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自然 仁厚崇山|從考古發現談中山國的崇「山」特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3月12日是我國第四十個植樹節。

植樹節體現了現代人們對自然珍惜和熱愛。

那麼古人是怎麼表現自己對自然的熱愛的呢?這主要表現在他們崇拜的對象上。

中山國人對自然的熱愛在於「崇山」。

中山國人植根於大山之中,他們對於山有無限的崇敬和熱愛,這體現在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通過陳應祺教授的文章,來看看中山人的「崇山」情結。

自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兩座戰國中山王墓在河北平山縣三汲公社相繼發掘以後,引起了我國史學界和考古學界的廣泛重視。

為了進一步研究中山國的物質文化,保護好遺留下的遺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曾連續幾年在三汲公社範圍內對中山國的遺址進行了考古工作,通過對中山國遺物的觀察與分析,戰國中山國的文化性質開始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出上的大批文物中我們發現,這裡的山形器飾為它處所罕見,成為中山國文化的獨特之處,因而得到的印象是:中山國是崇山的。

本文擬通過山形器飾的觀察,對中山國崇山的特點作一初步探討。

中山城公墓墓室全景

中山王厝墓發掘現場

大家知道,研究春秋戰國時某一國的文化,從地域上講,應以其都邑和較固定的疆域內的遺蹟遺物為主要。

這一點,也同樣適用於中山國。

中山國的早期都邑「顧」的位置,目前還有爭議,尚未最後確定。

而後期都邑「靈壽」,根據《史記·趙世家》的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和《世本》的「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的記載,清人王先謙在《鮮虞中山國事表疆域圖說》中認為,現靈壽縣故城村周圍長寬約五百米的古城址,即是當年中山桓公所居之靈壽城。

經我們實地勘察分析,該城址規模很小,當時中山不可能將一國之都建於土薄水缺的高崗之上,因此,這一說法難以成立。

但是在此城之西約距一千五百米處,還有一座規模較大的戰國古城址。

經勘察,此遺址才是史籍所記之中山國的後期都邑靈壽古城。

原因是:首先該城址範圍東西為四千米,南北最長處達四千五百米,城址依山傍水,既有中山王的園囿、王陵,又有規模很大的制陶、鑄銅、鑄鐵、制骨、玉石器等官營手工業作坊區,井且還發現多處大型建築遺址和密集的居住遺址,完全具備了作為一個都邑的設施。

其次,據《水經·滿水注》所記.「中山城內有小山一……俗以山在邑中」。

其「俗」字即意為先後的中山都邑內都有山,而這裡的靈壽古城址,雖屬中山國的後期都城,但是在城址內東北部仍有黃山一座,與古籍的記述亦是相符的。

戰國中山國靈壽城遺址平面圖

通過對古城址所處的位置觀察發現,它距太行山較近,城址北面即以高陡的東靈山為屏障,遠眺古城址,東靈山成為一個大的山形器矗立在城址上空。

這些現象,我認為都包含著與中山國名稱有關的某種寓意。

戰國中山國地理位置示意圖

中山古城遺址航拍圖

從出土的文物上看,幾年來從兩座中山王墓出上的山形器飾,都屬於禮器,有山字形儀仗飾、中山侯銅鉞等。

兩座墓出土的山字形銅儀仗飾,雖然高寬不一,輕重不等,但形狀基本相同,上部「山」字呈三峰戟形,下部為筒形銎,左右出回紋飾。

根據器物的重量和下部的銎口分析,當時是插於木柱上的,平時可能立於王帳前,出行時豎於車上(王厝墓車馬坑出土的山字形儀仗飾於車部,銎內有朽木灰),以示王儀。

這種大型的山字形銅儀仗飾象徵著中山,可以說是起了國徽的作用,是國徽的最早雛形。

成公墓出土的山字形器

出土六件,均於同一鑄模內澆鑄出後,經修整器邊,磨光後組裝成一件整器,一次每件山字形器重量基本相同。

因器體上半部呈山字形,古稱「山」字形器。

器體上部出三支尖鋒體,左右兩側向下向內稱透空雷紋狀,下部中間有圓筒狀銎。

器身和銎體的連接是在銎體上部橫向凹口嵌進山字的中間底端後用兩個圓形大鉚釘鉚柱。

釘面徑3.7厘米。

圓筒形銎通高48、銎口外徑15、壁厚0.8厘米,銎筒上端10厘米處為扁平狀,頂端呈板狀,銎的下部中間處的前後有方形楔孔。

銎內沒有發現木灰痕跡。

每件山字形器通高143、寬80、厚0.5厘米。

中山成公墓出土。

王厝墓出土的山字形器

出土五件。

器體成「山」字形,故稱「山」字形器。

器上部出三支有刃鋒體,兩側向下內回城透空雷紋狀,下部中間有圓筒狀銎。

器身和銎體鑄接。

銎體上部扁平,中間凹口緊密而牢固的卡住山字中間,為使透空雷紋狀的下部穩定,內側下端有一方片體與銎壁相連接。

三支鋒體由下至上漸薄,尖端抹刃。

銎的前後兩側有方形楔孔。

五件山字形器的銎內有朽木灰,現存木灰延至銎外部分38~48厘米不等。

從情況分析,可知此器原應立於木柱之上。

木柱與銎間,由楔孔釘入木楔固定。

在銎的外部刻有文字或符號。

器高119、寬774、厚1.2、銎徑13.5厘米。

中山王厝墓出土。

另一件是中山侯銅鉞,鉞面鑄有銘文:「天子建邦,中山侯㥯。

作茲軍鉞,以敬(警)氒(厥)眾。

」鉞面下部鑄有五座山峰,鉞柄前部鑄有「山」字。

《禮記·工制》「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鞀將之。

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可見此件銅鉞是中山王的權力象徵,至為尊嚴。

在銅鉞上飾以山峰和「山」字,反映了中山國的統治者對山的崇敬。

中山侯越

中山侯越銘文

陶質的山形飾件主要是建築飾件,出土於城址各處遺蹟內,中山王厝墓上建築遺蹟也出土了不少山形飾件。

這些山形飾件主要用於建築瓦頂上,已發現的有瓦當、山峰形瓦釘帽飾件、山形脊瓦、山形瓦釘帽等。

尤其這些大型的山峰形瓦釘帽飾件,立於瓦頂前檐.更增加了建築的雄偉。

這些建築飾件在其它的都邑遺址內,至今尚未發現。

中山國靈壽都城內,在一些建築遺蹟中出土了不少的各式瓦當,最普遍的是素麵半瓦當,在一些較大的建築遺蹟內,則出土有各種紋式的圓瓦當和半瓦當。

這些瓦當紋飾的特點是絕大多數以「山點紋」為基礎,圓瓦當飾滿凸「山點紋」,其間飾四個陰雲紋,這種紋飾表示雲彩繚繞于山嶺之間。

不少半瓦當也有這種紋飾。

在已發現的半瓦當紋飾中,分雲彩紋和獸紋兩大類,雲彩紋以雲紋和虹紋為主,獸紋以單獸、單鹿和雙鹿紋為主。

其中虹帶紋飾於瓦當中部,呈半圓形,外飾雲朵,其意是在群山中現出彩虹一道,四周雲朵冉冉上升。

獸紋瓦當其間布以山點紋,使人感到這些動物安然的生長在群山之中。

上述這些山字形瓦飾件及圓瓦當,均置於高大建築的頂部,一些小型的山形飾件、山點紋半瓦當飾於一般建築的頂部,其位置可謂至為尊嚴,反映了中山國上自統治者,下至一般平民,將山字形圖飾作為民族的標誌而遍存於國中。

1

2

3

4

5

6

各式陶建築構件

近幾年從靈壽城址墓葬和遺址出土文物中的一些器物裝飾紋飾看,也大都是以山區常見的鷹、蛇、虎、鹿、猴等為主。

如王厝墓隨葬的鷹柱大銅盆,五號遺址出土的三件雙鷹首山峰形瓦釘帽飾,都以兇猛的鷹作為主要紋飾。

三號墓出土的蛇紋六博棋盤和各式蛇紋石刻飾件,人傭燈、十五連盞燈等,都飾有各種形態的動物。

這是中山國鮮虞族長期生活于山地,對山地常見動物較為熟悉,因此在很多器物上飾以這些動物形象。

裝飾各種山地動物形象的器物

鮮虞中山國對山不僅僅是崇尚,而且還將自然山丘充分利用於城邑的設防上。

中山統治者從歷史經驗中,知道山對自己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山國的都邑內都有山,在選擇城址時,也儘量把自然山用於軍事設防。

靈壽城就是以東靈山作屏障、城山黃山替代夯築高台,遇有軍情可作指揮之用,在小丘上築城堡,守衛城址北部唯一的陸路城闕通道。

1 2

3

黃山,召王台,簸箕掌

上述這些山形器飾和動物圖像,以及對山的充分利用,組成了中山國文化的特點。

那麼,中山國何以如此崇山?這是有著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的。

縱觀鮮虞中山國的歷史,從公元前507年平中戰役後建國起,直到公元前296年被燕、趙聯軍所滅,其間雖曾遭到強鄰的多次入侵,卻經受了幾次較嚴重的衰敗,並且在先秦文獻中消失後又復出。

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

其一是鮮虞中山長期生活於太行山,屬山地民族,當其自身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在中原諸侯紛爭無暇顧及的情況下,就會乘機東出太行,向平原地區擴展;當受到強鄰進攻、無力再抵禦時,則又退入太行深山,休養生息、恢復力量,以便有利時機又東下太行,一舉復國。

其二是鮮虞中山在早期的社會組織屬部落聯盟組織,有關文獻雖無提及,但在一些記載中還是有所反映。

《呂氏春秋·先識篇》載:『」中山之俗,以晝為夜,以夜繼日,男女切倚,固無休息,康樂,歌謠好悲,其主弗知惡」,這段記載反映了當時鮮虞中山所保留的一些屬於部落組織的習俗。

雖然其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中原民族先進文化的影響,部落聯盟組織逐漸過渡到以國家的形式出現,即中山國的建立,但是在遇到強鄰的攻擊下,四周又為中原民族所包圍,為了民族的存在,殘存的部落組織形式必然起到聚集本民族的作用,使鮮虞中山能敗而不散而避匿於深山,仍然保持了社會實體。

其三是當時鮮虞中山的經濟是以畜牧業為主兼營農業.在地廣人稀的太行山東麓,則利於畜牧業的發展。

據《史記·貨殖列傳》載,這一帶是「多馬、牛、羊、旃裘、筋角」的地方,從有關考古資料所知,太行山東麓的唐縣至平山這一帶,自春秋至戰國中晚期是屬於鮮虞中山國的地域,從這裡已發掘的春秋至戰國早期的積石墓內,出土的提鏈銅壺、絡繩紋銅壺、金絲圈飾、串珠、虎形金飾片、蛇紋柄青銅短劍等,都有著遊牧民族文化的特徵,無疑是鮮虞中山國的遺物,也是其從事畜牧業的重要佐證,以畜牧業為主要經濟基礎的鮮虞中山,在強鄰進攻下,又可以將其賴以生存的牛、馬、羊等畜牧轉移入深山之中,保存了經濟基礎。

由於上述原因的最根本是依託了層巒疊嶺的太行山,因此鮮虞中山對山的崇敬之情反映到它的文化方面,也就不難理解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神秘王國」揭開神奇面紗

在中國歷史上,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中山國,《史記》里卻沒有對其歷史和王系的專篇記載,多次提及也僅僅是「陪襯」而已,一筆帶過。史料的缺失使這個「千乘之國」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充...

中山王陵墓內存玄機 十五連盞銅燈的源由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東周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時期。春秋時全國共有100多國,經過不斷兼并,到戰國初年,只剩下十幾國,大國有秦、楚、韓、趙、魏、齊、...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平山中山王墓

戰國晚期中山國王陵。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城北的靈山下。年代屬公元前4世紀末。1974~1978年﹐河北省文物管理處在此發現了中山國晚期都城靈壽故址﹐並發掘兩座王陵﹐對於了解中山國的歷史和文化有重要意義。

中山國守丘刻石及其價值

一九七四年冬,河北文物考古工作者為配合水利工程建設,在平山三汲一帶進行了考古調杳,苑集上來一塊刻有文字的河光石,它原是南七汲一位農民四十多年前在村西南挖土時發現的.這塊刻石長90、寬50、厚4...

戰國時期的繁華大都市—靈壽城

兩千四百多年前,距離義大利的海岸不遠,羅馬人在傳說中的建城者羅慕洛的領導下,正在建築他們的城市;德爾斐人也在修繕他們的希臘古城,城中供奉起他們心中的太陽神阿波羅;瑪雅人也不甘落後,也著手建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