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成都的「遺產」你了解多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獨特的印記

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

數千年的古蜀文明賦予了成都獨特的魅力

最近幾十年

成都地區的考古成果不斷揭開著歷史的謎團

寶墩古城遺址航拍圖

今天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成都幾大國有博物館都可以免費參觀

大家都去看了嗎?

《考古成都——新世紀成都地區考古成果展》

於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開展

一大波成都的「寶物」

就這樣來到你身邊啦!

你對這些寶貝,了解多少呢?

商業街船棺葬出土的漆床

長約327、寬約143厘米

是同時期中國出土最大、最完整的漆床

這還是它第一次對外展出

大邑高山古城遺址保存

成都平原發現的最早的人骨

飛虎村船棺葬出土的「成都」矛

是目前發現的成都平原最早有「成都」銘文的器物

大量珍貴文物

將帶領觀眾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不得不看哦!

同時,中國考古學界一次大規模、開放式、國際性的學術大會「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也即將在成都舉辦。

本次展覽將首次集中展示成都商業街船棺葬、老官山漢墓、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等21世紀以來成都地區重要考古遺址出土的300多件/套文物,從考古發現到出土文物的文化內涵解讀,再到文物修復背後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呈現,帶領觀眾了解考古發現背後的故事,更深入認識成都悠久的歷史文化。

80年代十二橋古蜀遺址和三星堆遺址發現

90年代寶墩古城遺址的發現

2001年金沙遺址的發現

一個波瀾壯闊的古蜀文明

從起源走向繁榮的過程呈現出來

成都地下從來不乏寶貝

唐宋街坊遺址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早在唐宋時期,成都地標之一的春熙路就已經車水馬龍、比肩繼踵。

5月31日,春熙路旁,城守街一處考古工地面貌逐漸清晰,街道縱橫交錯、排水系統「盤根錯節」,這與兩百多米外的成都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風格頗為相似。

排水溝與之前發現的唐宋街坊相連

江南館街唐宋街坊遺址曾因唐宋時期古城街道、房址和完備地下排水系統獲得「200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稱號,而此次發掘的街坊遺址從晚唐五代一直延續到了南宋早中期,同樣屬於富春坊一帶的商業中心。

出土器物,或為「香爐」

也就是傳說中,唐玄宗夢遊成都買酒喝的地方,它對於復原古代成都城市面貌、了解它的建築方式、分析城市功能分區都有重要的意義。

江南館街唐宋時期街坊遺址,充分反映了唐宋時期成都已具有很高的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水平。

保存較為完好的道路,寬約1.45米

此外,江南館街唐宋時期街坊遺址發現縱橫交錯長達數十米的鋪磚街道,在中國城市考古史上十分罕見,在現代化都市中心發現如此大規模的唐宋時期重要遺存堪稱獨一無二。

寶墩遺址新發現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寶墩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進展,新發現距今約4500年至4200年間古蜀先民修築的城牆、房址、道路、水溝等遺蹟。

寶墩遺址位於成都市新津縣新平鎮(原龍馬鄉)寶墩村,是三星堆文明崛起和誕生的重要基礎,也是長江流域發現的規模第二大的史前城址,僅次於長江下游的良渚古城遺址。

寶墩遺址考古挖掘現場

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新津縣文管所等單位,對寶墩遺址進行了勘探和發掘,發現豐富的寶墩文化時期遺存,包括古蜀先民修築的城牆牆基、房址、道路、水溝、墓葬、倉庫等。

「我們發現一處規模較大的牆基,牆基里有古蜀先民用來加固的鵝卵石和陶片。

大型遺蹟除城牆外,還發現一條土路、一條水溝遺蹟。

發現大房子的考古區域

土路現存最寬處3米左右,可分為兩層,下層為紅褐色粉砂,上層為黃褐色粉砂,上層局部保留有一層鵝卵石。

水溝現存最深處約1.2米,可能為古蜀先民的引水取水之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現場發掘人員唐淼說。

寶墩遺址工作站站長何錕宇認為,本次發掘對解讀長江上游文明起源,進一步探索古蜀社會複雜化程度及古蜀文明發生演進過程有重要價值。

高山古城遺址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古蜀先民顯然有著這樣的豪情。

4000多年前,高山古城擺起了宴席,古蜀人在這裡大口吃肉;4000多年後,這些吃剩的骨頭在灰坑裡被考古專家清理了出來。

空中鳥瞰高山古城遺址發掘現場全貌

2015年,隨著成都市大邑縣高山古城遺址發掘工作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存證明,這個面積約34.4萬平方米的古城中,曾住著一群古蜀先民,然而,能夠準確找到這群先民的坐標,竟是「古城埂」這個小地名,至今保留的城牆遺址,將這個平面形狀如同梯形一樣的城市挖了出來。

出土的陶器紋飾精美

古蜀先民們吃什麼呢?在生活區域的發掘中,為我們提供了線索。

其中有一處堆滿陶器的灰坑,被考古隊員們稱為「宴饗坑」,即先民舉行聚餐儀式的場所。

這裡出土了幾種動物的骸骨:豬的頭骨、狗的肋骨還有魚鰓骨。

「這能夠說明,當時先民已經將這幾種動物馴化,並作為食物。

明代宦官墓群

2014年3月,地鐵施工的工人在此挖出了一塊彩色墓磚,43座明代宦官墓葬出現在考古隊員眼前。

在成都發現的宦官墓葬群中,有一處,墓主品級相對較高。

墓主是一對好友,兩人生前相約要「同堂共穴,兄弟永願」。

兩位宦官好友的雙室合葬墓

這已不是成都首次發現宦官墓葬群。

2003年5月,紅牌樓發現保存最為完好的明宦官墓,並在其中發現了出自古代有名的大窯——明代龍泉窯的瓷瓶。

2006年5月,琉璃場仁居路附近一工地挖出一個「一室一廳」的明代蜀王府的宦官墓。

墓室由1噸重的石條砌成,而產這些石頭最近的地方是都江堰。

在當時,要從都江堰搬這樣重的石條到琉璃場,可是個不小的工程。

宦官墓群出土隨葬俑

有人要問,明代成都並非帝都,何有如此多的宦官墓葬?原來,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之子朱椿到成都就藩,隨行的,就有從宮裡來的宦官。

在此之後,蜀王府內宦官,都是從成都當地的農村裡招來的。

明代宦官墓群

宦官死後是不能歸宗的,因此都被葬在特定的公共墓地里。

史料記載,明代蜀王府的宦官們大多葬在成都東郊。

東華門遺址

盧求在《成都記》中記載:「隋蜀王秀取土築廣此城,因為池。

」由此可知,摩訶池最早出現在隋朝。

史料記載,公元586年,鎮守成都的蜀王楊秀要擴建成都子城,於是需要挖土築城,土挖得多了,就形成了一個「人工湖」。

再現唐代摩訶池盛況(局部)

一位西域僧人云游至此,便說了句「摩訶宮毗羅」(梵語),意思是說這裡廣大有龍,人工湖於是得名「摩訶池」。

史料記載,摩訶池形成初期,面積約500畝,楊秀在其上還建造了散花樓,用來游宴取樂。

2014年05月25日,在成都體育中心南側的一處工地里,工人們正聚在考古發掘現場的探方里撬動一塊大石板。

距離他們幾十米遠的地方,是已經發掘完畢的一段約7米深溝壑。

誰能想到,這個溝壑在古代成都皇城壩中聞名一時?

中間的位置就是摩訶池的河道

唐代詩聖杜甫曾泛舟於此,宋代陸遊也曾「摩訶池上追游路」。

它就是始建於隋朝的人工湖「摩訶池」,一個原本只存在於古詩詞中的文人騷客泛舟遊覽勝地。

東華門遺址一帶是古代成都城的中心,是當時成都重要的地理坐標。

該遺址的考古發掘,在成都中心區開闢了一扇了解漢代至清代成都城歷史演變的窗口。

老官山漢墓

成都老官山這個在任何地圖上都難以查到的地名,只因2012年7月成都地鐵三號線在此地施工時發現了一個西漢時期的古墓葬群,使深埋於地下兩千多年的珍貴醫學文物重現於世,忽然之間,老官山這個不為人知的地方,在全國史學界和醫學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老官山漢墓出土織機模型為「成都造」高級絲綢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的空白。

老官山漢墓出土的提花織機複製「五星錦」

老官山漢墓出土的醫書是醫家傳承之書,來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及其弟子,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醫臨床辨治體系,是中醫學發展史的里程碑。

老官山漢墓醫簡字選

老官山漢墓M3號墓出土的一件木製經穴髹漆人像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最早、最完整的經穴人體模型。

針灸漆人

原來歷史上的成都如此讓人驚嘆

看到這些被發掘的遺址、葬墓、古器等

有木有讓你對成都充滿更多的幻想?

本文來源:微成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哪些證據能證明成都從秦漢起已取得大都市資格

文/李殿元成都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不僅城址不變、城名不變,更重要的是,它的發展歷史從來沒有中斷過,所以,成都擁有從古到今的眾多古遺址,這些古遺址及其發掘出來的古珍古寶古物,也使得成都的古都歷史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