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伏羲》:八千年風雨大地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七月盛夏到十月深秋,在歷經3個多月的採訪後,我們終於踏進了甘肅省天水市境內。

作為地處長江、黃河兩大水系交匯處的天水,在華夏文明的起源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伏羲生於天水,都於周口淮陽,是史學界的共識。

天水和周口都是伏羲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兩地雖相隔千里,卻有著共同的文化傳承。

天水是「羲皇故里」,周口淮陽是「羲皇故都」。

多元一體、一脈相承的伏羲文化拉近了兩個城市之間的距離。

因此,我們在當地採訪時,內心一直有一份莫名的親切。

天水伏羲文化遺存星羅棋布,其中位於天水秦安縣的大地灣遺址,是一處距今8300多年前的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被我國史學專家稱之為「20世紀考古大發現、我國西北地區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1.探訪大地灣博物館

在天水日報社專刊部主任成雄的陪同下,我們來到坐落在距秦安縣東北60公里的甘肅大地灣博物館,從遠處眺望,博物館建築外觀用黃土泥層裝飾,與周圍的地質地貌、自然環境、古文化遺存協調一致,呈折線型延伸到古河道邊,處於半地下狀態,建築風格古樸宏大。

大地灣遺址分布在葫蘆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級階地和相連的緩坡山地上,現知遺址總面積達275萬平方米。

其遺址規模之大、遺蹟遺物之豐富、研究價值之高,均為我國目前新石器時代考古中所罕見,並遠超過著名的西安半坡遺址。

大地灣遺址是1958年甘肅省文管會在全省文物普查時發現的,隨後即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78年秋開始發掘,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出自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設計大師、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崔愷之手。

」大地灣文物所工作人員向我們介紹:「博物館以『文明序曲——大地灣遺址考古成果展』為主題,分『發掘保護、歲月遺痕、陶風彩韻、天地伴眠』四個單元,每個單元力求趣味性並貼近大眾的欣賞需求,突出展示大地灣考古的重要成果和重要內容,並以簡潔、通俗的語言詮釋了大地灣不同時期的史前文化。

走進寬敞的展廳內,首先映入我們眼帘的是大地灣考古的「中國的六個之最」——中國最早的彩陶、最早的文字雛形、最早的宮殿式建築、最早的「混凝土」地面、最早的繪畫,從已展出的371件文物及70多件珍貴文物中,這些令人震撼的考古發現也得到充分展現。

在展館「歲月遺痕」單元處的大地灣「五期文化牆」上,記者看到,最早的第一期文化處於地層橫斷面的最底層,標示距今7800~7300年,二期文化距今約6500~5900年,相當於仰韶文化早期……最上層是五期文化,距今約4900~4800年,僅出土少量遺蹟遺物。

展館的結束語中有這樣的描述:大地灣史前考古彰顯著中華原始先民們的偉大創造精神,並在5000多年以來薪火相傳。

遍布大地灣溝壑梁峁間的遺蹟遺物,濃縮了4000年間原始先民的生產生活,蘊含著他們飛揚的想像力和精湛的技藝,講述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不懈追求,見證了他們走出蒙昧迎接文明的艱辛歷程。

大地灣的先民們用他們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智慧譜寫出了一段充滿激情的中華文明序曲,開了中華文明的先河。

2.大地灣六項考古之最

經考古專家20多年發掘、整理和研究,被學術界評定為我國20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之一的大地灣遺址考古獲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據主持大地灣考古發掘報告的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郎樹德副研究員介紹,展示大地灣遺址考古一系列重大成果的考古發掘報告已全部完成,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這份權威考古報告將向世人宣告,擁有六項中國考古之最的大地灣遺址堪稱「黃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蹟」。

郎樹德說,大地灣六項考古之最包括農業、制陶、文字、建築、繪畫等關係中華文明進程的諸多方面。

其一是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

大地灣一期出土的碳化黍標本,與國外最早發現的希臘阿爾基薩前陶器地層出土的同類標本時代相近,它不僅將我國北方旱作農業的起源時間上推了1000年,而且表明北方最早種植的糧食品種為黍,然後才是粟的推廣。

而此前國內考古發現的北方農作物標本大多是粟,時間距今7000年左右。

其二是中國最早的彩陶。

大地灣一期文化出土的三足缽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時間最早的一批彩陶。

這批距今約8000年的紫紅色彩陶,圖案雖還不太完整,卻將中國彩陶製造的時間上推了1000年,並以不容置疑的事實說明,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就是中國彩陶的起源地。

其三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

大地灣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發現了十幾種彩繪符號,這些符號比西安半坡陶器刻畫符號的時間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號與半坡符號基本一樣。

雖然這些神秘符號的意義至今未能破解,但專家們認為,它們可能就是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

其四是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築。

距今5000年的大地灣四期文化發掘出的一座編號為F901的建築,是目前所見我國史前時期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層建築,開創了後世宮殿建築的先河。

其五是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

F901宮殿式建築主室,全部為料礓石和砂石混凝而成,類似現代的水泥地面。

這與古羅馬人用火山灰製成的水泥同屬世界上最古老的「混凝土」。

其六是中國最早的繪畫。

大地灣編號為F411的房址地面上發現的一幅黑色顏料繪製的畫作,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獨立存在的繪畫。

這幅長約1.2米、寬約1.1米、大部分保存完好的繪畫,改寫了中國美術史,將其前推了2000多年。

據考證,此前最早單獨作為繪畫保存至今的,是出土於長沙馬王堆的楚國帛畫。

3.大地灣文化與伏羲部落

大地灣遺址的神秘之處,還在於其發掘出的文物印證了某些古代傳說。

被列為「三皇」之首的伏羲,是我國古史傳說中最具神話色彩的人物。

他生於古成紀即今天水一帶,所以天水被稱為「羲皇故里」。

與伏羲密不可分的還有女媧的傳說,這位偉大的女性鍊石補天,拯救了洪荒時代的先民,後與伏羲結合,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子孫。

在距大地灣遺址7公里處的秦安縣隴城築有女媧祠。

當地專家認為,大地灣的考古發現從科學的角度證實了這裡是目前所知我國最早開發的地區之一,天水以及周邊地區無疑是華夏文化發源地,這與伏羲的傳說在地理和年代上都是基本吻合的。

或者說古史傳說不是空穴來風,是有其一定的歷史基礎和根據的。

伏羲「養犧牲以供庖廚」,因此又名「庖廚氏」,就是說他指導先民率先飼養家畜,以彌補食物的不足。

大地灣以及華夏諸族最先飼養家豬,這已為考古發掘所得獸骨鑑定結果所證實。

大地灣出土獸骨17000餘件,其中豬骨約占三分之一,大多為兩歲以內的未成年個體。

相傳伏羲還教人們結網捕魚,大地灣遺址出土的捕魚工具如魚鉤、網墜等說明捕魚是當時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產活動之一。

因此,可以說考古發現印證了古史傳說中的某些具體內容。

專家坦言:5000年至8000年前,在長達3000年時間裡,活動在天水地域的先民,只有伏羲部落才有可能居住在大地灣如此龐大的聚落。

大地灣遺址F901原始宮殿建築,更是向世人昭示著,一個偉大時代的偉大原始部落,曾在長達3000年的時間裡,在這裡生活、繁衍、興旺過。

這個部落不是伏羲氏族部落,又會是誰呢?

我們相信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與發現,越來越多的考古實物將會不斷印證著「神話傳說」中的記述,其實它們就是真實的歷史,至少包含著歷史的影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地灣:8000 年前的「智慧之城」

沿著甘肅境內的渭河支流葫蘆河向下遊走,就來到了秦安縣,傳說中詩仙李白的故鄉。秦安歷史上就是古 " 絲綢之路 " 要衝,三國時期的街亭戰場就在縣內隴城鎮一帶。這裡名人輩出,飛將軍李廣,前秦王苻堅,...

從考古窺探伏羲時代的歷史背景

謝端琚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 在我國遠古時代的歷史上有許多傳說的英雄人物,如盤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等,他們都代表著歷史發展的某個階段,其中伏羲氏是漁獵階段的代表。《漢...

大地灣遺址:創造6項「中國之最」

從秦安縣城沿著葫蘆河往東北駕車行駛約40多公里,就到了秦安縣五營鄉邵店村,這裡就是創造了6項「中國之最」、把華夏文明之源推到8000年前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地灣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