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文登學」千年風骨 全力推動非遺保護工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

近年來,文登區以建設經濟文化強區為目標,著力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著力推進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著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著力發展壯大文化產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報自即日起推出「創建文化強省建設先進區」系列報導,全面展示我區文化建設取得的新成就。

記者 李偉

文登因文得名,因文而興。

文登學文化是文登的根脈,根脈不能斷;文登學文化是文登的靈魂,靈魂不能散。

由士學文化、紅色文化、道教文化、李龍文化等共同凝集形成的「文登學」文化,賦予文登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厚的文化資源。

而今,「崇文好學」已成為凸顯「文登學」精神的文化嚮往,「仁孝樂善」成為「文登學」精神的人本底色,「自強不息、和諧向上」熔煉成為新時期文登學的品格特點。

千年一脈的「文登學」正在不斷發揚光大,成為文登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傳承弘揚文登學文化

7月23日,來自全國的近百名專家學者、媒體記者等齊聚文登,藉助「文登學」文化研討會,激情縱論「文登學」,進一步充實、豐富文登學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開啟了文登學文化傳承弘揚的新篇章。

今年5月,文登區全面啟動「文登學」文化傳承弘揚系列活動,組織策劃8項專題活動,包括:召開「文登學」文化研討會、成立「文登學」文化研究會、成立文山書院、開展「文登學文化大家談」暨「漫話文登」原創動漫作品徵集活動、編輯出版《「文登學」的故事》、開展「文登學」文化系列宣傳活動、開展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收集推介「文登學」文化相關書籍。

此前,《文登進士》《中國道教名山崑嵛山》《禿尾巴李龍王的神話傳說》等30多部傳統文化書籍先後出版;

大力弘揚修身愛己、寬厚愛人、孝老愛家、敬業愛崗、赤誠愛國的「五愛」精神的「仁孝文登」城市道德品牌,凝聚了向上向善力量;

全市首家「尼山書院」建起,「崑嵛講壇」開設,國學宣講定期進行;

「舞動龍鄉」大型民俗展演和李龍文化山會常年舉辦;

與山東電影製片廠合拍電影《止殺令》在9國公映……

近年來,文登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擺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組織調動各方面力量進行挖掘、整理、闡釋和宣傳,「文登學」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隨著弘揚傳統文化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優秀文化因子在文登大地內化於心,外成於形,成為文登打牢發展文化根基、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推動力量。

保護文物留住龍鄉記憶

歷經幾千年孕育留存的眾多歷史文化遺蹟,記錄著「文登學」文化的發展軌跡,承載著文登人對千年古縣的記憶與自豪。

據統計,文登目前共發現保存完好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等不同類型的不可移動文物101處,館藏文物2萬多件。

其中,崮頭集古墓群涵蓋唐、五代、宋、金、元、明6個朝代,成為國內考古重要發現,填補了威海古代地方史研究的空白,為研究膠東地區的歷史文化淵源發揮了重要作用。

《太上老子道德經》摩崖石刻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脈田古遺址、沙里店遺址、新權秦漢墓群等5處古文化遺址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保護城市基因,傳承歷史脈絡,延續特色文化,文登還按照「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展現特色底蘊,建設現代新區」的思路和「建設讓步保護,保護重於一切,整舊如舊,煥發新姿」的原則,有重點地對全區古遺址、古墓冢群、石刻和革命遺址、紀念建築物、古城遺蹟等進行修復保護,實現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歷史傳統的和諧統一。

高村鎮萬家梁氏莊園是文登境內現存規模最大的一處古建築群,2013年10月被公布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為全國第二批「傳統村落」。

今年5月,區文物部門邀請山東省文物科技保護中心製作了《威海市文登區高村鎮萬家村傳統村落整體保護修繕方案》已報國家文物局批准。

同時,文登區還制定了《文登區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管理辦法》,建立文物保護單位依法登記、公布和保護機制,所有工程建設全部履行文物行政審批程序。

全力推動非遺保護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是歷史發展的見證,也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

多年來,文登就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作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提升文登文化內涵、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項大事來抓,並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及時足額進行撥付,全力推動非遺保護工作開展。

流傳於大江南北的禿尾巴老李的傳說是中國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12月,被列為山東省首批省級非遺名錄,2008年6月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當前,文登有關祭祀李龍王、李龍母的廟會、山會等節俗廣傳民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李龍文化,在全國乃至海外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魯繡是我國起源最早的繡種,屬中國 「八大名繡」之一,是中華民族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文登就素有「魯繡之鄉」的美譽。

目前,魯繡已入選山東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受到學術界、藝術界和商界的廣泛關注。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魯繡是文登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

多年來,隨著文登持續不斷的挖掘整理,膠東花餑餑習俗、糖瓜製作技藝、草柳編、「串黃河」風俗、孫氏整骨等優秀文化遺產展現在世人面前。

這些承載了千百年文登人民光榮與夢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文登燦爛歷史文化的重要體現和延續,又為打造文化強區、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精神支撐。

據了解,目前,全區已普查出非遺線索1000多條,項目307項,搜集實物1800多件。

禿尾巴老李的傳說1項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魯繡等5項列入省級非遺名錄,孫氏整骨法等10項列入威海市級非遺名錄,「蓮花三瓣石」的傳說等31項列入區級非遺名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活化保護」,為子孫留住傳統記憶

被譽為傳統文化活化石、民族記憶背影的文化遺產時下正經受著嚴峻的生存考驗。最近一次全國文物普查發現,上世紀80年代末到2011年間,我國有4.4萬處不可移動文物消失。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普遍面臨後繼...

振興城市精神 留住古城記憶

■ 本報記者 張慶如 通訊員 姜楊敏 7月29日至30日,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率專家組來我市考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兩天的考察中,專家組實...

雄安新區 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河北經濟日報訊(記者任俊鵬 王淵 尹智)「雄安地區歷史文化脈絡久遠清晰,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這些都與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息息相關。圍繞新區規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