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偏愛硬質的瓷枕?這其中揭露了古代歷史的奧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宋以來,由於中國陶瓷業的大發展,陶瓷枕出現並成為中國陶瓷藝術的一支。

很多人有疑問,古人為什麼會選擇這種又冷又硬的枕頭呢?據專家研究,人在入睡以後,頭部的溫度過高,就不容易入睡,日常家庭中以蕎麥、木棉或塑料泡沫為枕芯的枕頭,由於所填物料不透氣,不容易散發頭部所產生的熱量,所以在夏天多在其上墊上枕席,這樣頭部就感到涼爽容易入睡。

古人對以上現象不一定能上升到科學的闡述,但古代的枕頭大多具有清火、安神的作用。


文獻中即記載了不少用中藥配製而成的藥枕,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提到「明目枕」,就是一種作為驅頭火、明目、醫治頭昏目眩的非常簡易的療法。

同樣的,瓷枕具有清涼、去熱的物理性能,自隋代開始就進入了人們的居室。

可以想像,在酷熱難耐的盛夏,瓷枕便成了清熱消暑的好用品,以致詩人以「玉枕」目之。

如北宋詞人晏幾道就有:「羅幕夜猶寒,玉枕春先困」的詞句。

宋代詞人周邦彥在他的詞中寫道:薄紗廚,輕羽扇,枕冷簟涼深院。

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

另一位愛國詞人辛棄疾對瓷枕的感受又不一樣: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山晚來收。

紅蓮相依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一個「冷」字,描述睡臥瓷枕的感受,寫出了「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的無盡心思。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展出的楊永德伉儷捐贈的第八十七號瓷枕,產自山西晉南地區,在枕面中央剔出長方框填黑,內用黑彩寫詩句:峰前明月照藤床,窗內清風生石枕。

詩人通過這寥寥的十四個字描述了南山之下,月上群峰,詩人枕在陶瓷枕上,有清風頓起的感覺,給陶瓷枕以很高的評價。

陶瓷枕在中國南北均有燒制,每處窯口燒造的瓷枕品極為豐富且獨具風格。


景德鎮陶瓷釉的質感幾乎達到了和玉器無法區別的程度。

後人曾用「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對宋元時期的景德鎮青白瓷給予概括。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醉花陰》有「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的詞句,起初人們多以為「玉枕」由玉石製成,但根據實物印證,指的是色質如玉的青白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古人睡又凍又硬石枕?原因是...

我們去博物館參觀時,都會發現古人枕頭基本上都是又冷又硬的石枕、玉枕等;在內地農村生活過的老一輩,也領教過石枕的滋味,想軟一點的可以選擇藤製枕,但也偏硬。那麼,古人為什麼要以這些物料來作枕頭?據...

又冷又硬的石枕玉枕,為何卻成為古人的最愛?

當我們閱讀文獻史料的之時,往往會發現在我國古代社會,人們通常使用又冷又硬的石枕、玉枕來作為枕頭。當然了,古人枕頭的材質種類繁多,諸如有陶瓷的、玉器的、石頭的等等。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應該屬於警枕,即...

瓷枕的發展史,由冥器到玉枕

「枕,臥所薦首者」,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這樣定義,清晰地說明了枕頭是用來墊頭的。據目前國內考古資料表明,古人初用枕時頗為隨意,多選天然石塊或木頭作枕,後來開始使用初步加工過的石塊,以後逐步擴...

古代人睡的枕頭為什麼都是硬的?

枕頭是睡覺必備,現代的枕頭都是能做多軟就做多軟,如果讓你枕個石頭會不會被認為「自虐」。但無論是電視劇上還是科學考研,古代人還真就喜歡用硬枕,到底是為什麼呢?

見證生命流逝的三分之一時光

剡藤新織就,一榻共清涼。琥珀珍難得,龍頭貴莫當。不辭拳石冷,寧羨錦囊香。夢覺華胥樂,神怡四體康。中華大地之上的勞動人民自古注重養生之道,正所謂「日思三餐,夜思一宿」,睡眠的健康更是古人津津樂道的。

古代人是怎樣用枕頭養生的呢?

中國古代的枕頭與現代有所不同,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初期就已經有了硬枕了。「寤寐無為,輾轉伏枕」出自《詩經·陳風·澤陂》,從枕的造字上看,最初做枕頭的材料多為木頭,《說文解字》的解釋也是這樣的...

逝去的風韻、留存的意趣:閒話瓷枕與枕屏

【編者按】瓷枕和枕屏都是曾經在人們生活中盛行,如今已經退出歷史舞台的寢具。作為寢具,它們為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方便與舒適,還成為詩詞、繪畫等藝術創作的對象和載體;作為文物,它們反映了一個時代的審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