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發現!揚州隋煬帝墓附近又見三座隋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自從2013年揚州曹莊發現隋煬帝墓以來,人們也一直好奇,隋煬帝墓附近會不會還有其他隋代墓葬,從而進一步揭開揚州地區隋代的歷史。

2011年,考古人員在西湖鎮俞橋村郭莊境內清理了三座墓葬,經過對古墓及隨葬品進行深入的研究。

今天,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研究成果,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徵,推斷都是隋代的墓葬。

二號墓現場

2011年11月底,西湖鎮俞橋村郭莊境內,某道路在建設施工時發現古墓葬,考古人員隨即對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這三座古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夫婦合葬木棺墓,古墓呈梯形,口大底小。

三座墓排列有序,分布於從西北到東南一條直線上,墓葬方向也基本一致,呈東北—西南向。

考古人員發現,這三座墓葬均未被盜掘,保存較為完整。

棺內隨葬品主要為死者穿戴、手握飾品、木枕及銅錢等,棺外的隨葬器物放置在前端,為青釉瓷碗、壺、罐,還出土了瓷器、銅器、玉器、石器、漆木器及錢幣等隨葬器物共計30件(組)。

考古人員薛炳宏表示,在這三座墓葬里未發現有紀年的實物,他們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徵,來推斷古墓葬的年代。

「三座墓均為小型的豎穴土坑墓,梯形木棺,這是南方地區出土較多的墓型,蘇、浙、皖、贛等地均有發現,長3至5米。

1957年揚州市鳳凰河拓寬工程中,就曾發掘清理隋墓4座,均為小型的梯形豎穴土坑墓,木棺形制與郭莊墓葬相同。

此外,在一號墓和二號墓里均出土D型「五銖」銅錢,即「五」左邊靠近方孔處有一豎劃,其餘三面無郭。

這一類銅錢也出現於隋代的墓葬中,當為隋五銖。

根據墓葬形制,結合這些具有時代特徵的出土器物的比較,考古專家將郭莊三座古墓葬的年代確定為隋代。

首次發現帶頭托木枕

研究隋代喪葬習俗提供資料

帶頭托的木枕

「這三座隋代墓葬里,中間一座古墓保存最好,隨葬器物最豐富。

」考古人員告訴記者,中間這座古墓材質是桫木質,前高后低、前寬後窄、口小底大,由棺蓋、底板、兩側壁板及前後擋板四部分圍合而成。

右側為男棺,隨葬品有滑石豬、銅錢、木枕等,棺外前側隨葬著青釉雞首壺。

一旁的女棺內隨葬滑石豬、銅錢、木枕、銀簪、玉釵等,棺外前側隨葬青釉盤口壺。

二號墓出土的一套銅腰帶很引人注目。

考古人員介紹,這套銅腰帶由橢圓形銅環和方形銅片鉚合而成,周緣抹斜,銅片對摺後,鉚釘鉚合加固,一端以圓形軸孔和橢圓形環相接,舌形扣針,並配有帶扣。

考古專家介紹:「這可是墓主人生前使用的腰帶。

銅腰帶

在郭莊這三座墓葬里,考古人員一共清理出了8件滑石豬,是墓主人手握飾品。

這些憨態可掬的小豬,雖然有的體型是方形,有的是圓形,都呈伏臥狀,各部分輪廓簡練流暢,形象生動,富有動感。

三座古墓葬中出土了兩件雞首壺,其中二號墓里清理出的螭柄雞首刻劃壺,盤口,長頸,溜肩,腹部是橄欖形,下腹逐漸內收,至底部又微向外侈,平底。

在壺的肩部向外伸出一雞首,只見,雞的頭部有高冠,睜著圓圓的大眼睛,張著嘴巴,作啼鳴狀,嘴兩側塑肉髯。

在壺的肩部設置一個雙股執把,把端為螭首雙角,張口銜壺盤口。

在肩部把手和雞首兩側,各貼塑兩個橋形橫系。

頸部有兩道方形凸弦紋。

在壺腹部劃兩道凹弦紋,在弦紋間有14顆連珠紋與外圍兩道放射狀短線紋組合,弦紋上側飾15瓣覆蓮紋,下側飾18瓣仰蓮紋。

整個壺灰白胎,很細膩,內壁施釉至長頸中部,外壁施釉不到底,釉面有光澤感。

螭柄雞首刻劃壺

另外,墓葬內出土三件帶頭托的木枕,這在揚州地區古墓葬中為首次發現。

從形制上看,這三件帶頭托的木枕是在常見的長方形木枕的基礎上繼承並創新,在木枕的外側新增加了頭托,下側又增加墊板。

考古專家推斷,這樣的「創新」,可能是專為逝者定製的器物,在唐代墓葬中尚未發現。

薛炳宏認為,在郭莊發現的三座隋代墓葬,雖然墓葬形制單一,但隨葬品類型豐富多樣,不乏精品,對於研究隋代揚州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及喪葬習俗等具有重要意義。

是否與隋煬帝有關?

未發現墓誌等實物可證明

在西湖鎮俞橋村郭莊境內發掘的三座夫婦合墓葬,形制相同,排列有序,這是不是家族墓呢?墓主人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因為這三座隋代墓葬所在地位於西湖鎮,隋煬帝墓和蕭後墓所在地也在西湖鎮,墓主人會不會與隋煬帝有關係呢?

考古專家介紹,隋代墓葬里,隨葬器物組合各地並不一致,最常見的是壺、雙唇罐和碗的組合,碗一般覆蓋於壺或罐口上。

壺以青釉瓷器為多,有盤口壺和雞首壺。

盤口壺,細頸,上腹圓鼓、下腹內收。

隋開皇時盤口壁較高、口沿微撇,頸長而直,最大腹徑在壺腹中部,壺下腹內收呈卵形,肩部有4至6個「耳朵」。

隋大業時盤口較前略外撇,最大腹徑也稍上升,並且大多是4個「耳朵」。

二號墓里出土的青釉六系盤口壺,器形較大,頸粗長,盤深,鼓腹,肩部橫置六系與湖南湘陰縣隋大業六年墓、武漢測繪學院隋墓等出土的盤口壺造型類似,推測年代也基本相近。

三號墓出土的雙復系盤口壺,淺盤細頸、橄欖形腹、平底,流行於南朝至唐初的墓葬中,出土數量較多,在揚州鳳凰河隋墓、浙江江山隋大業三年墓、浙江嵊州隋大業二年墓、江蘇鎮江詐輸隋墓等,都有出土,器型基本類似。

薛炳宏稱,這三座墓葬與隋煬帝同期,出土隨葬物品較為豐富,反映出隋朝經濟較發達,人民生活較為富足。

只可惜墓中沒有出土墓誌,也沒有發現有文字記載的實物史料。

三座古墓在隋煬帝墓西北方向,距離二十多公里,是否與隋煬帝有關,目前沒有相關證據可以證明。

(圖片由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河南安陽殷墟發現18座匈奴墓葬 距今1800年

近日,考古人員在河南安陽殷墟大遺址保護區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18座匈奴墓葬。這些匈奴墓葬保存完整。據考古人員介紹,此次發現的匈奴墓葬排列整齊,墓葬形制相同。從出土的器物判斷,這些墓葬晚於殷墟時...

合肥新港工業園發現一古墓葬群 出土文物近300件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恐怕很難相信,在兩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已經開始使用香薰,一位墓主人好像還是音樂發燒友,死後將自己的愛好帶進了墓葬。昨天,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在合肥新港工業園一處考古現場...

雞年說「吉」—青州市博物館群「雞」拜年!

濰坊傳媒網訊 神猴辭歲,金鳳迎春。轉眼間雞年已至。雞是古人最早馴化也是陪伴人類時間最長的家禽之一。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雞」有著特殊的含義:「雞」與「吉祥」的「吉」諧音;十二生肖中「酉雞」的「酉...

安陽相州窯瓷器的特徵和探討

河南省北部的安陽,隋唐時稱相州。歷史上生產瓷器的情況,文獻記載甚少。自1929年在安陽小屯村殷墟遺址中,發現隋仁壽三年(603年)卜仁墓,墓中出土了幾件瓷器,這裡的瓷器才初步為人所知。建國前在...

固原發現「人面獅身」石雕像

系寧夏首次出土國內鮮見在固原隋唐墓發現石質「人面獅身」像。11月3日,隨著寧夏中南部城鄉飲水安全連通工程暨固原市原州區南郊水廠及總管工程考古發掘完工報告完成,一批珍稀文物浮出水面。其中,在古墓中...

南陽市永泰小區畫像石墓M35發掘簡報

內容摘要:河南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摘要】2000年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永泰小區發掘清理了281座古墓葬,其中M35為磚石混合結構畫像石墓,畫像4幅,出土了12件隨葬器物及8枚銅錢。它的發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