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們挖土回來的第101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偏遠的農村、幽靜的茶山

四個多月前忽然來了13名廈大師生

他們放棄廈門大學的優渥生活

前來此處丈量土地,日復一日,掘地三尺

「他們來挖土」

「他們來尋寶」

「他們來探險」

「他們來體驗生活」

……

「我們是來考古的!」

廈大師生此番造訪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下面我們進入這一期的

《走近科學——葫蘆山的廈大考古隊》

已非風餐露宿,仍需幕天席地

葫蘆山遺址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鎮西郊村,是一處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周代的重要遺址,上世紀90年代初福建省博物館曾在此做過前後三次發掘,2014-2015年由福建博物院和廈門大學考古學專業聯合對其進行再次發掘,並於2014年建立起了葫蘆山遺址考古實習點,相較於20多年前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考古實習點建立後,基本設施完善,人員配備齊整。

2016年,福建博物院和廈門大學考古學專業再度於此進行聯合考古發掘。

考古勘探的主要工具是探鏟(江湖人稱:洛陽鏟),廈大考古隊在西郊村的山上打探鏟,通過探鏟帶上來的土質、土色、包含物來判斷遺蹟的有無與分布情況。

如果有準備吃土的少年們,想要了解什麼土色的外焦里嫩、什麼土質的土肥而不膩、什麼包含物的土每一口都有驚喜,請諮詢考古隊的隊員們。

考古隊員們在使用探鏟打探洞、查看土質土色

除了探鏟,考古工作最常用的工具是手鏟,田野考古的基本功也是在4m*4m的探方發掘區內使用手鏟反覆刮面、辨識土質土色,找尋新露頭的遺蹟。

這看似重複單調的工作卻總有新情況層出不窮,每一天的發掘都是對腦力和體力的極大考驗。

付琳老師在指導同學們進行發掘

隊員們以天為幕、以地為席,有人上工第一天手上就磨出了水泡,有人三天曬到脫皮,有人不到一周手上就起了繭子,有人小半個月就跪破了牛仔褲……儘管如此,在考古隊員的身上我們卻看到汗水化成彩虹,疲累換做笑容。

發掘結束後,實習同學們與自己人生中第一個探方的親密合照

絕非盜寶分子,吾輩考古青年

隨著《盜墓筆記》和《尋龍訣》等盜墓題材文藝作品的風靡和一些媒體鼓吹「考古和盜墓是一對正邪兄弟、二者都在用心發掘地下歷史」之類的錯誤觀點,盜墓一詞成為考古人的身邊陰魂不散的夢魘。

考古絕不是盜墓!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考古

盜墓

主體

經過專業訓練的考古工作者

長得好看

只貪圖經濟利益的盜墓賊

長得丑

客體

墓葬、房址、古聚落、窯址、城址、石窟寺……

墓葬內有經濟價值的隨葬品

時間

光天化日之下

月黑風高之時

技術

高精尖的科技設備,還原歷史場景

簡陋的破壞性工具,攫取先人遺物

結果

整理資料,撰寫報告

科學研究,文化傳承

分贓不均,內鬥不止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2016年福建博物院和廈門大學葫蘆山考古隊的隊員們秉持著學習的精神、科學的精神、樂觀的精神、合作的精神和負責的精神進行考古發掘。

福建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羊澤林副所長、福建省文保中心的常浩副主任、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的華鋒林館長、南平市博物館的王世亮館長等前輩學者都曾到葫蘆山遺址視察工作並舉辦講座,對發掘工作提供寶貴建議。

福建省文保中心常浩副主任為考古隊員做講座

考古學是根據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實物以研究古代人類、古代社會歷史的一門科學,田野考古不僅僅是按照地層學的規律發掘地下的遺存,還需要配合測繪、拍照等一系列科學方法,閱讀和品味這本無字地書,再現當時人們的生活圖景。

考古隊員使用航拍器對遺址進行航空攝影

雖非時光倒流,仍是一場「穿越」

考古隊員們雖然翻開了這本無字地書,但總歸是不可能讓時光倒流,回到遺址所在的數千年之前,但對於他們而言,卻仿佛回到了大半個世紀前的鄉村生活,經歷了一次人生的穿越。

葫蘆山遺址的工作時間是朝七晚六,上工的行頭是「頭戴草帽、身挎布包、解放鞋兒腳上套」,工作時人人 「發掘日當午,汗滴鏟下土」,這與中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艱苦樸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無異。

考古隊員們走在上工的路上

這場「穿越」不僅僅是辛苦的,更是幸福的。

在西郊村的駐地,考古隊伴著雞鳴狗吠而起,枕著蛙聲和溪水涓涓之聲而睡;平時可以吃到燒柴火的灶台烹飪出的美味,也體驗了一把集體動手包餃子的樂趣;更妙的是,晴天的傍晚上天台看晚霞如火,雨天的清晨往窗外眺山巒隱沒。

隊員們不僅僅尋覓著歷史的線索,更皈依了自然的家園。

並非驚心動魄,只運巧手匠心

博物館裡的文物總是隔著一層厚厚的玻璃,讓觀眾們「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如果它們通過你的雙手重見天日,你是否會激動不已?如果它們安靜的躺在你的手心裡,是否會心驚肉跳呢?

考古隊員在用刷子小心地清理遺物

考古隊員們每天都要從容不迫地接觸到文物,在上交給國家之前,他們要對文物進行清理、修復、繪圖、拍照等一系列工作。

前些日子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文物「復活術」從閒人勿進的「手術台」走向了公眾的視野,也走近了考古隊員的生活之中。

碎落在土裡的陶片仍能在隊員們的手中化腐朽為神奇,通過比對、拼接、粘合,最終恢復文物原貌,為未來的歷史研究和陳設欣賞做必要的準備。

考古隊員在修復文物

實非風風火火,亦是瀟瀟洒灑

以你不可能

知道的方法

在不可計數的元素之中

攪動記憶

血跡永存

謊言將曝光

密碼被破解

懷疑與慾望暴露於光線中

——辛波斯卡《考古學》

考古人素來不諳於站在歷史的舞台中央,而是習慣了默默在幕後守住自己的本職,一鏟一鏟發掘歷史的真相,一筆一筆勾勒時間的輪廓。

2013級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同學們萬萬沒想到,進入廈門大學學習的第1000天都會是在葫蘆山遺址上度過的,沒有熱熱鬧鬧的聚餐慶祝,沒有嘻嘻哈哈的徹夜長談,就只是在探方內平平淡淡的做好發掘工作。

即便是勞動節和端午節,隊員們也都是如此度過的。

魯迅先生有言「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考古人在很大情況下則是把古人所見過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的悲劇再一次給今人看——打撈一艘觸礁而沉的船隻、清理一座淚水斑駁的棺木、探明一座人走茶涼的城市、還原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重現一次猝不及防的災難……考古人似乎是揭開更深層悲劇、尋覓隱匿其中的力量以對抗時間予人的無力感的一群人,時間在種種悲劇上划下深深淺淺的痕跡,都離不開他們不悲不喜的抽絲剝繭後再度呈現。

在山水之中、蒼茫天地間,留下廈大考古人最瀟洒的身影。

海子曾寫道「詩人,你是提水的女人,是紅陶黑陶」。

這群考古人,何嘗不是以地為紙、以鏟為筆寫下燦爛詩篇的詩人?

廈門大學

鳴謝:廈門大學2013級考古隊師生

文:張藝璇

圖:2013級考古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毛家坪的深度

□汪彤在毛家坪見到梁雲的那天,是在一個艷陽天。他步伐蹣跚,曬成古銅色的臉上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鏡片在耀眼的陽光下反射著亮光。作為早期秦文化聯合考古隊領隊,梁雲帶領著由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

告訴你,廈大有一個很牛的專業

Holy High !近日,被稱為「中國考古界奧斯卡」的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有三項是由廈大歷史系考古學專業系友負責或主要參與。《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揭曉,廈大人...

千古行業:盜墓與考古

《鬼吹燈》和《盜墓筆記》兩本小說的流行,掀起了廣大吃瓜群眾探討盜墓這一行業的熱潮,而這兩部小說改編而來的各路影視作品更是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主要談資。實事求是的說,盜墓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千古行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