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參與「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甘肅網2月23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 華靜) 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七家機構負責人及各省區課題承擔人,在西安召開了「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推進會議。

本次會議討論通過了課題的組織架構、學術目標和工作計劃。

課題領導小組在學術指導委員會的整體規划下,制定了總課題規劃書、年度工作計劃書、田野考古工作計劃及子課題研究規劃。

課題組將充分借鑑前期工作經驗,科學規劃、多省區聯動、多學科合作,以「一處大型遺址發掘、一片區域考古調查、一組序列遺址試掘」的工作思路,突出中國北方文化區形成、社會複雜化歷程及區域文明起源模式的探索,開創北方地區考古研究的新篇章。

據悉,該課題是國家文物局近期開展的「考古中國」重大研究項目之一,以中國北方文化區形成、社會複雜化歷程及文明起源模式為學術研究目標,以龍山時代(含廟底溝二期文化階段)考古學遺存為主要研究對象,兼顧仰韶時代至夏商時期考古學文化框架的構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進展順利

內容摘要:「公元前3500年至前1500年考古學文化譜系的年代研究」、「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人地關係研究」、「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資源、技術和生業研究」、「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三大都邑性聚落綜合...

凌家灘:向世界彰顯中華文明起源

凌家灘遺址於1987年發掘至今已30周年,為進一步推進凌家灘遺址發掘的深入研究,促進凌家灘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12月2日至3日,含山凌家灘遺址發掘3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合肥隆重召開。 本次活動由...

貴安考古論道——探尋遠古人類印跡

2016年9月27日下午,在貴安新區東協國際會議中心二樓階梯論壇廳舉行了「文脈所系·人文貴安」考古論壇學術報告會。報告會分為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為學術匯報,由6位著名考古學專家主持及點評,11位...

曹兵武:關於當前中國考古學的幾個熱點問題

近些年中國考古學熱點迭出,這裡所涉及的熱點,可能更多屬於個人興趣所在。而對於這幾個事關重大的相關問題,在此也不可能進行全面討論,僅就個人感受的關鍵之處發表一點淺見,供大家參考。新考古學在中國新考...

考古界之風雲際會,共商學科發展未來

以「面向未來的中國考古學、面向世界的中國考古學」為主題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於2016年5月23日在河南鄭州勝利落下帷幕。此次大會由中國考古學會主辦,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

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著名文化學者陳光華先生《齊家文化銅刀研究》(連載一) 1999年10月25日《人民日報》報導:我國科學家在安徽繁昌「人字洞」發現了一批距今大約200多萬年的石製品,其中一件石刀,經專家鑑定後認為...

聚落考古揭示中華文明起源脈絡

20世紀中葉興起的聚落考古考察人類棲居形態的特點和變化,在了解社會結構的特點與演變軌跡等問題上顯示出其潛力。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山東省文物局主辦、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

「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課題推進會召開

2月10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等七家機構負責人及各省區課題承擔者在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