博物館的文物蛇蛙銅俎案將與一眾國寶同台競艷。由於出土年代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