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探源尋祖廟底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廟底溝遺址位於三門峽市區青龍澗河南岸、韓莊村以北,距今6000年至4000年之間,是三門峽市重要的史前古文化遺址。
它的發現,把仰韶和龍山兩個時期的文化完整地承接起來,用考古事實宣告了「中華文化西來說」的終結,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傳承有序和源遠流長。
廟底溝文化以其絢麗多姿的彩陶花紋為旗幟,開啟了華夏民族浩蕩洪流的先河,掀起了中國史前一次波瀾壯闊的藝術大潮。
1963年6月,該遺址被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該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廟底溝遺址內涵分為二期。
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二期(上層)遺存屬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性質的遺存,命名為廟底溝二期文化,它是承襲仰韶文化發展而來,又發展為河南的龍山文化。
遺址出土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國考古界引起轟動。
廟底溝遺址的發現,解決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分期,更重要的是明晰了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之間的關係。
從而證明,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黃河流域不斷地發展,並創造了高度的文明,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甚至有專家直言:「探索中華文明之源,最直接的起點就是廟底溝文化。
」
開啟「史前中國」的密碼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是中國人對自己歷史最簡單的概括。
我們自稱是「炎黃子孫」,那麼炎、黃何許人?何時何地出現?怎麼出現的?大家多是從《山海經》中的神話和民間傳說得來,缺乏實物佐證。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發掘了震驚中外的考古發現——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從而確定了中國5000年文明史的說法。
但在仰韶文化與之後發現的龍山文化之間,遺存文物間隔斷代頗多,這猶如一塊塊殘缺的拼圖,讓人迷失於那遠離現代社會的洪荒時代,留下的一個個千古謎團,迄今尚無定說。
上個世紀50年代,為配合三門峽大壩建設,由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安志敏帶隊的中央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進駐三門峽進行文物調查。
在廟底溝,工作隊在4000多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中,出土了大量的房基、窖藏、壕溝、陶窯等遺蹟和以彩陶為主的各類文物。
但與以往仰韶文化遺址發掘的幾何圖案彩陶不同,廟底溝發現的植物花紋彩陶和灰陶文物,將之前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連接了起來。
這一發現一經發布,立即在學術界引起轟動,震驚了全國考古界。
之後,安志敏先生根據發掘現場實際埋藏,把廟底溝遺址分為兩個時期:廟底溝一期,距今約5500年至4800年左右,出土了以反映農業文明為主的植物花紋彩陶;廟底溝二期,距今約4800年至4500年左右,出土了屬於從仰韶文化向河南龍山文化過渡時期的灰陶文物。
根據發掘得到的特殊文化現象,中國文明史上新添了兩個階段——「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和「廟底溝二期文化」。
2002年5月,為配合三門峽城市建設,在得到國家文物局批准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大學文博學院等單位,對廟底溝遺址進行了又一次大規模的搶救性發掘。
這次發掘歷時半年,共開10米×10米探方222個,發掘面積2.4萬平方米,發現了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及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保存較為完好的房基10餘座,灰坑和窖穴900多座,陶窯20座,墓葬1座,壕溝3條等遺蹟,同時還發掘清理了200餘座唐宋元明時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
這次發掘,不僅拓展了廟底溝類型的文化內涵,使進一步的分期在類型學和層位學上都有了可能;而且又發現了仰韶文化晚期的西王村類型和仰韶文化末期的西王村三期遺存,從而填補了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到廟底溝二期文化之間的空白。
據當時的發掘領隊、現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的樊溫泉回憶,經過6個月的發掘,令所有考古科研人員興奮不已的是,二次發掘規模之大、發現之多、收穫之豐,在全國文化遺址發掘中也是極為罕見的,在學術研究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考古發掘可知,廟底溝遺址早在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時期,就已經初步形成了聚落結構的雛形。
在它的東西兩面都有壕溝相環,這些壕溝在當時不僅具有防禦性質,而且依據地勢還具有防洪排水的功能。
居住區主要分布在遺址的中部和西部,在圓形的半地穴式和方形的淺地穴式房址之間,大量散布著窖穴和灰坑。
製作陶器的陶窯也集中分布在遺址的西部,說明當時已有了專門的制陶作業區。
從出土的生產工具種類看,仍以農業生產工具為主,同時還有漁、獵、採集和手工業工具,由此可反映出當時的經濟結構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時期的個別灰坑中,出現了隨意棄置屍體的現象,而且有的屍體明顯呈掙扎狀,說明是非正常死亡,從這裡也可以反映出社會性質的某些微妙變化。
經過兩次發掘,已經能確定廟底溝遺址大概分布範圍東西長650米、南北寬560米,面積約36萬平方米,絕對年代為距今6000年至4000年,文化層厚度為1.5米至3.5米,並由此證實,廟底溝遺址仰韶文化遺存不同於半坡類型,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且在豫西﹑晉南以及關中地區有一定的代表性,被確立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奠定了仰韶文化研究的基礎,即半坡類型﹑廟底溝類型﹑西王村類型,分別代表著仰韶文化的早﹑中﹑晚期,把整個仰韶文化的總框架基本上勾畫了出來;「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確定,基本上解決了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過渡這一缺環,證實了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經過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黃河流域不斷地發展並創造了高度的文明,為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
更重要的是,廟底溝文化第一次確立了「史前中國」的地理範圍。
從全國先後發掘出的廟底溝類型遺址來推算,廟底溝文化類型以人口擴張為驅動力,大量向周邊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移民,使得西到甘青、東至海岱、東北到內蒙和遼寧、南到江漢的大半個中國都被捲入考古學上的「廟底溝化」過程中,廟底溝時期的文化浪潮幾乎席捲大半個中國,而這與商代政治地理範圍有驚人的相似,在地理和文化上為夏商乃至秦漢以後的中國奠定了基礎。
而且,這一時期正是傳說中「三皇五帝」中的炎、黃部落鼎盛時期,因此,學術界將之視為「史前中國」——也就是說,廟底溝遺址就是「史前中國」的代名詞,更成為開啟「史前中國」的密碼,為研究「炎黃子孫」和「中華民族」的由來提供了可能。
中華文明探源的起點
破解千古之謎、揭開中華文明之源,成了數千年以來中國人一直渴盼實現的夢想,全面、系統、完整地復原中華民族的先祖們創造人類文明的那幅氣勢恢宏的原始畫卷,生動、客觀地再現人類遠古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也成為中國歷代學術界和考古界孜孜不倦的追求。
2002年起,中國啟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廟底溝遺址的發掘,為這一工程提供了起點和坐標。
上個世紀初在三門峽市澠池縣發現了仰韶文化以後,在山東章丘的龍山遺址又發現了龍山文化,之後又在河南各地發現了很多與山東龍山文化相似但又有河南特點的同時期文化,考古界把它稱為河南龍山文化,這兩種屬於中國新石器時期的文化過渡和發展到以後的夏文化。
如果說仰韶村遺址的發掘,第一次證明了中國存在著相當長時間的史前文明的話,廟底溝遺址的發掘,尤其是廟底溝二期文化的發現,則是把仰韶和龍山兩個時期的文化承接起來,有力地駁斥了西方學者「中國人種西來說」的論斷,結束了世界學術界「中國人種西來說」的爭論,第一次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民族歷史的傳承有序、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中華文明的開端是從傳說中的盤古開天闢地以後的「三皇」「五帝」開始的,「三皇」指的是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指的是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神農氏也就是炎帝,起源於姜水(渭水的支流),黃帝,起源於有熊(河南新鄭),他們分別代表著東﹑西兩個大的部落,炎帝和黃帝活動的時期,正是廟底溝類型的繁榮時期,最後,兩大部落進行了融合,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炎黃子孫」,也就是說,中華文明的源頭是從炎黃兩大部落融合開始的,這個時期正好是「廟底溝類型」的繁榮時期。
從廟底溝遺址出土的數量眾多、絢麗多姿的彩陶和一些精緻的手工藝品中,可以看出當時人們高超的手工技術和充滿浪漫色彩的豐富的想像力。
廟底溝遺址的花卉圖案影響範圍極廣,可謂遍及大半個中國。
根據中國現代考古學家,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考古教研室主任蘇秉琦先生的研究,這些花卉應主要是以菊科和薔薇科兩種花卉的花瓣為母體,與仰韶文化早期半坡類型時期魚紋、幾何紋為特點的圖案不同,「廟底溝類型」遺址中出土的眾多的彩陶圖案中,最豐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變體花瓣紋,從這點就可以說明,當時的人們是崇拜花的,花是當時部落的圖騰,所以就把花的形狀畫在陶器上,以便使他們的後人識別,用以施福和保護自己的後代。
「華」字在古代就有花朵的意思,因此,以「華」為族名,「華夏」與「中華」名稱里「華」字的源頭,從廟底溝文化便可揭開這一謎底。
陝西的華山、華陰縣都與此有關,當時的人們認為自己處在大地的中部,就自稱「中華」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由來。
廟底溝遺址的發掘,也為人們勾勒出中國的農業文明在當時已經處於發展與繁榮時期。
中華文明起源於農業文明。
廟底溝遺址發現並發掘以後,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區,又先後發現和發掘了一大批與廟底溝同時期的文化,它們都以廟底溝文化為參照標尺,被認定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在這些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遺蹟和遺物,都證明在廟底溝文化時期,中國早期的農業發展已經達到非常發達和繁榮的程度。
種植業以粟為主,還有黍、豆、麻、粱、稻等北方地區為主的各類農作物;畜牧業中的豬、牛、羊、狗、雞等已經被馴化,林果業中的棗、梨、栗、桃等也已經開始人工栽培並被人類食用;各種農業生產工具已經比早期更加先進和精緻。
人們的食物結構不僅有糧食,而且有肉類和水果類,這就為人類的健康和發育提供了基礎保證。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確定的起止年代是距今5500年至3500年,幾乎涵蓋了廟底溝文化的整個時期。
在這項工程中,三門峽地區陝靈盆地發現和已經發掘的大量廟底溝類型文化遺址,以靈寶鑄鼎塬的西坡遺址為代表,已經被列為國家重點地區,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牽頭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已經進行了14年,西坡遺址已經進行了7次發掘,獲取了很多重要的考古成果,目前正在進一步開展工作。
這些,都充分說明廟底溝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證明了廟底溝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李新偉研究員認為:「把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各類紋飾分布範圍疊加起來,就獲得了一張廟底溝文化彩陶播散的整體區域圖,這張分布圖覆蓋的範圍,向東臨近海濱,往南過了長江,向西到達青海東部,往北則抵達塞北,廟底溝文化彩陶如浪潮般播散,彩陶所攜帶和包納的文化傳統,也將這廣大區域內居民的精神聚集到了一起。
這個範圍內的人們統一了自己的信仰與信仰方式,為歷史時代大一統局面的出現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礎。
廟底溝文化時期,也許正經歷著華夏歷史上第一次文化大融合。
探索中華文明之源,最直接的起點,就是廟底溝文化。
」
無愧於先祖慷慨的饋贈
經過兩次大規模的發掘,廟底溝遺址的發掘面積達到了2.5萬平方米,但對於總面積36萬平方米的遺址來說,這只能算是冰山一角,已有的考古發現仍屬「以一斑窺全豹」,留在廟底溝遺址上的輝煌,尚有待於一代甚至幾代考古人員去艱辛地付出和猜想。
如今,隨著三門峽商務中心區的開工建設,廟底溝遺址原先所處略顯偏僻的這塊土地已被圍在了新舊城區之間,而遺址代表的廟底溝文化是繼仰韶文化之後,三門峽擁有的又一個國際品牌,該品牌的影響力可以說能與仰韶文化並駕齊驅。
雖然廟底溝文化是仰韶文化的一個重要類型,但它卻是獨霸天下最繁榮強盛的仰韶文化,在同時代文化中發展水平是最高的,沒有任何一支文化能在中原與之並存抗衡。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原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是這樣評價廟底溝遺址的:在多元一體、「滿天星斗」的中華文明中,以三門峽廟底溝遺址命名的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是「滿天星斗」中最為耀眼的「恆星」。
它與同時期古老中國大地上的其他考古學文化相比較,不是半斤八兩的關係,而是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或主體文化,在中華文明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地位。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文化是「中原龍山文化」,而「中原龍山文化」是從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中發展出來的。
這裡的「中原」涵蓋了豫西、晉中南和關中東部地區,三門峽地區就位於「中原龍山文化」的中心地帶。
夏文化直接承襲於「中原龍山文化」,最早的「中國」應該說就是從三門峽地區走出去的。
劉慶柱的評價,可謂對廟底溝遺址的價值最科學、最全面的評價。
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相信以後會有更多的成果面世,廟底溝遺址和廟底溝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會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要。
可以說,廟底溝遺址是先祖對三門峽最慷慨的饋贈,同時也提醒人們,廟底溝遺址和廟底溝文化的保護、研究、開發和利用,對全國、全省尤其是對三門峽來說,都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令人可喜的是,近年來,三門峽市把廟底溝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列上了議事日程。
早在2012年,市文廣新局就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共同制訂了《廟底溝遺址保護規劃》,並通過了國家文物局批准、備案。
《廟底溝遺址保護規劃》明確提出了建設廟底溝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保護開發思路。
按照這個思路,市文廣新局幾年前已著手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合作,制訂出《廟底溝遺址重點區域環境整治實施方案》。
就保護和利用好廟底溝遺址的重大意義,三門峽的思路也逐步清晰起來:保護和利用好廟底溝遺址,有利於展示華夏文明發展序列「獨一無二、無可代替」的實物例證,充分證明三門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利於構建「華之根、夏之源」的物質平台,建成華夏文明傳承示範創新區的新地標,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增添亮點;有利於打造史前中國之「中」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
2016年3月31日,廟底溝遺址公園建設專家研討會在三門峽天鵝湖國際大酒店舉行,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李伯謙,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院長趙輝,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星燦、教授王仁湘、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杜金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賈連敏、研究員樊溫泉,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以及清華大學建築設計學院相關專家出席研討會,為廟底溝遺址公園建設建言獻策,並就廟底溝遺址公園初步設計思路及方案進行了深入研討,圍繞廟底溝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價值、如何科學合理保護利用歷史文化、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充分尊重保護現有歷史遺存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專家們認為,廟底溝文化是仰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廟底溝時代見證了早期中國文明的第一縷曙光,廟底溝遺址是在全國極具影響力的新石器古文化遺存,出土的彩陶聞名於世,「最早的『中國』應該說就是從三門峽地區走出去的」。
要透徹認識廟底溝文化,深入研究遺址保護與利用,從高度、廣度、深度、精度、準度上全方位打造「獨一無二」的文化遺址公園。
2016年6月4日,廟底溝遺址公園暨廟底溝博物館設計方案第二次論證會在鄭州舉行,省、市有關領導及多位文物考古、博物館方面的專家齊聚一堂,再次對設計方案的完善提升建言獻策,提出真知灼見。
清華大學設計團隊代表對廟底溝遺址公園景觀設計方案、博物館概念性設計方案進行了介紹,與會領導和專家就方案的進一步完善提升分別作了發言。
與會領導和專家認為,設計單位充分吸收了此前論證成果,在原有基礎上增添了新的創意,方案的設計思路和呈現方式已比較成熟。
下一步還要更加明晰設計定位,彰顯仰韶及廟底溝文化的價值和地位,梳理展示主題,合理把握遺址公園和城市公園的平衡,處理好功能與流線的關係,通過遺址展示滿足對公眾的服務,以最新的勘探研究成果為支撐,優化設計方案,共同打造全國一流、世界一流的遺址公園和博物館。
厚重的廟底溝文化,始終讓考古專家學者們激情迸發,更讓三門峽人倍感自豪。
懷揣對歷史的敬畏、對後人的負責,相信在科學理念和依法保護的前提下,做好廟底溝遺址保護工作,建設好廟底溝遺址公園,以文化為引領,體現文化理念,展示文化內涵,打造文化高地,建設省際中心城市、休閒文化城市,一定能讓三門峽這座美麗的城市更加美好。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三門峽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名勝古蹟 三門峽廟底溝遺址
廟底溝遺址廟底溝遺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南三門峽陝州古城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是一處仰韶文化和早期龍山文化遺址。遺址內涵分為二期。一期(下層)為仰韶文化遺存,命名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廟底溝:中國文明從這裡走出
2015-04-01 00:59 經濟參考報 顯示圖片如果說仰韶文化的發現,讓世界震驚於中華大地史前文明的古老和神秘的話,那麼廟底溝類型的發現,更讓人領略了其神奇的一面。只是紅黑白黃色的簡單組合...
郭大順《追尋五帝》——仰韶文化新認識之華族源起(七)
仰韶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一支史前文化。本世紀二、三十年代西方的近代田野考古方法剛剛引入中國,就首先對仰韶村遺址進行了發掘。古史傳說與剛剛起步的近代史前考古試圖結合時,仰韶文化...
山西陶寺-夏商時期玉文化
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夏 玉鉞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 這4000年前玉器的工藝著實厲害了,玉鉞表面極為光滑,厚度均一,厚度僅有3毫米(圖4),最牛的是鉞上的雙聯鑽孔,不僅僅...
仰韶文化才是中華文化的母體,中華文化西來說不攻自破!
1921年10月中秋的一天,黃河岸邊的一個偏僻的小村莊迎來了一位大個子洋人,從此這座小村莊和這位洋人同時揚名天下,這座小村莊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仰韶村,這位洋人就是瑞典人安特生。
考古專家陳星燦:保護文化遺址 就是留住城市靈魂
「三門峽有太多獨一無二的文化遺址,我們理應好好把它們保護起來,保護這些遺址就是留住城市的靈魂。」3月30日下午,在廟底溝遺址公園建設專家研討會召開前一天,考古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
《天下伏羲》:八千年風雨大地灣
從七月盛夏到十月深秋,在歷經3個多月的採訪後,我們終於踏進了甘肅省天水市境內。作為地處長江、黃河兩大水系交匯處的天水,在華夏文明的起源上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伏羲生於天水,都於周口淮陽,是史學界...
河南再現仰韶時期大型聚落遺址 出土大量彩陶器物
中新社鄭州8月24日電 (記者 董飛)河南省鞏義市境內新發現一處仰韶中晚期大型聚落遺址,24日吸引了正在鄭州參加「中國考古·鄭州論壇」的近百位考古專家學者,深入探訪、考察。這處遺址位於黃河南岸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