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上精美複雜的紋飾,曲里拐彎的銘文,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先看一下青銅器上面精美的紋飾
青銅器銘文確鑿可信,因此史料價值十分高。
先祖們往往將國家或宗族大事、功勞貢獻以及周王的賜命銘刻在青銅器上。
人們利用銘文頌揚祖德、刻紀功烈並且傳遺子孫後代,一方面是為了強調奴隸主貴族權威的形成,顯示器物所有者的地位和職務優勢;另一方面可以使宗法制度得以加強,有利於鞏固維護其內部的穩定。
商周是我國青銅器製作的鼎盛時期,當時鑄造的大批精美青銅器,是我國先民對世界文明的傑出貢獻。
商周青銅器主要用於祭祀和戰爭,祭祀用的叫禮器,戰爭用的叫兵器,另外還有樂器和車馬器,這些青銅器類型在寶雞都有出土。
看到這裡有一個疑惑會出現在大家的腦海里:那些精美而複雜的紋飾,那些曲里拐彎的銘文,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要了解紋飾和銘文的做法,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青銅器整體的製作工藝。
在商周時期,青銅器的製作方法基本分為兩種:模範法和失蠟法。
模範法和失蠟法是製作青銅器的基本方法,基本都分為塑模、翻范、烘燒和澆注四個部分,不同的是,在製作紋飾較多、形制更為複雜的青銅器時,失蠟法比模範法更適合。
所謂的模範法是夏代已採用的合范鑄造法,一般採用石范和陶范鑄造工藝。
這種工藝是先用泥土塑出要鑄的器物實樣,表面雕刻出紋飾,即俗稱的模子,模子干後在其上用泥反覆地按壓成外范。
然後把模子颳去一層(當然,需要製作有銘文的青銅器的時候,模子上是會陽刻出銘文的)即成內范,內外范之間的距離就是所要鑄器物的厚度。
最後從澆灌孔注入青銅溶液,溶液冷卻,即可打碎內外范取出銅器。
通過模範法製作出來的青銅器一般都形制大,紋飾簡單、粗獷。
所謂的失蠟法,則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
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金屬溶液,便鑄成器物。
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從歷史記載我們可以知道,青銅具有熔點低,硬度高的特點,容易熔化和鑄造成型(但即使熔點低,溫度也會達到一千多度),在青銅器鑄造中,用來做制模的土應該是經過選擇的,採用的多是本地耐高溫的土,這樣的土在經受高溫後,會產生趨於陶器的特點,可以承受較高的溫度。
青銅器的分類、鑑定方法
青銅器(Bronze Ware)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誕生於人類文明時期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現,是一種世界性文明的象徵。最早的青銅器出現於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
厲害了古人:兩千五百年前的技術竟成了今天飛機發動機的關鍵
近期,《國家寶藏》這個節目火了,裡面介紹了許多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文物,有些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有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有些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而有些文物對現代的科學技術都有著深遠的意義。今天,小編...
雲紋銅禁——穿越2500年而來巧奪天工的失蠟工藝!
楚國為什麼敢問鼎中原,請看雲紋銅禁;楚國為什麼會一敗再敗,請看雲紋銅禁!作為河南博物館九大鎮院之寶之一,是春秋中期(公元前620年-前467年)青銅器。整體用失蠟法鑄就,工藝精湛複雜,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古代刀劍的裝飾工藝,簡直美呆了!
中國是世界刀劍製造業的鼻祖,當許多國家還處在原始部落石器時代的時候,中國的歐冶子、干將、莫邪等一大批能工巧匠就以其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製造出許多聞名千古的寶劍,如湛瀘、龍淵、太阿、純鈞、魚腸、巨...
他的隨葬物品多達七千餘件,眾多精品之中唯獨這件「舉世無雙」
1977年至1978年間,位於河南省西南部的丹江水庫水位下降,一座深藏在庫區下的千年古墓被沖開,大批的青銅器、玉器順水衝出丹江,裸露在丹江兩岸。消息傳開,河南省淅川縣考古隊聞訊趕來,在丹江口水庫...
湖北省博物館藏曾侯乙銅尊盤
【湖北省博物館藏曾侯乙銅尊盤】失蠟法鑄造,即先用蠟做模,模外做范,加熱烘烤使蠟模融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一個空殼,再將青銅溶液澆灌至空殼內,就可鑄成所需的器物。此件器物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最複...
古代青銅器的製作方法
中國古代銅器最初是使用自然銅,商代早期已能用火煉製銅錫合金的青銅器鑄製品。目前,中國古代青銅器已知的製作方法有主要以范鑄法居多,少量結構複雜、紋飾繁縟的青銅器,也用失蠟法、鑄合法、焊接法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