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河谷懸崖峭壁上的神秘山洞到底是做什麼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商洛市7個縣區境內,東起丹鳳丹江河谷,西至柞水乾佑河兩岸約百餘公里範圍內的高崖上,如燕子窩一樣的山洞。
數百年來,關於這些山洞的由來眾說紛紜,當地相傳稱之為「躲反洞」、「跑匪洞」、「藏兵洞」。
考古人員進入洞穴後驚奇地發現,洞內廳、臥、灶、井、池和廁所等一應俱全,有的還飾有壁畫…… 考古發現,目前存在著從漢代到現代的崖墓點721處、崖墓4232座,分布範圍達一萬多平方公里。
商洛地質構造複雜多樣,「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以山為主,地理位置獨特,無法進行大面積耕作,自古經濟落後、人煙稀少,先人重孝,對於古代人來講,讓先祖們有塊清靜地不被打擾是首先考究的。
這裡還有蜿蜒穿越山間的丹江河,水流湍急,兩岸山峰陡峭,有大面積崖壁適合開鑿。
同時人煙稀少對崖墓的破壞也大大降低。
在古代,對於崖墓的選擇極挑剔。
考察組調查顯示,丹江上游地區及其支流兩岸為崖墓分布中心區域。
崖墓總體呈東西方向密集分布,東西兩端和南北兩側分布零星稀少。
東起洛南和丹鳳二縣始有零星崖墓遺存,沿蟒嶺和丹江上游谷地向西延伸崖墓逐漸增多,分布空間縮小,至商州城區又稍向南折,沿南秦河向西,伸至柞水下樑鎮乾佑河一岸,這一段為崖墓密集區,而且崖墓規模較大,形制複雜多樣。
由於這些洞穴都在距離水面20到100米的懸崖峭壁上,因此人們無法上去看個究竟。
高高山壁之上的崖墓,其真實「內容」人們一直揣測而不得解。
20世紀70年代,一些風化後的木板掉落,洞裡的秘密才露出端倪。
從表面看這些崖洞小得很,而這只是一個「窗口」,進到裡面空間大得超出想像。
商洛崖墓基本可分為單室墓、雙室墓、三室墓、多室墓、崖洞磚室墓和異型墓等六種形式。
單室墓多為小型墓,結構簡單,數量較多,其中也有中型墓。
一般由墓道、墓門和正室組合而成。
墓室平面變化多樣,有方形、長方形、矩形、前窄後寬形、長方圓角形。
墓室進深4—6米,寬3—8米,高2—5米左右。
有無墓道則視所處岩壁的地勢而定,一般墓道都很短,在1—2米之間。
墓門多呈長方形,有單層門框。
主室為縱長方形時,墓門多在正中位置;主室為橫長方形時,墓門位置多不固定,或左或右或居正中。
墓內附屬設施常見的有壁龕、燈台、耳室、水井、水池、排水溝、石棺台和灶台等。
專家介紹,崖墓是鑲嵌在岩壁里的,從外面看只是一個洞口,而懸棺因為有半截漏在外面,從外面還是清楚可見。
不過,不管是崖墓還是懸棺,都是墓葬的一種形式。
大隱隱天山,神秘的崖墓群
崖墓是指開鑿在山崖或者岩石中的墓葬。春秋時期開始,長江流域的許多地區開始流行崖墓,至漢代,黃河中下游地區也出現崖墓,而且漢代黃河流城的崖墓大多為高等級的王陵或貴族墓葬。這些墓葬深深地隱藏在山崖間...
山西汾西郝家溝發掘金元、明清時期墓地
郝家溝金元、明清時期墓地位於山西省汾西縣永安鎮郝家溝村北山樑上,山樑呈南北向,北高南低,東西兩側均為水蝕嚴重的陡峭山坡,屬典型的黃土高原殘垣溝壑區地貌。墓地東隔山溝與S204 省道(汾西-交口段...
重慶三峽庫區發現漢至六朝時期崖墓群
新華網重慶2月12日電(記者張琴)重慶三峽庫區近日發現一處漢至六朝時期崖墓群,對研究當時的崖墓喪葬習俗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據重慶市文化遺產院專家介紹,三塘崖墓群位於三峽庫區奉節縣,地勢陡峭,多...
南京挖出太監墓,人們進入後墓室忽然亮了,發現一神秘懸棺!
虎踞龍盤的南京城是著名的六朝古都,在歷史上,東晉、宋、齊、梁、陳、明朝都曾在南京定都,南京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地下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絲毫不誇張的說,南京城下盡寶貝,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述大學裡發...
梁共王劉買,陪葬品有幅「四神雲氣圖」堪稱世界之最
劉買: 隸屬梁國第七代梁王,父親是梁孝王劉武,爺爺是漢景帝劉啟。劉買在位七年,死後葬於芒碭山中。梁共王陵於1986年發現,1987年發掘,被評為「1994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