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季端觀央視《囯家寶藏》隨想錄(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邱季端

第三、四集輪到河南省博物館和陝西歷史博物館出場,兩省是商周兩朝中原文明的發源地,十三朝古都爍古耀今,寶藏之多自不在話下。

神笛我不懂,漢唐壁畫民間藏品之多,令人目眩。

青銅禁和球香囊我也有幾件,可以說說話。

據文博專家說,青銅禁全世界只有六件,兩件流失到美國和日本,四件在國內,分別藏於河南湖北陝西天津博物館,其中以河南省博物館的雲紋禁最為精美。

的確,失蠟法是我們老祖宗的偉大發明,世界青銅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我們相提並論。

河南省博的雲紋禁雖然損毀了一大半重新修復,仍不失為國之重器。

國內總是有些人喜歡賣弄「學識」,開口閉口就是青銅器製造我們晚了多少年、多少年,哪件青銅器全世界只有幾件。

你對我國的青銅器做了全面系統的年代測試了嗎?你對我國的青銅器做了全國普查了嗎?沒有吧?那就是胡說八道!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我國青銅器製造歷史之輝煌,工藝之高超,器物之高大尚,數量之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高攀。

沒有文化自信還是免談中國文化,免談中國文物吧!那些和洋人拍賣行沆瀣一氣的人也免談中國文物,因為他們只認錢,不認物,離文物之經,叛文物之道。

洋人拍賣行的祭天神器只有一句話:全世界只有幾件。

於是天價拍品應聲而生。

「全世界只有幾件」這句話,洋奴們比鸚鵡學得還快,更達標,可謂抑揚頓挫,字正腔圓!

我收藏的一件青銅禁與河南省博的差不多,也是失蠟法鑄造,不同的是禁面和十二隻虎足都有銘文,由於銅銹太厚,經請教古文字專家李永乾老師,還是因太模糊,無法識別。

河南省博的雲紋禁或許也有銘文,因毀爛太嚴重無法復原文字,也可能本身就沒有銘文,節目因忙於演戲,沒有介紹。

同樣的古代青銅器,有銘文的歷史文化價值上了幾個台階。

本館收藏的另一件銅禁是鎦金加失蠟法工藝,禁面上鑄銘文清清楚楚。

李老師譯文如下:

史君休貧金其永室令里弟永洛大巴探

郃百又三用白王留門堂皇子大師王滬

———怎樣斷句,有待高明指點迷津。

我不敢說本館的鎦金禁是孤品,但是全世界博物館肯定沒有,民間肯定還會有。

本館另收藏有大小不一的青銅禁七套,形制和擂鼓墩岀土的現藏湖北省博物館的雷同。

禁上各有一對青銅壺,壺最大的近一米五高,最小的高四十四公分,壺與禁都有銘文。

這樣說來光本館就有九件套各式青銅禁,比全世界的博物館藏品多了三件。

這些禁全部由徐寄廎後人轉贈,含一套何應欽贈送徐寄廎的青銅大禁尊。

無意也沒有資格和博物館爭鋒鳴鏑,人家有大把大把納稅人的血汗錢護著、養著、供著,財大氣粗,俯視天下。

只是想告訴各位看官一個真相:博物館有的,民間基本都會有;博物館沒有的,民間會有。

中國民間的古代藝術品,可以建幾百個世界級的博物館。

▲失蠟法 帶龍耳雙壺青銅禁 高68cm

鄭玄說:「禁承尊之器」。

《尚書·酒誥》全文並無禁字,可見「禁」本身意思就是承尊之器,和後來的禁止的意思沒有關係,古文字大多一字多義。

節目用太多的時間講周公旦戒酒令的故事為的是博取收視率,花納稅人這麼多的血汗錢做節目,沒有收視率的確無法交代,理解!弊病是喧賓奪主,本末倒置,譁眾取寵。

▲失蠟法 帶龍耳雙壺青銅禁 高66cm

讀《酒誥》全文,周公意思是勸衛國國君康叔不要經常飲酒,不要像殷紂王因酒誤國,聚眾酗酒者必罪,但是祭祀是可以飲酒的。

既然可以釀酒、飲酒,就要有酒壺、有禁座,可見禁的本意和周公的《酒誥》扯不上關係。

演戲如果能演繹真實的文博知識,會有更大的正能量,這真是強諸公所難了!

球香囊,小器大作,巧奪天工,精湛的物理和化學工藝,每個細節都體現了我們先民的創造智慧,藝術才能。

外殼美輪美奐的錘鍱鏤空,活靈活現的鏨刻紋飾,至今猶光燦燦的鎦金藝彩,賞心悅目。

球心內大小兩個鐲形圓框,輕巧地承掛一個盞狀半圓球,無論如何滾動,小盞始終保持在水平面,香粉永不外灑。

掛在帷帳,「瑞腦銷金獸」,握於手中,「有暗香盈袖」。

這樣優秀的古代藝術品,節目不去詳細解讀,反而不惜篇幅演示盡人皆知的明皇和楊玉環的香艷故事,是對文物的大不敬。

演戲可以起到轟動效應,但是涉及文物知識必須真實,而不能如節目所言:「合理虛構」。

虛構等同說謊。

文博系統一些人有兩個看家護院的本能:一是說謊,二是演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