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事:我在成都挖文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當蜀人的先祖在不斷的嘗試中終於打磨成功第一塊粗糙的石刀時,他們所在的位置離現在的成都並不遙遠。

古蜀開明王朝構築城池後,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至今,城址未易。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也並不多見。

成都人何其有幸。

在這座城市的下方,積聚著4500年的更迭,當下與歷史之間,只隔著一層薄薄的黃土,而考古, 就是撥開土層,拼湊碎片,為城市立傳, 為今人尋根。

成都的考古工作起步較晚,1984年前,當時作為博物館部門的文物管理處主要從事一些零散文物的收集工作。

從1984年博物館設立考古隊後才開始配合基建逐步發展,1992年進入真正的快速騰飛階段。

1992年,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三隊的主任謝濤從四川大學考古專業畢業並分到考古隊工作。

此後的20餘年裡,謝濤是成都考古發展的見證者、參與者,他帶領發掘的項目不下百個, 其中不乏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其出土文物為成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的老官山漢墓和後蜀宋王趙廷隱墓等重大項目,成為成都考古界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畫面右一為謝濤


江南館街:「地下的東西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它會給你一個什麼樣的驚喜。

1997年,成都市中心最繁華地帶的一座商場修建過程中,發現了一條由西向東延伸的唐代的排水渠,然而,由於處於鬧市區,有街道阻斷,發掘工作不得不擱置。

直到2007年才得以繼續。

在這裡,發掘出了唐代至宋代典型的器物,如灰、褐色的青瓷器,以及採用釉下彩來裝飾的玩偶人俑等,都是具有當時邛窯鼎盛時期的特徵。

更重要的是,在這些物品所屬的斷層層面,還發掘出了排水溝、天井、以及4條交錯縱橫數十餘米的鋪磚街道。

這些發現讓考古隊激動不已。

根據史料記載,這塊區域是唐宋時期有名的廟會和集市所在地。

結合這些遺蹟和器物,可以推測這裡應該是一處餐飲場所。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譽稱「揚一益二」,這處遺址正是繁榮發達的唐宋成都城重要的實物見證。

文保工作人員對遺址內數萬塊路面磚頭一一編號,逐個記錄圖像、尺寸、材質、病害等信息。

還對遺址的溫度、濕度、土壤含鹽量、光照、紫外線等數據進行常年不間斷的監測,每15分鐘提取一組數據。

與此同時,謝濤立刻申請對其進行原址保護,在市政府與開發商的共同努力下,這塊遺蹟最終得以倖存,並獲得了200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稱號。

如今,就在商場門前廣場鋪著大片玻璃地面,來往的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下1200平米的街道遺址。

現代鬧市的喧譁之下,就是曾經的唐宋繁華。

老官山漢墓:「不是每個情況都有先例可借鑑,在摸索中解決問題。

2013年,謝濤主持發掘的老官山漢墓出土了大量文物,有極可能是扁鵲醫書傳承的竹製醫簡、暗藏著針灸起源秘密的經穴漆人等珍貴文物。

而四部西漢蜀錦提花織機,更填補了世界織造業的空白,證明了四川在兩漢時期就具有高度發達的紡織技術和極為龐大的紡織業規模。

「錦官城」的美名、《蜀都賦》中「百室離房,機杼相和,貝錦斐成,濯色江波」的壯觀,終於不再是「紙上談兵」。

這批文物能夠保存下來,要得益於墓葬所採用的楚地葬俗,在外層敷有厚厚的白膏泥,既阻擋了地下水的滲入, 也阻斷了微生物的入侵,使館內環境保持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讓極易分解的木頭未曾腐爛。

隨著數千年時光流逝,木頭早已被滲透,一碰就會粉碎。

已經暴露在空氣中的織機多耽擱一刻就多一刻傷害,而誰也不知道怎樣才能完整取出,這讓考古隊十分焦慮。


經過了多種材質的嘗試和失敗後, 他們最終選擇用柔軟的泡沫填充在織機縱橫交錯的結構間,讓不堪一觸的纖細木條得以支撐。

在外層,同樣用泡沫包裹,再穿過繩子束縛,底下再穿板,整整用了兩天時間,才最終將之完整取出。

現在,老官山漢墓的文物就在成都博物館展出,作為成博的鎮館之寶,備受成都市民和外地遊客的關注和喜愛。

現代考古:「傳統手段與科學技術並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各種高科技手段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於分析研究中,讓出土文物的信息能夠被更全面地提取。

碳14斷代,熱釋光檢測,金相分析, 微量元素檢測,以及利用遙感衛星技術的檢測等等,精確且更加具有針對性。

因而如今的考古分析研究也劃分了很多不同的方向,專攻植物的、專攻動物的、專攻人物的……整合起來,就可以復原當時的自然環境以及人類生活的情況,大大提升了對文物及遺址的研究水平。


一生一事:「每一個墓葬都獨一無二,觸摸古人的生活,是浪漫的事。

謝濤在這行已經20餘年了。

現在的考古工作大部分是搶救性發掘,主動發掘比較少,但也有,比如新津寶墩古城。

經過前期的研究和調查分析認為有較大學術價值和前瞻性的遺址,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方可進行,發掘範圍雖只有幾百平米,但一年一年,也能夠把想研究的研究明白。

從這些遺存中去觸摸想像古人的生活,於他而言是浪漫的事。

每座墓葬都是其人一生的歸宿,每一個都獨一無二。

老官山織機的主人,是位50歲左右的女性,她陪葬的織機和織工模型,採取的楚地葬俗,嚴重變形的髖骨,都證明她可能是一位紡織作坊的女主人。

能夠擁有一座蜀錦作坊,她的一生該是多麼精彩的故事。


「成都已發掘的漢墓約有上萬座, 即使相鄰的墓葬,也完全不一樣,每個遺址,每個墓主經歷不同,隨葬品就不一樣,每間房子,每個鍋碗瓢盆,永遠都有新鮮感,永遠不知道會發現什麼。

編輯:曉余

來源:文博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