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章丘東周遺址祭祀坑發現人牲遺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記者在章丘區相公街道辦事處牛推官莊南的東周遺址現場,看到考古人員正使用手鏟、毛刷等工具仔細地發掘遺蹟。

梁犇 攝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22日透露,在章丘區牛推官南東周遺址四座祭祀坑中新發掘出部分人骨,證明東周時齊國一帶仍存在人牲現象。

人牲是原始社會末期和奴隸制社會期間,祭祀祖先、神靈或自然界萬物殺戮活人作祭品的行為。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牛推官南遺址考古隊隊長何利介紹說,處於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東周,人牲已不盛行。

據史載,僅秦國、齊國尚有留存。

此次祭祀坑中發現人骨,證明東周時齊國存在人牲現象。

圖為考古人員將出土的陶片一件件編號登記。

梁犇 攝

圖為牛推官莊南遺址出土的陶器。

梁犇 攝

除部分人骨,四座祭祀坑中還出土了較為完整的兩架豬骨、一架牛骨。

何利認為,按《禮記》中「天子以犧牛,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判斷,當時此區域活動人群社會等級較高。

牛推官南遺址由六個探方組成,面積約600平方米。

濟南市考古研究所2018年1月正式對其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現已清理遺蹟130餘處,出土骨錐、石刀、陶盆、陶罐等各類器物。

圖為遺址中發現的祭祀坑,考古人員正在用毛刷對人骨進行處理。

梁犇 攝

圖為在祭祀坑中發現了較為完整的一架牛骨。

梁犇 攝

根據出土情況判斷,遺址為東周時期手工作坊區,由居住區和手工生產區兩部分組成,社會生產分工明確。

遺址出土的器物碎片兼有東夷文化、中原文化特點。

考古專家認為,對研究當時魯北地區社會生產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何利透露,該遺址還出土了兩片東周卜骨。

古人用於占卜的卜骨多出現在商代和西周,東周罕有。

「卜骨上只有燒灼的洞眼和裂紋,沒有文字,但仍然很珍貴」。

圖為牛推官南遺址發掘現場搭建了廠房式大棚,將露天考古改為室內。

梁犇 攝

為避免出土文物受冰霜、雨雪、日曬等自然因素影響,牛推官南遺址發掘現場搭建了廠房式大棚,將露天考古改為室內,更完整保護考古遺蹟中所包含的歷史信息。

( 梁犇 趙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陶寺北墓地為晉國「邦墓」

1月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臨汾舉辦的「兩周封國暨晉文化考古學術研討會」上,公布了2017年陶寺北墓地考古發掘取得的重大成果,確認陶寺北墓地的國屬和性質。

陳莊遺址出土大量文物 西周齊國考古獲突破

考古人員在「陳莊遺址」發現的馬坑考古人員在「陳莊遺址」挖掘出的銅簋底部銘文這是考古人員在「陳莊遺址」 挖掘出的瑪瑙珠(1月16日攝,拼版照片)。新華社記者范長國攝新華網2月5日報導 經過17個月...

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陝西傳媒網訊(陝西日報記者 郭青)4月12日下午,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寧夏青銅峽鴿子山遺址、貴州貴安新區牛坡洞洞穴遺址、湖北天門石家河遺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窯...

那些轟動全國的濟南考古

可以說,每一次的城市考古,都是一次歷史的穿越。古城濟南,地下埋藏著數千年的文明,還有眾多道不完的動人故事。20多年來,濟南市考古研究所作為歷史的發現者、城市記憶的喚醒者、文明的傳承者,在這片廣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