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古國文明復興的曙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人類迄今走過長達數百萬年的歷程,文明的出現所占不過6000年,可以說文明或國家是人類文化發展到較高階段的產物。
放眼全球,文化底蘊最深厚的首先是舉世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
四大文明古國之外,還有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古瑪雅等重要的古代文明。
回顧歷史,人類社會的每一次發展進步,都是人類文明價值的凸顯,古國文明責任的擔當,同時也成就了閃爍文明之光的偉大國家。
(一)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全球視野
全世界經歷了近代以來文化遺產難以數計的劫難之後,人類文明開始自覺向更高領域邁進,注重保護文化遺產、珍惜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逐漸成為21世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全人類的共識。
實際上,目前對於古國文明保護與傳承的另一方面威脅,甚至可以說更大的威脅,來自於發展理念方面的衝突。
人們在現實中所看到的是,全球化的發展創造著更多的消費者,但是也威脅著不同國度的傳統文化。
致使一些生活尚不富裕的人們,寧可把不多的收入用來購買無用的奢侈品,而不願意走進圖書館、博物館和購買對於他們改善生活狀況更有益處的書籍。
每當看到悠久燦爛的文化遺產與「用過就扔」的快餐文化同處一地,就特別感受到進行古國文明保護和尊重文化多樣性的緊迫性,也說明讓每一個文明古國都有權力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因此,如今文明古國面對的不僅是領土安全,還有更為重要的文化安全。
縱觀人類歷史,完全因為戰亂或自然災害而滅亡的民族幾乎沒有,但是因為本民族文化被其他文化覆蓋而消失的民族則比比皆是。
伴隨經濟全球化日益加速,世界各國固有的生產與生活方式,朝著同質化的方向發展,受民族傳統的影響越來越小。
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是幾千年或更長時間積累的結果,要將世界上各民族長期形成的多姿多彩、千差萬別的文化變成單一的文化,後果不堪設想。
龔自珍在《古史鉤沉論》中曾說:「欲滅其國,必先滅其史。
」其中也包含了對文化戰爭的警惕。
一個民族真正的危機是文化的危機。
一個民族如果其傳統文化消失,它的民族本體也就不復存在,這就是人類文化的尊嚴和重大價值所在。
今天,保護和珍視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呵護和傳承文化遺產,使之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不僅是當代人類肩負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文明古國對於未來必須擔當的一項神聖使命。
這種責任折射出古國文明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
事實上,文化遺產保護與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狀態息息相關,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保護人類共同的物質與精神財富,也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多地表現出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中國正在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文化遺產事業,越來越有力地推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發展。
文化遺產不可替代,尊重歷史就是對未來負責。
對歷史的遺忘意味著割裂傳統、割裂文明,掩蓋和歪曲歷史更是對文明的背叛。
歷史決不會隨時間推移改變原有的記錄,歷史的結論決不容許恣意篡改。
在新的時代、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古國文明保護,必須有高度的文化自覺,要對自己的文明及其發展有清醒的認識和把握,對別國的文明及其發展有尊重的態度和關注,要達到這樣的文化自覺,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有全球視野。
(二)優秀文化成果輸出多,世界文化影響力就大
2013年,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
「一帶一路」以連接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古城的線路網絡,形成了世界上最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寶庫,在歷史上為世界偉大文明的興起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了有效保護「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必須通過多領域合作,強化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堅持「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生活延續性」原則,通過政策、技術、研究、教育等綜合手段,在充分保護的基礎上,通過對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能更充分地發揮文化遺產價值,實現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當代,惠及廣大民眾。
幾年間,習近平主席的足跡遍布亞、歐、美、非四大洲,每到一地,均以對中西文化的熟悉和了解,以富有親和力的自信和謙遜風度,展現出當代中國面向世界的平等心態。
這種平等心態,來自中華文明強大而獨特的吸引力。
「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
」中國聲音響徹國際社會。
而世界所看到的,也是這樣一個為人類共同夢想而奔走的中國國家領導人。
國際社會越來越深刻認識到,世界的發展離不開中國,中國的開放有利於世界。
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以良好的發展態勢和不斷擴大的開放姿態,成為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源,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
「一帶一路」作為新時期文明發展的支撐戰略,就不僅是一個經濟貿易的問題,也包含著深層次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的問題,不僅是中國文化復興中藉助傳統概念和歷史資源,也是文明古國,乃至整個人類文化復興和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因此,應該充分利用現有文化交流機制的同時,積極創新合作機制。
文明古國之間可以通過適時舉辦世界古代文明保護高峰論壇,搭建起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平台。
使來自古代文明發祥地各國的博物館館長、知名文化學者、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以及政府文化官員和國際組織代表,從保護古國文明的物質文化載體和非物質文化載體入手,深入研討世界古國文明保護議題,再擴大到整個文化層面,相互深入了解,擴展交流內容,提升交往層次,再逐步提高文明古國間的交往規格,並通過文明古國的和平倡議,發出保護古國文明的共同呼籲,使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合作深度不斷延伸,合作效果不斷顯現。
文明古國之間可以通過舉辦古國文明保護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從戰略性發展視角,研究和探討在當今國際環境下,世界文明古國文化遺產在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就世界文明發展形勢中出現的機遇與挑戰進行探討,推動古國文明在當今人類發展中發揮持久作用。
同時加深文明古國之間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文化交流,加深文明古國相互間的了解與認識,並就國際文化領域的熱點問題發表共同看法,尋求解決之道,在解決文化與文明衝突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國際上發出文明古國的共同聲音。
今天,文明古國要真正走向世界,就必須在國際上有更強的號召力。
文明古國之間可以通過共同舉辦古國文明聯合展覽,集中展示各國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和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成果,使全世界看到文明古國的文化魅力,感受到文明古國的文化震撼。
總之,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擴大文明古國間各個層次、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讓世界進一步了解中國和其他文明古國的輝煌文明,了解中國和其他文明古國的文化狀況,了解中國和其他文明古國的發展訴求,使之成為提升中華文明和其他古國文明文化影響力的一次次重要行動。
總體來說,文明古國如何走向復興,古老文明如何貢獻世界,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但是文明古國提升世界文化影響力的核心要素,則是形成真正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優秀文化成果。
因為就一般規律而言,只有優秀文化成果才具備強大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在世界上拿不出真正優秀的文化成果,文化影響力就缺乏載體,甚至無從談起。
因此,要提升文明古國的世界影響力,既要做好頂層設計,又要扎紮實實推出那些能夠被世界廣泛認可的優秀文化成果。
當下,優秀文化成果不夠多,正是文明古國文化影響力不夠大的現實瓶頸。
這就要求文明古國集中精力向世界推出獨具特色的文化成果和真理表達。
(三)故宮是特殊文化遺存,濃縮和代表著國家文化精華
中國是具有悠久傳統的文明古國,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經歷了5000多年歷史變遷,且始終一脈相承。
要努力從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累積的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延續文化基因,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
中華民族綿延不斷的歷史文化在故宮博物院的各類文物藏品里,均能得到充分的印證。
紫禁城有豐富的文物收藏,這些文物所體現的是中國藝術的最高水平。
例如建築藝術體現中國傳統磚木結構的鮮明特點,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磚石結構建築;繪畫藝術往往表現人們內心世界而具有民族特色,不同於西方的油畫;書法藝術作為深奧的藝術形式,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瓷器、琺瑯器等製造技術,玉雕、木雕、石雕等雕刻藝術,體現東方文化的審美特點;戲劇和音樂也都達到了很高的民族文化藝術境界。
故宮是特殊的文化遺存,濃縮和代表著國家的文化精華,因而故宮文化題材的紀錄片很容易被上升到建構國家形象的高度。
尤其是在中國紀錄片進入全球化運營的今天,國家文化的自信是片中的含義。
從《故宮》到《故宮100》,再到《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視覺語言對國家形象的傳播起到更加積極的效果。
《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文物修復團隊精心、專注的表現,既體現出對文化遺產保護職業的自信,更體現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自信。
故宮文化題材紀錄片通過視覺形式上的精緻,以及主人公價值觀念的闡釋,將中華文明的博大和精深向更為廣泛的世界展現,表現出敞開胸襟、擁抱世界的文化姿態,更多的人因此重新認識了故宮的魅力。
故宮博物院與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在天津國際郵輪母港的「海洋贊禮號」上實現了首次合作。
在該遊輪上,故宮博物院舉辦了專題講座、文化創意產品展示等活動,讓故宮文化走出紫禁城、走向海上絲綢之路,以一種全新的渠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2015年金秋時節,由故宮博物院主辦的「紫禁城論壇」隆重開幕,33位國內外著名博物館館長及來賓相聚紫禁城,共同關注「博物館的傳統職能及未來使命」這一命題,旨在解答當下博物館發展中的難題,尋求繁榮發展之道。
會議通過的《紫禁城宣言》,明確了當下博物館使命及實現使命的途徑,形成全球博物館界未來發展的共同行動綱領。
宣言指出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特徵,共存與和諧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博物館的未來使命將是「和諧互動、共享文化」,以文明對話為橋樑,增進跨國界合作、跨區域互動、跨文化交流以及跨種族理解。
目前,中國已經在亞洲、歐洲、非洲建立了25個中國文化中心。
中國文化中心希望藉助故宮博物院的豐富文化資源,開展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公眾教育普及項目。
故宮博物院除了文物和展覽資源外,還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專家資源和文化創意產品資源。
涉及博物館業務的培訓資源也在界內享有盛名。
故宮博物院的公眾教育項目因輕鬆活潑、普及性、參與性強,以及場地限制少等優勢,更易於在海外文化中心推廣,也容易為普通公眾所接受。
可有效增加中國文化中心在當地的影響力,吸引更多公眾走進文化中心、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四) 「文化復興」正是文明古國重拾文化自信的大好時機
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主席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講話,深刻闡發了世界文明傳播發展的規律。
第一,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
「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發生髮展的規律。
世界萬物萬事總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的,如果萬物萬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發展、世界的進步也就停止了。
第二,尊重各國各民族文明。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
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
第三,正確進行文明學習借鑑。
任何一種文明,不管它產生於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
這是文明傳播和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
今天,不少國家提出「文化復興」的口號。
但是,實際上能夠提出文化復興的國家,我認為需要具備三個前提,一是只有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只有自身文明曾經繁榮昌盛過的國家,才有資格提出文化復興的目標。
二是只有這些國家在文化傳承和發展進程中,遭遇種種挑戰而面臨危機,承受艱難困苦而始終不曾放棄夢想的國家,才有必要確定文化復興的目標。
三是只有這些國家今天需要找准文化發展的方向和動力,才有能力實現文化復興的目標。
唯有真正偉大的民族,才不會在苦難中沉淪,反而會從苦難中奮起。
為此,文明古國應該深入研究自己的歷史,科學地探索文明的起源和它的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更加尊重自己的歷史文化。
文明古國作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重要力量,作為拉動世界發展的有生力量,再次被推向時代前沿,具有廣泛的地區和全球影響。
當前,文明古國都面臨實現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偉大夢想,需要攜手努力,共同進步,為實現共同利益和未來發展而努力,以合作與發展造福國際社會,為全人類的福祉與進步作出貢獻。
一位阿拉伯詩人曾說:「當你面向太陽的時候,你定會看到自己的希望。
」文明古國蘊含希望,要在追求對話和發展的道路上尋找希望。
文明古國提出的全球發展方案,以推動人類社會整體進步為目標,回應了全球發展事業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也有助於幫助世界各國找到解決困擾自身種種問題的鑰匙,這也正是重拾文化自信的大好時機。
必須建立起一種新的世界觀,站在全人類新文明的高度來審視所面臨的任務。
一個嶄新的世界文明將在文明古國的呼籲中誕生。
重要的是,沒有文化的民族,是沒有靈魂的民族。
無論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若想得到尊重,固然離不開經濟、科技、軍事的硬實力,但是更離不開文化的軟實力。
因此,國家與國家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對話、交流、溝通,應以全球大局為重,從共同利害抉擇中求同存異,幫助人類重視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營造一個共享文明福祉的新世界。
(本文全文刊發於《紫禁城》雜誌2016年10月特刊:《文明古國的復興之路》)
文化遺產的兩個當代考題
自2005年設立「文化遺產日」以來,我國的遺產保護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國家保護、公眾認知、社會參與的保護理念日益增強。從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700多歲的「院校合作」,讓中華優秀文化遺產「活」起來
當600多歲的故宮和120多歲的百年老校相遇,會產生怎樣的奇妙反應?25日,上海交通大學與故宮博物院在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要讓更多中華優秀文化遺產真正「活」起來。受聘成為上海交大兼職教授的故...
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故宮召開
本報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賴睿)由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文化部、新華通訊社、國家文物局支持的「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拉開序幕。本次論壇為期兩天,來自...
《太和宣言》呼籲傳承古老文明
本報訊(記者 王岩)「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日前在故宮閉幕。為期兩天的論壇活動期間,來自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這3個國際組織,以及中國、埃及、希臘...
推動文化遺產領域交流 促進世界古代文明保護
「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是為了在當今國際環境下研究和探討世界文明古國文化遺產保護問題,促進文化遺產領域同仁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世界古代文明在當今人類社會發展中發揮持久作用的論壇。
賀雲翱:「新常態」下對中國文化遺產事業的地位認知
——讀習近平同志系列講話有感作者: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 賀雲翱內容提要:十八大以來,中國逐步進入發展「新常態」,在此進程中,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遺產事業。從習近平同志一系...
「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代表發言摘要
10月20日下午,出席「2016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的代表們經過協商,共同發起並簽署了《太和宣言》。中外專家在論壇中討論如何保護古代文明。史蒂芬諾·德·卡羅 (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總幹事...
印度希臘伊拉克等文明古國文博專家在北京呼籲加強追討「流失文物」
中新網北京10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來自印度、伊朗、伊拉克、希臘、埃及等國的文博專家不約而同在20日的北京「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上呼籲,加強國際組織合作,追討各文明古國的「流失文物」。伊拉...
「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在北京召開
「我們眾多文明古國,都有著文物流失國外的歷史,衷心希望能夠通過文明古國集體的力量,使這些漂泊異國的文物能夠早日回家。」——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由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主辦的「世界古...
8大文明古國專家聚首故宮 助推人類文明可持續傳承
中國網10月21日訊 10月19日-20日,「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來自國際文物保護與修復研究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3個國際組織,以及中國、埃及、希臘、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