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聶璜在300多年前出的這本書,畫風竟然萌萌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故宮博物院出版的《清宮海錯圖》
康熙三十七年,錢塘人聶璜在雲遊各地,考察不同生態環境中各種水生物的習性後,將自己遊歷東南海濱所見過的魚、蝦、貝、蟹等現實和傳說中的水族繪圖成四冊,加以注釋點評,即成《海錯圖》。
作者聶璜的生平記載寥寥,僅知其字存庵,號閩客,浙江錢塘人,生卒年不詳,是位生物學愛好者,也是擅長工筆重彩博物畫的高手。
「海錯」一詞不是指海量的錯誤,「錯」為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出典於《尚書·禹貢》:「厥貢鹽公式,海物惟錯。
」「海錯」是我國古代對於海洋生物、海產品的總稱。
聶璜的《海錯圖》共有四冊,前三冊藏於故宮博物院,第四冊則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飛魚 清代聶璜《海錯圖》
翻遍了整本《海錯圖》也找不到任何有意將此書上呈皇帝的詞句,可知聶璜創作時沒有進獻謀名的功利之心,純粹出於自己對海洋生物的興趣。
帶魚 清代聶璜《海錯圖》
這本民間畫師創作的作品在完成後便沒了下落,直到雍正四年(1726年),此書才又重出江湖,副總管太監蘇培盛將其帶入了宮中,之後,乾隆、嘉慶、宣統等皇帝皆翻閱過這部圖譜。
乾隆很喜歡《海錯圖》,把這本書收錄進了自己編纂的《石渠寶笈續編》中,《石渠寶笈》及其《續編》是收錄清代皇室書畫珍品的大全。
乾隆還把《海錯圖》放在自己的居室里,沒事就愛翻一翻:「這本書滿足了朕對大海的想像!」
▼來一組圖集中感受下《海錯圖》內「清奇」的畫風
海和尚 清代聶璜《海錯圖》
這難道不是「龜丞相」的原型?
書中描述「海和尚」:「康熙二十八年,福寧州海上網的一大鱉,出其首,則人首也。
觀者驚怖,投之海。
此即海和尚也。
」
海豚:「看得出來聶璜已經盡力把我畫像了。
」
「海㹠」即現在的海豚,聶璜在書中表達了對海豚的懷疑,傳說中的海豚是豬形,聶璜卻發現海豚是魚形,他寫道:「海㹠如豬,殊難信書」,便向漁民請教,漁民告訴他,外表不像,只有內臟與豬相似。
人魚 清代聶璜《海錯圖》
可能是見過最丑的人魚了...聶璜:「畫成這樣怪我咯?」
魚虎 清代聶璜《海錯圖》
魚虎:「我凶不凶?別的魚都怕我!」
有一個人對《海錯圖》進行了分析考證,從現代生物學的角度揭秘畫中生物的真實身份,2016年的時候他出了一本《海錯圖筆記》,頗受讀者歡迎,今年又出了《海錯圖筆記·貳》,這讓《海錯圖》本身又吸引了一大波關注度。
「博物君」張辰亮
可能玩微博的都認識,此人就是張辰亮,微博帳號「博物雜誌」的運營人,粉絲已經突破800萬。
張辰亮《海錯圖筆記》 內頁
書內也很詳盡地描述了「怎麼吃」那些可食用海生物
張辰亮談及寫《海錯圖筆記》的初衷:「很多人會對這種古代畫作感興趣,看到這種帶有些志怪性、博物學性的畫作,就想知道它畫的是什麼,這麼好的一本書放那沒人解讀很可惜。
」
在距今300多年的清代,先人聶璜的實證態度是極為難得的,雖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他已經接近於如今生物學家的格局,且畫筆下的生物充滿想像力,文字批註也是妙趣橫生,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相關書籍一閱,可能會被萌倒。
本文作者: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