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器(二)——陶器的發展過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新石器時代的陶器

完整的陶器在我國的大量發現是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

北方主要有磁山文化等,南方主要有河姆渡文化;這時期陶器燒制溫度較低,手工製成,器物種類較少。

到新石器時代中期,彩陶的出現是代表這一時期的最高的水平。

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器物多以黑灰為主,而代表這一時期的最高水平是山東龍山文化的蛋殼陶。

2.夏商周時期的陶器

這一時期的陶器分為灰陶、白陶和印紋硬陶三類。

灰陶是最常見的,且多為生活用陶,外表紋飾最常用繩紋;白陶是器表和胎質都呈白色的一種。

因白陶製作精良、造型優美,一般為統治階級使用。

商代是白陶盛行的時期,西周以後慢慢消失。

印紋硬陶是用含鐵量高的陶土做胎,在高溫下燒制而成的陶器,因其堅固耐用,故器物多為盛儲作用。

商代白陶鬹

3.秦漢時期的陶器

這一時期的陶器分為灰陶、低溫鉛釉陶和建築用陶等。

灰陶是最常見的,明器的發達也是這一時期獨有的,陶俑的製作反映了這一時期制陶業的最高成就。

低溫鉛釉陶是指以鉛的化合物為基本助熔劑燒制的陶器,主要是作為明器出土於墓葬中。

建築用陶在秦漢時期發現較多,有磚和瓦。

漢代發現有很多畫像磚,瓦當在秦朝多為圓形,其上裝飾動植物;漢代以文字瓦當為主,內容多為吉祥話,裝飾紋飾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主。

低溫鉛釉陶

4.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陶器

這時期低溫鉛釉陶繼續燒制,除用於隨葬品外,也用於宮殿建築。

釉色發展成多色調,為唐三彩的出現奠定基礎。

5.隋唐時期的陶器

唐三彩是隋唐時期的陶器的代表之作。

也是低溫鉛釉陶的一種。

三彩的主要器類分日用器物和作為明器使用的人面俑和動物俑、家具、建築物等。

唐三彩在陶瓷藝術上也有大的貢獻,後世的彩瓷即在其基礎上產生。

6.宋元明清時期的陶器

這一時期的最高水平是宜興的紫砂壺和石灣窯仿鈞器。

紫砂是質地細膩、含鐵量高的特殊陶土製成的無釉細陶器。

用紫砂壺泡茶有不失原味,茶葉不易霉餿變質,耐熱性能好等諸多優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物科普——冥(明)器

在很多盜墓探險類的網絡小說中,盜墓團隊通常會有一套自己人才明白的專業術語(或者叫黑話)諸如此類例如倒斗、淘沙、分金定穴、明器之類的。今天的話題將由明器來展開。什麼是明器?是明代的器物嗎?還是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