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據鍊表明:陶寺遺址或為堯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訊 (記者李佳霖 駐山西記者郭志清)6月18日,「山西·陶寺遺址發掘成果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介紹了陶寺遺址37年尤其是近10年的重大考古發現與部分研究成果。

他說,陶寺遺址由王宮、外郭城、下層貴族居住區、倉儲區、王族墓地(王陵)、觀象祭祀台、工官管理的手工業作坊區、庶民居住區構成,這初步揭示其為中國史前功能區劃最完備的都城。

王族墓地隨葬的陶鼓、鼉鼓、石磬等器物表明史上最早禮樂制度的形成。

遺址和墓地出土的銅鈴、環、蟾蜍等五件銅器構成中國史前時期最豐富的紅銅鑄造禮樂銅器群。

我國文獻記載,歷史中的堯帝是史前時期部落聯盟的首領,為「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定都平陽開創「禪讓制」先河,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曆法,並使邦族之間和睦相處,被後世儒家奉為明君典型。

王巍表示,一系列考古證據鍊表明,陶寺遺址在年代、地理位置、文化內涵、規模和等級以及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與堯都相當契合。

「雖然對於陶寺遺址的性質和功能的認識,學術界還存在一些分歧,但不容否定的事實是,堯都正在通過我們的考古發掘和研究,走出傳說時代,逐漸向信史轉變。

」他說。

據了解,陶寺遺址位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興建與使用的時代為距今4300年至4000年。

目前發掘面積約8000平方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驚現最早國都遺蹟 竟比華夏文明提前300年

5月29日消息,考古驚現最早國都遺蹟,竟比華夏文明提前300年。考古遺蹟的發掘給我展示了璀璨的文明時代,尤其是一些神秘的考古遺蹟更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最令人震驚的考古遺蹟陶寺...

陶寺遺址考古成果發布 帝堯都城走出傳說時代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徐婷):堯到底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還是確有其人,其都城在哪裡?中國社科院和山西省政府最近聯合發布考古成果,稱一系列考古證據證明,已有4300年歷史的山西臨汾陶寺遺址,很可能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