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元大都的規劃與復原》:這並非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郭超《元大都的規劃與復原》一書近由中華書局出版,微信公眾號「中華書局1912」於6月13日對該書予以推送,所附編輯推薦意見稱:「這是第一部對元大都規划進行系統研究和復原的學術著作,是一部體現學術理論和學術精神,具有超越前輩學者的獨到見解和質疑固有觀點的難得的學術成果,對研究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和北京城變遷史、元史和元大都城市史,乃至世界都會史,有著極高的學術價值!業內學者均給予了高度讚譽。
」隨後還列舉了該書八項「主要成就」。
然而,認真閱讀原書之後,不得不遺憾地指出,這其實並非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儘管冠以「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的光環。
這並非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
一部成功的學術著作,其必備的要件是對該議題研究史的全面梳理及研究方法的合理運用,郭著在這兩點上都沒有達到基本的要求。
關於元大都的研究史,作者在緒論部分只是簡單地提及了7部(篇)論著:陳高華《元大都》(1982年)、朱啟鈐、闞鐸《元大都宮苑圖考》(1930年)、王璧文《元大都城坊考》(1936年)、朱偰《元大都宮殿圖考》(1936年)、趙正之《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1979年)、徐苹芳《元大都的勘查和發掘》(1972年)、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2003年),隨後便將重點放在了對《元大都的勘查和發掘》這篇考古簡報的批判上。
元大都作為中國古代都城的重要實例,在城市考古研究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元大都的研究史代表了古今重疊型城市考古研究方法探索及實踐的歷史。
只有從這個意義上進行考察,才能充分認識前人在元大都研究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學術價值。
趙正之,《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科技史文集》第2輯(1979年)
徐苹芳先生曾在《元大都城市考古序論》講稿中將1964年元大都考古工作正式開展以前的研究史分為三個階段,其階段性代表分別是震鈞《天咫偶聞》(1907年)、奉寬《燕京故城考》(1929年)、侯仁之《北平金水河考》(1946年)、趙正之《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1961年口授)。
其中趙正之先生的研究最為重要,創造性地提出通過辨別現代城市所遺留的古代城市遺痕來復原和分析元大都城市布局及規劃。
在趙先生的影響下,徐苹芳先生將元大都的研究繼續推進,1964年以後,通過考古勘查和發掘工作,證實了此前趙先生提出的關於元大都中軸線和街巷系統為明清北京城所沿襲的重要論斷。
在此基礎上,徐先生進一步開展對元大都若干建置方位的考證。
先後成文發表的有中書省、大都路總管府、樞密院、太史院、也里可溫十字寺等,此外形成結論的還有太廟、社稷壇、國子監、警巡院、萬億庫、崇仁庫、寶鈔庫、倒鈔庫、和義行用庫、文明行用庫、千斯倉、北太倉、大承華普慶寺、大聖壽萬安寺、大天壽萬寧寺、大慶壽寺、崇國寺、圓恩寺、柏林寺、崇貞萬壽宮、孔廟、武安王廟、城隍廟等。
通過這些具體的考證,徐先生修正了此前趙正之先生的一些復原意見,並多有補充,將元大都復原工作向前推進了一步。
這些研究成果直觀地體現在1988年出版的《北京歷史地圖集》和2012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所收元大都復原圖中。
而這些成果也是當前對元大都進行再研究時必須認真面對及審視的。
郭著的參考文獻中僅僅列出了徐先生所撰《元大都的勘查和發掘》及《元大都樞密院址考》兩文,並且完全沒有理解趙、徐兩位先生文章中體現的古今重疊型城市考古方法,這直接導致郭著不但無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反而給很多業已論定的問題平添混亂。
關於研究方法,郭著提出了所謂「六重證據法」,「即指運用傳統文化理論、史料文獻、歷史地理信息、考古資料數據、里制(尺度)數據演變、實地勘查(包括若干歷史建築遺址的相對空間位置的比較)等六個方面的證據材料來綜合研究並相互驗證的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
」(44頁)通觀全書,其核心內容及思路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試圖通過對不同時期尺度數值的復原來考量城市規劃的時代屬性,另一個是試圖通過歷代建築沿襲關係的判定來確定城市布局,兩個「方法」互為因果。
關於尺度復原,郭著提出了元官尺1尺≈0.3145米,1元步≈1.5725米的結論。
儘管這個數值與學界經常採用的0.31米或0.315米相去不遠,但其結論得出的方式卻無法令人認同。
郭著試圖從《南村輟耕錄》中關於大都城方六十里二百四十步(合18240步)的記載出發,將其與考古勘查所得元大都城牆周長28600米予以擬合,但又曲折地認為:「元大都南城牆之西段在距西南城角約3.5元里處,因大慶壽寺雙塔而向南『俾曲』了30元步後再向東直,直到東南城角。
從乾隆《京城全圖》得知,元大都南城牆的東西直線長度為6658米,合4234元步。
因此,元大都大城南城牆的實際長度為4234元步+30元步=4264元步,約合6705米,恰合明初丈量的1890丈。
南城牆外側的實際長度與東、西、北三面城牆外側的長度之和應該大於28600米,應為28682.4米,恰合18240元步,即《南村輟耕錄》記載的『六十里二百四十步』,亦即60.8元里,即1元里=300步,1元步≈1.5725米,1元尺≈0.3145米。
」(24頁)顯然,非現代測繪的乾隆《京城全圖》不可能提供精確的米值數據,更無法得知與元步的摺合關係,而且元代步值本身就是郭著需要論證的內容。
隨後書中舉元中都大城、皇城、宮城為例,也是直接給出了米值與元步的摺合關係,再據以得出元尺、元步的米值。
就是憑著這樣的循環論證,郭著認為自己「通過實證研究所論證的元代里制、里長、尺長、步長,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
」(33頁)
郭著所謂元大都規劃復原研究的另一途徑便是尋求歷代建築重疊關係,其核心觀點便是元大都皇城、宮城與金大寧宮、隋臨朔宮範圍的重疊。
聲稱:「筆者考證:金大寧宮之北宮垣,在海子東南呈東西流向的古河渠南岸東西一線,前身為隋臨朔宮之北宮垣,後為元大都皇城之北垣;金大寧宮之東宮垣,在古河渠之西岸南北一線,前身為隋臨朔宮之東宮垣,後為元大都皇城之東垣;金大寧宮之西垣,在海子西岸南北一線,前身為隋臨朔宮之西宮垣,位於元大都皇城及明清北京皇城之西南內凹角南北一線;金大寧宮之南宮垣,約在今天安門東西一線。
」(58頁)這段文字如此言之鑿鑿,卻未提供任何一條文獻及考古證據,純屬臆測。
(書中多處以「筆者考證」為名引出的文字均是如此)與此類似,郭著提出了元大都中軸線沿用所謂金大寧宮、隋臨朔宮中軸線的論斷,而其出發點僅僅是一顆所謂古樹。
「劉秉忠測大內方向時,子午線的南端點,恰落在麗正門南第三橋南西側的一顆古樹的位置點上!為此,忽必烈還特別賜封這棵古樹為『獨樹將軍』。
這顆古樹的單獨存在,恰恰證明了它是古人(筆者推斷是規劃臨朔宮的閻毗)測量臨朔宮中軸線所樹立的標誌!」(136頁)「沒有人想到這顆孤獨的古樹的來歷。
筆者從歷史沿革的角度分析,認為這顆孤獨的古樹,正是600多年前閻毗規劃隋臨朔宮時測量子午線所留下的『標誌』!筆者的這一觀點,得到多位權威學者的贊同!」(375頁)於是乎,元大都的中心台也成了「隋臨朔宮中軸線北端規劃建有12座敵樓和243座窩鋪,用以管理漕運、倉儲等遠征高麗的糧草和物資的中心台。
為了管理漕運、倉儲遠征高麗的糧草和物資,在中心台的東、西兩側分別規劃修建了鐘樓和鼓樓,後為元代沿用為中心閣和鼓樓。
」(159頁)以及「今北京故宮五門『凹』形城台,非明代始規劃,其前身是元大都宮城崇天門『凹』形城台;而元大都宮城崇天門『凹』形城台,又是在金大寧宮端門『凹』形城台上改建城樓12間而成的;而金大寧宮端門『凹』形城台的前身,又是隋臨朔宮宮城朱雀門『凹』形城台。
所以,今故宮五門『凹』形城台之東西、南北的長度,均符合隋的規劃尺度。
」(299頁)
基於這樣隨心所欲的「研究方法」,如何能夠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所以郭著對元大都的研究看似面面俱到,實則問題重重。
書中經常不用任何材料支撐即拋出確定性的論斷,如城門及瓮城的形制(114、118頁)、水關的位置(128頁)、宅第的面積及等級(173頁)、坊的範圍及位置(189頁)、皇城門的名稱及位置(234頁),等等。
還有一些論斷的提出則是基於對文獻的錯誤理解,如將「慶壽寺海雲、可庵兩師塔,敕命遠三十步許環而築之」所說的南城牆環繞避讓雙塔誤作南城牆自此向南避讓三十步後向東南角整體走向傾斜(68頁);將「出麗正門,門有三。
正中唯車駕幸郊壇則開。
西一門,亦不開。
止東一門,以通車馬往來。
」所說的三門道誤作瓮城向東西南三方各開一門(118頁);將「麗正門內,曰千步廊,可七百步」強解為左右兩列千步廊的東西向廊房與北向廊房的長度之和為700元步(152頁),等等。
由於沒有認真地梳理學術史,對前人的研究成果便缺乏了解和尊重。
關於元大都宅第建築八畝為一分的規劃模式(172頁),趙正之先生業已提出(《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1979年);而元大都的水系問題(212頁),侯仁之先生早有精彩分析(《北平金水河考》,1946年);至於元大都規劃的特點及其在中國城市史上的地位(380、389頁),侯仁之、趙正之、徐苹芳等先生均有重要論斷(趙先生前揭文,侯、徐兩先生相關論文後分別收入《侯仁之自選集》,2010年;《中國城市考古學論集》,2015年)。
對於這些成果,郭著貌似視而不見,實則拾人牙慧。
另外,有關元大都各個大建築群方位和面積的論證,先有趙正之先生髮其端,又有徐苹芳先生繼其後,在出版多年的各版本元大都復原圖中表現得清清楚楚。
(《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1986年;《北京歷史地圖集》,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2012年)郭著畫蛇添足重加論證反添訛誤,如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太史院等(192頁)。
對於趙、徐兩位重點分析的建築群占地面積長寬比例及等級問題也一無所知,給出的空間規模結論不知所云。
趙正之編繪元大都復原圖(1979年出版)
徐苹芳編繪元大都復原圖(2010年圖)
本文不打算針對郭著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逐一辯駁,因為問題在書中幾乎無處不在,如果陷入細節的辨析或許將會占用與原著近似的篇幅,於讀者無益。
在此只是想強調,學術的進步需以遵守學術規範為前提,前人的結論並非不能質疑,但要建立在實證分析的基礎上。
對於元大都的研究而言,精密的復原是城市規劃等問題進一步深入探討的基礎,在這方面,趙正之、徐苹芳等前輩學者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實踐中創立了一套適合古今重疊型城市考古的研究方法和工作程序,這一點在他們的論著中已有清晰的體現。
充分的文獻準備是城市考古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而具體的復原圖繪製又要求以確實的遺蹟和遺痕為依據。
尋求考古材料與文獻材料的結合是歷史考古學的特點,但同時也要求對考古材料的分析不能盲從於文獻。
正是從這些準則出發,郭著不能稱為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
趙正之是否「託孤」徐苹芳
圍繞郭著還需一提的是,在楊鴻勛先生為該書撰寫的序文中說到:「已故的清華大學建築學系趙正之教授,終生致力於元大都研究,積累了大量文獻資料卡片。
但是他的研究成果除了課堂講授之外,沒有著作發表。
1962年他罹患癌症,我出差回京看到他從醫院寄給我的信,方知他已住院治療。
我急忙去探視時,他已失音,只能用氣聲說話。
他告訴我徐苹芳同志來看他,說可以幫他完成元大都研究的文稿,代他發表。
趙先生遂將其珍惜的一生積累的元大都文獻資料卡片幾匣以及研究心得筆記和文稿『託孤』給苹芳同志。
關於元大都規劃的研究,歷來著重文獻記載的想像推測,實質性的規劃考證方面,科學性或有不足,趙先生的文章也是如此。
夏鼐所長鑒於元大都研究系建築考古學問題,曾多次囑苹芳同志與我合作開題,進行元大都研究,但是此事一再拖延而未能落實。
苹芳同志曾單獨率工作組,配合北京地鐵施工,清理元大都後英房等幾處居住遺址,因為沒有建築考古學研究課題的學術思想,始終未能針對元大都規劃問題的考證進行有效的考古探查和發掘工作。
只是憑現在地面街道的情況做出了一些臆測,也與史實相違背。
」雖然楊先生已經過世,但這段強加於趙正之先生和徐苹芳先生的不實之詞卻借郭著出版之機流布,故仍有必要予以澄清。
1956年,徐苹芳先生從南開大學歷史系調至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在從事居延漢簡整理研究工作的同時,隨清華大學建築系趙正之先生調查元大都遺址。
如前文所述,1950年代後期,趙先生對元大都的城市規劃作了較為全面的研究,提出了元大都中軸線及街道系統均為明清北京城所沿襲的重要論斷,並推擬出若干大建築群所在的方位,繪製了內容豐富的元大都平面復原圖,其基本依據就是元大都的各類歷史遺痕,而非單純根據文獻所做推測。
1961年,趙先生病重住院,關於元大都的研究成果難以正式成文,在宿白先生的建議下,徐先生到醫院請趙先生口述其關於元大都研究的主要論點,先後進行10次記錄。
1962年,趙先生病逝,徐先生將記錄整理成文,題為《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作為趙先生遺著,擬由《考古學報》1966年第1期發表,雖已印刷卻因文革未能發行,1972年三大雜誌復刊後欲重新發表也受政治環境所限未獲批准,最終刊印於1979年出版的《科技史文集》第2輯。
此事緣由徐先生在文後附記中已有清楚交代,關於趙先生的學術貢獻以及對他的指導在所發表論著及歷次關於元大都城市考古的課堂講授中也每每重點言及。
趙正之,《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考古學報》1966年第1期(未發行)
徐苹芳記錄趙正值口授元大都研究主要論點
作為當時中科院考古所的業務領導,夏鼐先生也時常對徐先生主持的元大都考古工作給予關心,散見於夏先生日記。
這項工作從1964年持續至1974年,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明清北京舊城以外元大都城垣、城門、水涵洞、街道等遺蹟的勘查;二是明清北京城垣、城門所疊壓的元大都建築遺蹟的發掘;三是明清北京舊城內元大都城垣、城門、河道、街道、建置等遺痕的勘查。
通過這些考古工作,證實了此前趙正之先生提出的關於元大都中軸線和街巷系統為明清北京城所沿襲的重要論斷,並為進一步的布局復原及城市規劃研究奠定了基礎。
至於徐苹芳先生本人關於元大都的研究成果,除前文所述各類復原論證外,另對元大都的城市規劃特點做以深入分析。
提出:元大都是由宮城、皇城、外郭城套合組成的重城式布局;採用開放式街巷制街道規劃,縱橫九條主幹大街;官署布局從分散到比較集中;市場在宮城之北;太廟、社稷壇分居宮城左右;符合《周禮·考工記》「九經九緯」、「面朝後市」、「左祖右社」的規定。
說明元大都的城市規划上承北宋開封城,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都城的典型,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這些研究成果大部分早年即已公開發表,最近又結集為《中國城市考古學論集》出版,成為治宋元考古及城市考古者必讀之作,其學術價值學界自有公論。
(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紙上考古」[微信號:zskgpku],經授權,澎湃新聞轉載。
小標題系編者所擬。
)
甘肅省參與「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會
中國甘肅網2月23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 華靜)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
從「考古學文化」到「考古文化學」
內容摘要:【摘要】<正>"文化"是人的創造,又反映了人的本質,考古學則是研究"文化"的主要學科之一,而且考古學還是所有社會科學或人文學科中唯一的通過"實物資料"研究人類文化的科學。如果考古學離開...
從元大都看中國城市考古
城市,歷來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濃縮的精華,是文明高度的集中體現。各地的文化遺產尤其是古代城市遺存,以其獨特的風貌,標識著城市的特點,成為有別於他處的城市名片。也正是由於其重要性,關於古代城市的研...
中國城市考古學的探索歷程
2015年12月,繼《中國歷史考古學論集》《明清北京城圖》之後,徐苹芳先生在中國大陸的第三本歷史考古學方面的文集——《中國城市考古學論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研究中國城市考古學的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