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歷史根脈 傳承中華文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留住歷史根脈 傳承中華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紀實

新華社記者隋笑飛、吳晶晶、周瑋

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

保護歷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

飽含著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擔負著實現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加強歷史文物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始終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所關注、所思考。

福建三明市萬壽岩遺址、河北正定古城、黑龍江哈爾濱731遺址群、首都城市規劃……無論是對有關報告的批示,還是到地方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文物保護,並身體力行推動保護和搶救文物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就文物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對提升文物保護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在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範及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引下,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不斷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更好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凝聚偉大民族精神。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動力班鍋爐房舊址 當年專為731部隊供電供熱的,日軍逃走的時候炸毀)

(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殉難者走廊 走廊的兩側,掛滿了3000多個殉難者的姓名碑位)

保護文物使命神聖: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

它是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細菌戰遺址群,然而,經過70餘年的風雨侵蝕、凍融破壞等,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731遺址群部分舊址破損嚴重,甚至被挪為他用。

2014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一份反映該遺址群破損情況的報告上作出重要批示,明確要求「應加強修護工作」。

731遺址群修復工作立刻被提上日程:731遺址群核心區改造工作開始實施,731部隊罪證陳列館本部大樓修繕及展覽提升工程正式啟動,陳列館新館開工建設,史料搜集和文物徵集逐步開展……

(一位老者正在參觀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文物,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中始終有著沉甸甸的分量。

文物保護,也始終牽動著總書記的心。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時,針對一些文物保護措施不力,習近平就嚴肅批評有關負責同志:「我們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後人。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關心福建三明市萬壽岩遺址的搶救和保護,更是至今仍讓很多人記憶深刻。

當地86歲的王月明老人告訴記者:「當年的事情仍歷歷在目。

習總書記對文物價值的深刻認識,對文物保護的高度重視讓我們特別感動,也特別受鼓舞。

曾經,福建發現最早的有人類活動的地點是三明市清流狐狸洞,距今八千至一萬年。

然而,三明市萬壽岩遺址一經發現,就把福建古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到18.5萬年前。

但15年前,萬壽岩遺址卻一度面臨挖掘機和炸藥包的威脅。

王月明等一些當地老人先後寫了呼籲書、緊急報告向有關部門報送。

2000年1月1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對萬壽岩遺址保護作出重要批示:三明市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發現,也是國內罕見的重要史前遺存,必須認真妥善地加以保護。

習近平在批示中強調,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後代的利益。

批示深刻具體,感情溢於言表。

如今,該遺址正在變身成為集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文化知識傳播、閩台文化淵源研究為一體的考古遺址公園。

「習總書記對文物保護作的一系列批示準確鮮明地點出了文物的價值所在。

」著名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文物是民族歷史的不可替代的象徵與見證,承載著珍貴的歷史信息,一旦被毀就不可追回了」。

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深厚感情,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的巨大動力。

這是摸清家底的重大舉措。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2013年4月起在全國展開,普查登記工作將於2016年底基本結束。

屆時,各類藏品將以名稱、保存狀態、年代、來源等14項信息入庫。

這是真金白銀的巨大投入。

近年來,文物保護經費投入大幅遞增,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財政文物保護資金投入年增幅40%以上,資金支持覆蓋面進一步拓寬,對西藏、新疆等邊疆民族地區及貧困地區給予了更有力的支持。

這是搶救重要文物的刻不容緩。

如西藏重點文物保護工程、山西南部早期建築保護工程、延安西北局舊址等工程進展順利,取得顯著成效,黃田村和呈坎村古建築群一期維修工程、應縣木塔嚴重傾斜部位和殘損構件加固工程等全面啟動。

這是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的執法力度。

2014年,國家文物局督辦文物違法案件64起,重點督辦和嚴肅查處徐州市韓橋煤礦舊址損毀案、阿爾山市阿爾山車站損毀案等法人違法案件等。

「保護文物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絕不能讓祖先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受到損毀。

」——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的深刻體會,也是他們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

合理利用文物資源:讓文物活起來,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國家確立的抗戰紀念設施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應當受到嚴格保護。

遼寧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文物局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迅速落實對阜新『萬人坑』死難礦工紀念館的維修改善工作,儘早恢復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等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負起主管部門責任,對國家確立的抗戰紀念設施進行一次排查,有類似阜新情況的,務必抓緊進行維修,切實做好保護、利用工作,充分發揮其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

(航拍阜新萬人坑遺址全景圖)

(抗暴青工遺骨館骸骨)

2014年9月,一份反映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遭破壞的報告送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案頭。

總書記對此寫下上述大段批示。

文物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蘊含著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也包含著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如何在保護好文物的同時更好發揮文物作用,習近平總書記也有著深入的思考——

2014年2月,總書記在首都博物館參觀北京歷史文化展覽時強調,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鑑今、啟迪後人。

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在其他場合,總書記更是反覆強調,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激活了歷史文物資源的生命力。

各地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堅持科學有效保護的前提下,積極推進文物合理利用,充分發揮文物價值。

——充分發揮抗戰文物作用,廣泛深入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如相關地方和部門迅速制定《遼寧阜新萬人坑遺址保護規劃》;國家文物局立即對186處國保抗戰文物遺址進行逐一排查,啟動46個抗戰文物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項目,新增29個國保抗戰文物開放點,新建9個紀念館陳列館,24處抗戰文保單位增加開放面積,55處抗戰文物點實現展陳提升。

——盤活館藏文物資源,用主題展覽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近年來,我國博物館展覽日趨活躍,展藏比例不斷提高,博物館的文化輻射力和社會關注度得到空前提高。

目前,我國博物館總數達4000多家,每年舉辦2.2萬個展覽,年接待觀眾6億多人次。

——積極推動文物保護成果創造性轉化,讓文物蘊含的價值融入人們生活。

如開展文物和展覽精品的數字產品試點和智慧博物館試點,讓公眾足不出戶輕鬆遊歷主要博物館;觀眾可以隨時隨地用手機或電腦分享精美藝術與文物,分享參觀體驗;觀眾可通過增強現實技術,「看」到復原的遺址等。

……

2014年10月22日,「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在法國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開幕。

習近平總書記為展覽題寫序言指出,這次展覽展出來自中國27家博物館的450多件精美文物,從多個側面展示中國漢代多姿多彩的社會風貌,傳遞中華民族不斷進行文明創造的智慧結晶。

從這份中國文化珍貴遺產中,法國和歐洲觀眾能夠更為形象地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傳承。

「讓文物活起來」還意味著用文物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

絲綢之路文物展、中非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展、神秘的三星堆文物展等一系列文物展,正作為「外交使者」「國家名片」,日益成為中華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

「活起來」的文物,正走近百姓、走向世界。

樹立正確保護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書寫城鎮化與歷史文物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2013年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的這句話,激發無數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但同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鎮化發展的軟肋。

古城風貌千篇一律、文物保護方式過於簡單化、盲目恢復歷史遺蹟……在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加快的歷史進程中,文物事業面臨著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雙重任務和挑戰。

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更深切的關注、更深入的思考——

2002年4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為《福州古厝》一書作序。

他在序中寫到:「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習近平在《<福州古厝>序》中特別提出:「保護好古建築有利於保存名城傳統風貌和個性。

現在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許多古建築,搬來許多洋建築,城市逐漸失去個性。

在城市建設開發時,應注意吸收傳統建築的語言,這有利於保持城市的個性。

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習近平就對一些地方將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對立起來的行為提出警示:「如果說以前無知情況下的不重視還可以原諒,那麼現在有認識情況下的不重視,那就是意識問題、政績觀問題。

2013年8月,在一份關於河北正定古城情況的報告上,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來正定古城保護工作。

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秉持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即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

2013年11月,總書記對籌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報告作出批示強調,「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

2014年2月,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

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2014年9月,在一份關於中國建築文化缺失的相關材料上,總書記批示指出,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係,讓我們的城市建築更好地體現地域特徵、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

……

這是對文物保護規律的科學把握,是對文物保護提出的更高要求。

這些重要論斷和要求,也成為我國開展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的基本遵循。

2014年3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發布,明確提出「注重在舊城改造中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文化風格和傳統風貌,促進功能提升與文化文物保護相結合。

注重在新城新區建設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與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徵相協調」。

2014年4月,中央有關部委聯合出台指導意見,提出用3年時間,使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文化遺產得到基本保護,具備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防災安全保障、保護管理機制,逐步增強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綜合能力。

在北京、在河南、在山東、在重慶、在山西……各地各部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不斷細化出台各項政策舉措,在遵守文物保護基本原則和城鎮化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探索著各具特色的文物保護和利用發展新模式。

——2014年6月,湖南省召開全省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集中成片傳統村落文化遺產整體保護利用工作會議,宣布全面啟動重點傳統村落整體保護工作。

——2014年12月,《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審議通過。

規劃全面梳理市域範圍內各類歷史文化資源,提出真實性、整體性、活態保護、地域特色、適度利用等保護原則,為重慶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利用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

——山東讓文物保護成果惠及民眾,如大運河申遺工程直接間接受益民眾超過500萬人,泰山、岱廟、顏廟等300多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得到有效保護,成為重要的旅遊觀光目的地等。

——福州市近年來先後投入40多億元用於歷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護工作,全面梳理老城的歷史記憶、古城符號和福州元素,彰顯古城風貌。

時至今日,經過多年持續接力保護,福州古城「三山兩塔一條街」總體格局,及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等歷史文化街區保存較為完整。

……

真實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發展中保護,一幅城鎮化與歷史文物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留住文化根脈,守住民族之魂。

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文物工作者共同努力下,我國文物事業必將擁有更美好的未來,必將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揮獨特作用。

(參與采寫記者:徐揚、白林、王建、劉暘)(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聽,習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怎麼說?

聆聽:習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的最新指示全國文物工作會議12日在京召開,傳達了習總書記重要指示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

古蹟遺址就是歷史文化的基因庫

2016年4月18日,不僅僅是個普通的周一,更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我國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是文明古國和文化大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127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達7000餘處。古遺蹟是歷史的遺...

中國文物報:當好守護根源的排頭兵

中華文化發展繁榮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保護歷史文物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多次就文物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對提...

新疆讓寶貴文物世代傳承煥發新光彩

編者按 3月22日,我區召開了全區文物工作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區文物工作。文物工作,對於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

保護好建設好萬壽岩國家遺址公園

光明網01-11 10:27顯示圖片本報訊1月9日晚,新華社播發通訊《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歷史文物保護工作紀實》和央視《新聞聯播》有關三明市三元區萬壽岩古人類遺址保護與傳...

讓文物「活起來」重在精髓傳承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

雄安新區 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河北經濟日報訊(記者任俊鵬 王淵 尹智)「雄安地區歷史文化脈絡久遠清晰,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這些都與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息息相關。圍繞新區規劃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傳下去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新時代,如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蘇伯民代表、王祖偉代表、韓再芬代表、楊朝明委員、安來順委員、王學典委員聚焦文化遺產保護,暢所欲言——「...

挖掘歷史文化資源 推動旅遊品牌打造

這是真正讓文物『活』起來的明智之舉 !」2 月 18 日,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陳遠平到沅陵調研文物工作,對沅陵按「文韻沅陵、文保先行」的思路大手筆打造 3 條歷史文化街區、...

流動博物館拉近群眾與文物的距離

□本報記者楊淑棟沂源境內共有各類文物點273處。近年來,沂源縣文物部門依託豐厚的文化資源,深入基層建立流動博物館,讓文物走近群眾,留住共同的記憶。文化沃土積澱深厚幾十萬年前,沂源猿人就在這塊古老...

讓博物館的豐富館藏活起來

南方日報評論員11月10日,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在深圳市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對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習近平主席指出,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

「紅山之光」文物展覽開幕

3月9日,由赤峰市紅山區政府主辦,紅山區文體旅遊局承辦的「紅山之光」主題文物展在赤峰市美術館開展。日出紅山後,龍興潢水源。紅山之光主題文物展,共展出石器、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155件,這些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