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18件商代晚期青銅器展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國慶前夕,為期3個月的「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文物展覽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館(亦稱兵馬俑博物館)集中展出,這是全國首次以巴文化為主題的文物展覽。

城固縣18件商代晚期青銅器在展廳展出,引起眾多專家學者和遊客關注。

(青銅獸面 商 寬17.5厘米,高17.5厘米 城固縣寶山出土)

城固寶山遺址

寶山遺址位於今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原公鎮寶山村,北依秦嶺,南臨漢水。

1990年由西北大學文博學院趙叢蒼教授率領的考古小組發現。

遺址房屋基礎平面一般為長方形,多為木骨泥牆形式,結構清楚,保存良好。

其中一個建築基址面積超過100平方米,布局設置規格等級很高;還有很多小開間相連的長條形建築基址,最長的一處達15米以上,極富特色。

它們均具有非常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遺址出土的陶器、骨器、青銅器等文物,證實了漢水上游地區早在夏商時期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活動區域。

據城固縣博物館館長介紹,城固縣作為「巴文化」重要地域之一,本次展出的18件青銅器距今大約3200年前,大部分文物屬首次公開展出。

有雙頭蜈蚣戈、虎紋鉞、三足壺等國家一級文物4件,獸面紋尊、帶齒鐮形器等國家二級文物4件,獸面具、鉞等三級文物7件,小鐮形器等一般文物3件。

其中鐮形器作為古時代表王候權貴的一種祭祀、儀仗用品,僅在城固、洋縣一帶出土。

(青銅人面具 商 寬16.3厘米,高16.2厘米)

青銅作為商周年代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反映著社會生產力、宗教信仰、政治經濟歷史,青銅器的使用又反映著統治者的權力。

城固縣建國以來共出土青銅器文物700餘件,是全國出土青銅器較多的縣之一,印證了商周時期這一地帶與巴蜀、中原文化的充分交匯,體現了當時發達的文化、經濟、科技水平。

這次展出對於擴大城固知名度和對外交流,以及文物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將發揮重要作用。

巴,曾經是一個遠古民族,主要活動於今中國西南、長江上游地區。

他們驍勇善戰,得山水之靈性,借魚鹽之利而聞名於先秦。

始興於商周時期,鼎盛於春秋戰國時期,崇尚蛇、虎。

巴國疆域遼闊,「東至魚復,西至樊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包括了今重慶全境、湖北恩施、川東北、陝南部分地區。

公元前316年,巴為秦國所滅,巴地由此成為秦國最終統一六國的大後方,融入博大精深的華夏文化共同體。

為了集中展現巴文化特質,體現巴文化的綜合研究成果,兵馬俑博物館聯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博物館、城固縣博物館等12家文博單位,匯聚了200件文物,原創了這次「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專題展覽,意在探尋巴國歷史發展之迷,對於考證研究「巴國」歷史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來源:城固宣傳 令勇 葉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漢中城固出土商代青銅器 成都展出受熱捧

近日,在成都博物館,一件出土於城固縣蘇村小冢的商代青銅器亞伐方罍和一組青銅面具正在展出。這批受邀參加「秦蜀之路——青銅文明特展」的商代珍貴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和豐富的歷史信息和研究...

「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開展

9月30日,「尋巴——消失的古代巴國」展覽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開展。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郭憲曾出席開幕式並宣布開展。參加展覽開幕式的還有陝西省文物局博物館處處長蔡理華、四川宣漢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局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