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雙棺」:重慶江津區油溪鎮發現東漢晚期墓葬群 墓主身份顯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該東漢晚期墓葬群距今至少1800年歷史。

渝西片區首次發現「一室雙棺」墓葬形式。

專家根據墓室陶俑判斷該墓應是東漢晚期。

石棺上雕有金蟾、鯤、龍、金烏等動物。

漢磚上雕刻著各式精美的菱形紋和車輪紋。

兩個墓都是劵頂磚石墓。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重慶江津區文物管理所上周五(18日)宣布,在當地油溪鎮發現一座東漢晚期墓葬群,距今至少1800年歷史。

據了解,該墓葬群可能是家族墓,面積達100多平方米,是渝西片區發現最大的漢代磚室墓,也是當地首次發現的「一室雙棺」墓葬形式。

葬墓群距離長江邊僅一公里,而且油溪鎮水運發達,史料記載在漢代已是重要的水驛。

當地一直盛傳有古墓的傳說,直到今年3月中旬,該鎮盤古村村民向有關部門舉報,指有人在村裡策劃盜墓。

經調查和走訪,警方最終瓦解該盜墓組織。

考古專家上周六(19日)到現場進行搶救性發掘。

經測算,墓葬群右側的大墓,長10米、高2.3米,為渝西片區現發掘的最大漢代磚石券頂墓。

墓地群左側是小墓,裡面有兩副石棺,為當地首次發現的「一室雙棺」。

此次發掘的兩個墓均為券頂磚石墓,均用漢磚。

由於漢磚運用特製的泥土在模具里整體燒制而成,故具有耐磨抗腐的特點,十分堅硬。

考古人員稱,漢磚上還雕刻著各式精美的菱形紋和車輪紋,但目前重慶範圍內還未發現燒制此種漢磚的磚窰,而離重慶最近的一個漢磚窰是位於湖北的秭歸窰。

經推測,墓室的漢磚是應由秭歸窰燒制後,通過長江水運而來,由此說明當時此地水運發達。

考古人員又指,能夠從外地運漢磚來此地,可見墓主人身份顯赫,經濟實力強。

「我們猜測這可能是夫妻合葬墓。

」江津區文管所考古現場負責人稱,其中一個石棺棺蓋已被盜墓賊打開,另一個石棺棺蓋則已斷成兩截,但石棺上精美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見。

兩個石棺上都雕有金蟾、鯤、龍、金烏等動物,側面則雕刻跳圈、拋球、倒立等漢代各種雜耍圖和精美紋飾。

根據墓室里散落殘存的各種陶俑、陶罐等,判斷該墓應是東漢晚期。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

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

歡迎關注,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室雙棺!重慶江津發現2000年前東漢墓葬群

重慶快新聞【一室雙棺!重慶江津發現2000年前東漢墓葬群】江津油溪鎮發現了一處東漢墓葬群,距今已有2000年!昨日(18日),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江津區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近期的考古發掘發現,...

重慶搶救性發掘存在被盜風險崖墓

新華社重慶2月1日專電(記者牟旭)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該院經過兩個月的搶救性挖掘,共清理因暴露而存在被盜掘的風險的崖墓3座,出土有畫像石棺、陶棺等葬具,以及隨葬品近100件/套。...

天府國際機場考古新發現 70多座東漢崖墓出土

(原標題:天府國際機場考古新發現 70多座東漢崖墓出土 畫像石棺現少見圖案:朱雀組合雙闕)昨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在發掘現場向媒體介紹了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考古新發現:從東漢初期到蜀漢時期的70餘...

2000年時發掘的寧夏中寧龍坑漢墓群

龍坑,全稱叫「龍坑溝」,人們習慣上將古城子至茶坊廟的這段溝道簡稱為龍坑。龍坑溝是明代以前為了分流清水河的洪峰而開挖的一條人工河道。它自風塘溝的北端築壩,開口向西北方向引流,途經白土梁,古城子南...

洛舍東衡漢墓將原址保護

不久前,《德清新聞》有關洛舍東衡漢墓考古發掘的新聞吸引了廣大讀者的眼球。現在野外考古發掘已經結束,但是漢墓的保護工作正在繼續。昨天記者了解到,此漢墓將被原址保護。據向縣博物館了解,此次東衡漢墓考...

重慶忠縣發現宋明時期墓葬群

中新社重慶10月26日電 (記者 鍾旖)記者26日從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該院考古工作人員對重慶忠縣生態工業園區的文物進行保護性發掘,發現宋明時期墓葬群,含南宋雙室石墓1座,明代單室、雙室和...

記者「探墓筆記」 開啟千年西晉歷史

上個月,從國家文物部門傳來最新消息,江蘇有三處考古發現入選了2016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初選名單,其中,在徐州市邳州新河鎮發現的西晉墓葬群就是其中之一。眼下,盜墓題材的文藝作品十分火熱,那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