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道特稿|荊州論劍之劍道傳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劍,作為中國古代的傳統兵器和禮器,原始漁獵可斬可刺的骨劍、竹木劍的實用開端,到隨身佩戴,用於巫禮,兵則銳利所向,禮則紋飾光鮮,錯金嵌銀鑲石,還是身份等級的標誌。

半個多世紀以來,荊楚故地出土了多柄除楚劍以外的吳越名劍,如吳王夫差劍、越王州勾劍、越王鹿郢劍、以及越王勾踐劍副劍等等,這些名劍製作精良,堪稱國寶。

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這對冤家的兵器同時出現在楚地,也引發了關於劍的趣話以及對劍道的思考。

(越王勾踐劍,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荊州楚故郢都紀南城望山1號楚墓,劍身全長55.6厘米,劍刃長47.02厘米,劍柄長8.4厘米,劍身寬4.6厘米,劍格寬5厘米,重857.4克。


越王勾踐劍其劍鋒霸氣,劍刃寒蟬,劍脊隨鋒、領從帶刃、英氣畢現,劍身菱形紋再現當時雅致時尚,也富含硫化銅達到防鏽蝕的功效,劍身下段方臘部分「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八個清晰的錯金鳥篆體銘文,足見工藝精湛。

荊州博物館原館長滕壬生當時就在出土現場,當發現劍上銘文時激動不已,幾乎是在失控狀態以劃線粉筆推出字形,發現了錯金文字後驚呼「不得了的鳥書!」

劍身表面疑似有鍍鉻確保不銹。

劍格兩面分別用綠松石、藍色琉璃鑲嵌紋飾,也是高大上的手段。

劍莖有兩道箍,應為纏緱所用,與多數青銅劍無異。

而此劍鞘(主要是用來保護劍刃)為何物?劍緱gōu(纏繞在劍柄,便於抓握,也可用於裝飾)為何物?如何纏繞,還有劍首11道同心圓則留給後人無限揣測。

(越王勾踐劍劍首11道同心圓)

產於古埃及、歐洲的綠松石是取道於楚國開闢的南方絲綢之路(早於張騫大約四個世紀!)而進入楚、吳、越等國的,同時,楚地亦有「和氏璧」的故事與楚地綠松石產地相關聯,而琉璃疑似來自陸上歐洲絲路,多產銅的楚國也掌握了琉璃這種冶銅副產品——多雜質玻璃品種的生產工藝。


此劍雖然歷經兩千餘年,一經出世仍寒光逼人,鋒刃如新,世界為之一振!「風吹斷髮,削鐵如泥」決非虛構和誇張。

楚、吳、越多產名劍,被譽為「寶劍之鄉」,其中「楚鐵」就是當時名劍的代指!寶劍鑄型的火熱,自然蒸騰了許多動人心脾的傳說,而劍鋒磨礪的冷艷,自然造就了無數江湖英雄赴死傳奇,歷來文獻多有記載,民間亦多流傳。

(吳王夫差矛)

但現存的和已被發現的吳越名劍,多數在楚之故地被發掘,如越王州句劍、越王盲姑劍、越王鹿郢劍數柄,以及吳王夫差劍、夫差矛,這種現象看似費解,其實不然。


一些正史、史論沒有刻意迴避楚國強大對吳越浸潤、掠奪的史實,無法迴避楚文化對吳越文化的引領、兼容、滲透的影響,人物有伍子胥入吳,范蠡、文種入越的事跡很難讓今人相忘於江湖;實物更見著於歷代文獻和出土文物,楚王酓(yǎn)章劍,楚王酓章戈銘文所及楚威王滅越,楚幽王「戰獲兵銅」不可磨滅。

其中除了剪不斷理還亂的楚吳越關係,楚對吳越青銅器製造技術的借鑑和提升,包括工匠、技藝的占有,如複合鑄劍、防鏽蝕等技術的應用等,還有邦國之間寶劍贈與的禮尚往來,楚地南國劍文化鏗鏘有聲。

一說認為這些劍是越王嫁女到楚國的陪嫁和轉贈的禮品。

對照我們可見的楚國故地出土的名劍風采,一部楚史就變得生動起來。

(屈原圖)

紅粉贈佳人,寶劍贈英雄」,此事自古然。

屈原在《離騷•涉江》有「帶長鋏之陸離兮」的詩句;《說苑•善說》記「惜者荊為長劍危冠,令尹子西出焉」;楚國人佩劍之風遍及文人武士和社會各個階層,較為典型的是,楚紀南城東南的雨台山楚墓中一些單棺墓和無棺無槨並沒有其他隨葬品的墓葬中,一般都有青銅劍出土。

還有數據表明,僅楚郢都紀南城周邊已發現的500多座楚墓,過半數的陪葬都有劍、戈、矛等兵器,這即是一種文化時尚,更是楚之先民在艱難的求生存、圖發展的歷程中自然養成的崇文尚武精神。


這個愛劍的民族由於愛劍,進而愛才、進德,取人之長,養晦圖強,創造了楚才遍地的燦爛文化。

今天,我們在荊州論劍,以期「劍道傳世」。

一柄寶劍雖然或難遍論古今,不過借劍怡情,養神、養眼,定神、開悟,不可盡論亦以為然。

羋大

羋大也想有一把「鎮宅」之劍!

在此非常感謝神遊郢士的來稿,我們歡迎更多喜愛楚文化的朋友們加入我們,原創作品徵集令點擊跳轉,即刻補腦。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刪)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勾踐劍和夫差矛為什麼被埋在楚國墓葬中

1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附近的望山楚墓群中,出土了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上面用鳥篆銘文刻了八個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專家通過對劍身八個鳥篆銘文的解讀,證明此劍就是傳說中的越王勾踐劍。

小考:館藏古今名劍大集錦(圖)

中國傳統寶劍由於歷史悠遠,源遠流長,歷代多有與名人或名匠有關的名劍存名。從「軒轅帝采首山銅鑄劍」「蚩尤制劍」刀禹、啟、太康、孔甲、太甲、武丁等有關鑄劍的記載,歷代帝王似乎都有個人用劍,單從目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