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章丘相公牛推官南遺址竟與周朝貴族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歷史朝代歌中有「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年代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東周時代的濟南,人們會怎樣生活?這不在章丘就發掘了東周時期一大遺址——牛推官南遺址。

該遺址文化內涵豐富,截至目前,已清理東周時期灰坑120餘處,出土骨、角、石、陶、青銅等各類器物,有骨錐、骨簪、石刀、銅刀、銅鏃、陶盆、陶罐、陶鬲、紡輪、陶拍等。

相公街道辦文化站積極配合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區文物局,組織相公中學師生及當地群眾參與了活動。

區文物局李東燕局長與街道辦劉延春主任、文化站謝良水站長,在現場親切交流。

學生們井然有序地參觀牛推官南遺址

參與活動的師生零距離接觸出土文物

認真了解考古知識及濟南市考古現狀。

按耐不住內心的小激動,學生們也體驗一把考古發掘的樂趣。

在考古人員的指導下,體驗洛陽鏟。

有所觀,有所聞,有所思。

參觀遺址後,把心裡的感想對著山東電視台採訪的叔叔阿姨說一說。

一次內容新穎、內涵豐富的公眾考古活動結束了。

參與活動的學生不僅了解了我國文物保護法律法規,也現場體驗了考古發掘過程,收穫頗多。

希望公眾考古活動讓更多的人關心、關注、參與文物保護。


另:

章丘牛推官莊南發現重要東周手工業和祭祀遺址 等級較高

中國歷史朝代歌中有「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句,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年代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東周時代的濟南,人們會怎樣生活?在16日下午舉行的章丘牛推官南遺址公眾考古活動現場,記者跟著考古人員來了一趟東周之旅。

遺址出土的眾多文物和祭祀用品,充分說明級別較高。

在距今大約2500年前,人們在這裡忙著手工制陶,還用整牛、整豬祭祀。

陶器很齊全,骨簪盤頭髮,卜骨極罕見

  在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牛推官南遺址考古隊隊長何利眼裡,此次考古發現具有內涵豐富、時間段集中、人類活動密集、社會等級高等特點。

具體來說,截止到目前已經清理東周時期灰坑達120餘處,出土骨、角、石、陶、青銅等各類器物,有骨錐、骨簪、石刀、銅刀、銅鏃、陶盆、陶罐、陶鬲、紡輪、陶拍等。

  考古學上的灰坑,可能是當時埋藏東西的窖藏坑,也可能是垃圾坑,牛推官南遺址120餘處灰坑的詳細類別考古人員還將進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灰坑中出土的相對完整的陶器就有幾十件之多,陶器碎片更是數量眾多,其中比較大的圓形窖藏坑裡出土了類別完整的陶器,而且體形相對碩大。

此外,在由六個探方組成的600平米遺址發掘現場,已經清理了兩座窯址,窯址中不僅有陶器,還有用來制陶的陶拍等工具,可見此處應為當時的制陶手工業區,考慮到考古人員在遺址東側曾發現有房址,所以很可能當時這一聚落東邊是居住區,西邊是手工業生產區。

而從出土陶器的情況判斷,這個手工制陶區,應該是為社會等級較高的群體服務的。

何利表示,出土的眾多陶器碎片中,有的明顯帶有中原周王朝特點,有的則是山東地區東夷文化特點,兩者在同一遺址出現,對研究當時中原與東夷的文化碰撞和交流也有很大幫助。

  另外,遺址中還發現了三座祭祀坑,除了類別豐富的陶器,三座祭祀坑的其中兩座分別出土一架完整的豬骨架,另一座則出土一隻完整的牛骨架。

何利說,按照《禮記·曲禮下》記載:「凡祭……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

」這說明,古時祭奠用牛做祭品的情況,要麼是「天子」,要麼是諸侯或大夫身份的人,一般人是不能用牛做祭品的,因為牛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生產工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考古發掘還出土了一塊卜骨,何利說,卜骨主要出現在商代,西周也有,東周「禮崩樂壞」,祭祀和禮儀破壞得很嚴重,「所以東周卜骨極為罕見,據我所知,山東應該尚未發現過東周卜骨,所以,雖然這塊卜骨上只有燒灼的洞眼和裂紋,沒有文字,但依然十分珍貴。

」此外,此次發現的很多文物都可以讓我們想像東周時濟南人的生活形態,比如骨簪用來固定頭髮,石刀用來割菜或其他東西,陶盆陶罐不用說用來盛東西,銅鏃當然是用來射箭的。

「在室內進行的野外考古」,濟南首次

  牛推官南遺址的具體位置在章丘區相公街道辦事處牛推官莊南。

據了解,此次牛推官南遺址的考古發掘是為配合省道S102章丘繞城段工程建設而進行的。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在2016年3月份進行的調查勘探中就發現了這處遺址。

從2018年1月開始,考古人員正式開始對其進行考古發掘。

3月16日,在基本清理完120多個灰坑後,為了滿足公眾多元文化需求,讓文物活起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區文物局在牛推官南遺址舉行公眾考古活動。

何利表示,眼下正在發掘的遺址區域為600平方米,下一步除了繼續在這六個探方內仔細發掘,還將對周邊進行勘探。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告訴記者,這次牛推官南遺址考古發掘還創了個濟南考古的「第一」,「遺址是露天的,原本是野外考古,但我們在進行發掘前就搭起了棚子,從一開始就把野外考古變成了室內考古,這對於完整保護考古發掘獲得的歷史信息具有很大的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重慶姚家壩遺址發現商周遺存

新華網重慶12月23日電(記者張琴)重慶開縣姚家壩遺址近日考古發現一批重要的商周遺存,有灰坑、柱洞、灶、窯等遺蹟,是該區域早期制陶遺存的首次發現,出土了種類豐富的陶器。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考古...

毛家坪遺址將衝刺「國保」單位

光明網11-19 02:03顯示圖片 11月18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作為早期秦文化研究課題重點工作之一的2014年毛家坪遺址發掘暫時告一段落。本次發掘共清理墓葬18座,灰坑26個,車馬坑2座...

湖北隨州發現一處大型東周遺址

新華社武漢9月22日電(記者 王賢)湖北省隨州市文物保護部門近日在曾都區何店鎮附近發現了一處大型東周遺址。這處遺址主要包括房屋地基及灰坑,面積約6萬平方米,目前考古人員正在對其進行發掘。隨州市文...

五千年前的米家崖遺址 發現中國最早夯土建築

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刊登的一篇有關《揭示五千年前中國啤酒釀造配方》最新研究成果論文,使人們的視線投向「啤酒」出土地西安市灞橋區十里舖街道米家崖村。能享用上「啤酒」的5000年前的米家崖人...

山東昌樂發掘都北遺址

都北遺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朱劉街道辦事處都昌社區都北村東約700 米,遺址略呈橢圓形,東西長約500 米,南北寬約460 米,總面積約23 萬平方米。為做好濰(坊)日(日照)高速公路濱海連接...

安徽省懷寧縣孫家城遺址H29發掘簡報

內容摘要:【摘要】200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懷寧縣文物局在安徽省懷寧縣孫家城遺址發掘了西周早期大型灰坑H29,所出陶器群呈現商文化與本地文化相融合的特徵,對於探討東南地區西周早期殷遺民居...

蕭縣滕莊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中安在線-拂曉新聞網 「這些出土的文物清晰地展現了當時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俗,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4月24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蕭縣滕莊遺址考古現場負責人任一龍說。為配合S404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