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虞弘墓石槨等近百件北朝文物亮相深圳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出土開皇十二年(592年)時期的虞弘墓石槨板及石棺床。

山西博物院供圖 攝

中新網太原6月10日電 (記者 胡健)深圳博物館聯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博物館舉辦的「平城·晉陽——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10日在深圳博物館開展,山西博物院藏品93件(組)參展,其中一級文物14件(組)。

此次展覽共展出北朝鎏金銀器、陶瓷器、石棺床、響銅器、陶俑等文物共計200餘件(組)。

本次展覽不僅是山西地區北朝文物精品的展示,更是這一時期兼收並蓄、包容創新文化的藝術再現,也是絲綢之路中西文明交流的重要見證。

此次展品中最為珍貴的是虞弘墓石槨板及石棺床。

1999年,太原市王郭村出土開皇十二年(592年)時期的虞弘墓。

虞弘是中亞魚國人,北齊時入華,掌管外國人入華事務,曾任職於北齊、北周和隋三個朝代。

59歲那年,卒于山西太原。

1981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的正始元年(504年)封和突墓狩獵紋波斯銀盤 山西博物院供圖 攝

墓室整體呈仿木構三開間歇山頂房屋,由漢白玉石製成,由底座、槨身、頂三部分組成,以及支撐石槨的石獅8件。

石槨內外皆雕刻並施彩繪,由50多個單體圖案組成,內容有宴飲、樂舞、射獵、家居、行旅等。

展現了墓主人不同的文化背景,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

此外,1981年出土于山西大同的正始元年(504年)封和突墓狩獵紋波斯銀盤也是此次展覽的一大亮點。

該盤內沿刻畫三道旋紋,盤面為狩獵圖,一位波斯貴族,絡腮長須,頭戴圓形帽,前部飾有九顆圓珠組成的一道邊飾,腦後飾波斯薩珊式飄帶,腕戴手鐲,頸飾項鍊,耳垂水滴型耳墜,雙手持矛,身處長滿蘆葦的沼澤,隻身與三頭野豬搏鬥。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是中國歷史上與南朝同時代的北方政權的總稱,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五個王朝。

山西在北朝文明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

西晉時拓跋鮮卑崛起,此後拓跋珪建立北魏,又遷都平城(今大同),逐鹿中原。

自此,平城作為北魏都城96年,京畿地區人口盛時達百萬,成為當時北方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和頗具影響力的國際都會。

北朝時期,絲綢之路上的中西文明交流日益繁榮,社會政治經歷了重大變革,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胡漢民族的衝突與融合是此時期文化藝術的顯著特徵。

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認為,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之後的北朝政治至北齊發展到鼎盛,成為隋唐制度的重要淵源。

山西作為北朝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其豐富的考古出土資料系統地展示了北魏至隋唐的文明演進。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描繪古絲路畫面,看看這一古墓石槨

1999年夏,太原市南郊王郭村,誕生了年度重大考古新發現——虞弘墓。這一發現被國家文物局定為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這是我國第一座經過科學發掘、有準確紀年並有著完整豐富中亞圖像資料的墓葬...

國家寶藏之山西博物院

《國寶檔案》的播出,使得我們了解了中國的很多文物的相關歷史,製作過程,當然對這些文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與認識,九大博物館推薦的珍品可以說是件件都是國家級文物。但是這次展出中對於我來說有個小小的遺憾,...

深博展出山西北朝文物 見證絲綢之路中西文明

6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當天,「平城晉陽——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展」在深圳博物館拉開大幕,此次展覽由深圳博物館聯合山西博物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山西出土北朝文物精品南下深圳

見證絲綢之路中西文明交流 北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包括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等五個王朝。山西在北朝文明進程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作為當時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這裡出土的文物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