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重慶老鼓樓衙署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老鼓樓衙署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望龍門街道巴縣衙門片區,坐北面南,背依金碧山,面朝長江。

遺址堆積豐富、興廢頻繁,已發現有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房址、道路、水井、灰坑及礌石堆等各類遺蹟240餘處。

其中,遺址東南部現存一處保存較好的宋代夯土包磚式高台建築基址,殘高近10米,揭露面積600餘平方米,部分築牆磚上發現有「淳祐乙巳(1245年)東窯城磚」等陰、陽模印紀年銘文。

遺址西部為一座大型「回」字形院落基址,揭露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布局規整,排列有序,由兩道長約130米的南北向圍牆及多重建築組成。

此外,遺址內還分布有亭榭式、外廊式及三合院建築基址多處,部分建築還發現有榫卯結構的木地栿和帶鋪首的圓形鼓式柱礎。

老鼓樓衙署遺址是宋以來重慶曆代府衙治所的一部分,是重慶市現存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衙署建築遺存,對於研究重慶城市沿革變遷、西南地區古代建築及宋蒙戰爭山城防禦體系均具有重要意義。

老鼓樓衙署遺址位於重慶市渝中區望龍門街道巴縣衙門片區,坐北面南,背依金碧山,面朝長江。

遺址堆積豐富、興廢頻繁,已發現有宋元至明清時期的房址、道路、水井、灰坑及礌石堆等各類遺蹟240餘處。

其中,遺址東南部現存一處保存較好的宋代夯土包磚式高台建築基址,殘高近10米,揭露面積600餘平方米,部分築牆磚上發現有「淳祐乙巳(1245年)東窯城磚」等陰、陽模印紀年銘文。

遺址西部為一座大型「回」字形院落基址,揭露面積達5000餘平方米,布局規整,排列有序,由兩道長約130米的南北向圍牆及多重建築組成。

此外,遺址內還分布有亭榭式、外廊式及三合院建築基址多處,部分建築還發現有榫卯結構的木地栿和帶鋪首的圓形鼓式柱礎。

老鼓樓衙署遺址是宋以來重慶曆代府衙治所的一部分,是重慶市現存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衙署建築遺存,對於研究重慶城市沿革變遷、西南地區古代建築及宋蒙戰爭山城防禦體系均具有重要意義。

 從2010年起始的老鼓樓衙署遺址考古發掘歷時3年,共發掘1.236萬平方米。

遺址內,出土珍貴文物3200餘件,標本數萬件。

其中包括,「縣」字木模印、宋代的錢幣「淳祐通寶(當百)」、明代的青花花卉香爐,以及一堆礌石(古代作戰時從高處往下推以打擊敵人的大塊石頭)等。

最讓人驚喜的是,考古隊還發現了一處建築遺蹟——一處夯土包磚式高台建築。

該建築遺蹟略呈方形,經專家測量,東西寬24.7米、南北殘長24.3米。

夯土高台建築內部,用夾雜有小型鵝卵石的黃灰沙土夯築而成,四周砌築有護坡牆體,護坡牆體基礎用大型長條石塊砌成,護坡牆體以青磚砌築,磚牆殘高7.65米。

四面護坡牆由下至上越來越窄,牆體呈79度傾斜。

經專家考證,這處建築遺蹟應為南宋時期重慶府衙署的譙樓。

更讓專家們吃驚的是,這座磚砌高台建築所在地域,竟然是南宋、明、清、民國4個時期衙署的所在。

在遺址現場,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個時期建築的層次關係。

經過專家考證發現,清代衙署圍牆建築直接疊壓於明代圍牆之上,明代衙署的範圍應與清代大致吻合,唯中軸線較清代偏西。

重慶市渝中區老鼓樓衙署遺址的構造無不符合中國傳統衙署建築的規制,又有著鮮明的巴渝地域特色。

它位於重慶市渝中區解放東路望龍門街道巴縣衙門片區,地處金碧山下、長江左岸的台地之上,背山面江、坐北朝南。

遺址興建於宋蒙戰爭的歷史背景之下,著名的川渝山城防禦體系即在此籌建經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陝西發現漢武帝「通天台」

新華網西安12月8日電(記者馮國)位於陝西省淳化縣北部的甘泉宮遺址,是西漢時期的國家祭祀中心之一。通過對遺址的勘探,中國考古學家首次確認漢武帝倡導建立的「通天台」,為中國古代繁盛的「仙人文化」提...

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

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三家單位組成的周原考古隊,從2014年9月啟動了周原遺址新一輪考古工作。基於對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本輪工作設定了兩個工作方向,一是在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