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漢墓群探訪:土家族古老墓葬文化的重要符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龍濟貴介紹燕岩墓
崖墓內景
高家堡漢墓
喪葬文化是土家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變遷和發展,在渝東南地區,喪葬習俗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再難看到以前的火葬、崖葬等古老的墓葬形式。
但在黔江區馮家街道,有幾處漢墓群,如今仍有跡可尋,這為土家族崖葬習俗研究提供了不少探究線索。
日前,「尋源黔江」採訪團一行,探訪了位於馮家街道的漢墓群。
高家堡漢墓群
當日,在當地老人龍濟貴的帶領下,採訪團一行來到了位於橋南社區2組的高家堡漢墓群邊上。
「這裡原來有4個崖墓,如今只剩一個完整的了。
」龍濟貴指著懸崖上僅剩的一個崖墓告訴記者,「其他幾個被村民開山鏟掉了,當時沒有人知道它是墓。
」
據了解,橋南社區與桂花社區接界,兩地被阿蓬江隔斷。
高家堡因過去當地高姓村民多而得名,距阿蓬江約500米。
高家堡崖墓距山底50多米,距山頂20多米,要到墓前,必須攀著絕壁上不規則的岩縫爬上去。
花了半個小時,攀登到了被茅草掩映的墓門前。
只見崖墓坐西向東,有四層門楣,墓門呈長方形,墓室通高2米、寬1.5米、進深4.7米,墓室南北側有1米寬的石砌台階,後壁有一長方形龕。
墓穴是從石壁上直接鑿進去的,石壁上保留有清晰的鑿痕。
如今這個墓穴成了當地孩子們躲貓貓的好去處,而在當地村民眼裡,一直以為這裡的墓穴是當年村裡人為躲避抓壯丁而鑿的洞。
據老一輩的人講,當年為躲抓壯丁,青壯年就躲到墓穴里來。
據當地居民傳說,1949年,國民黨部隊的一個排,躲在這個洞裡負隅頑抗,被解放軍包抄後全部消滅了。
當地人稱這裡為仙人洞,因為在他們眼裡,只有仙人才能在這麼高的懸崖上,鑿出這樣光滑的洞穴。
燕岩漢墓群
提起燕岩漢墓群,當地人都是一臉茫然,原來燕岩是在很久以前被稱為燕岩,如今當地人稱之為獅子口。
燕岩墓位於桂花社區5組與漁灘社區接界處,從馮家街上步行約20分鐘便到了燕岩墓所在地。
「這裡原有5個崖墓,有兩個因修建漁灘電站被水淹沒,一個因修公路被挖了,只剩下兩個了。
」龍濟貴說,「這個洞牆壁鑿得很光滑,在那個時代,我們很難相信是人為開鑿出來的,因此我們都叫它仙人洞。
據以前的人說,原來這裡面是有棺材的,但只是聽說,到底有沒有,誰都不知道。
」
記者看到,第一座崖墓寬1.5米、高2米,門額2進,墓門呈長方形,墓室呈長方形;第二座崖墓寬1.1米,高1.7米,門額2進,墓門呈長方形,墓室呈長方形。
兩墓水平距離20米,高差5米。
泛舟在阿蓬江上,遠遠便能看見這兩個崖墓,而被水淹沒的崖墓已無跡可尋。
墓葬文化的符號之一
除了高家堡漢墓、燕岩漢墓,馮家街道還有著名的蓬西漢墓,由於時間關係,記者一行並未前往蓬西漢墓一探究竟。
「蓬西漢墓位於寨子社區3組的廟壩(小地名),當年考古時,曾出土大量花紋磚。
專家鑑定,該墓為漢磚室墓,被列為黔江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馮家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孫文軍說。
生屋死墓,在土家人心裡,墳墓既是人死後靈魂的住所,又是活人對現實居住生活狀況的複製、美化和追求。
崖葬是阿蓬江流域的土家人古時偏愛的喪葬形式,既有它的地理環境原因,更有它的精神文化原因。
土家族地區的崖葬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唐宋以後尤為普遍。
據了解,目前國內發現的崖墓分為天然崖墓和人工崖墓兩種,馮家街道的漢墓群就屬於後者。
崖葬的歷史和具體方式,我國古代的詩作和史志都曾有一些記載。
如土家族《竹枝詞》曰:「百丈危崖罅洞間,土家先祖鑄奇觀。
緣何棺木岩中葬,如夢迷團千古懸。
」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卷二「五溪蠻」條記載:「五溪蠻父母死……盡產為棺,於臨江高山半肋龕以葬之,自山上懸索下柩,彌高以為至孝。
」
千百年來,聚居在渝東南地區的土家族先民創造了極富特色的民族文化,包括喪葬文化在內的傳統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大改變。
如今,新的喪葬形式早已替代了原始的崖葬,這些漢墓群無疑成了今天我們探究崖葬文化的第一手資料。
中國四大漢墓群在這些地方,今天才知道!
遍布全國的漢墓群很多,今天才知道比較著名的漢墓群有四個,不知道你家鄉有沒有呢?中國四大漢墓群為四川綿陽郪江漢墓群、河南商丘芒碭山漢墓群、河北獻縣漢墓群、廣西合浦縣漢墓群。而它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
大隱隱天山,神秘的崖墓群
崖墓是指開鑿在山崖或者岩石中的墓葬。春秋時期開始,長江流域的許多地區開始流行崖墓,至漢代,黃河中下游地區也出現崖墓,而且漢代黃河流城的崖墓大多為高等級的王陵或貴族墓葬。這些墓葬深深地隱藏在山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