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青銅劍?看過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鄂爾多斯地區出土了很多草原青銅器,其中就包括大量有鮮明草原風格的青銅短劍,眾多考古資料顯示,在東西方交流的路途上,草原地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接力棒」的作用。

1965年冬天,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號楚墓中出土了一件國寶級的青銅劍,銅劍的主人就是因「臥薪嘗膽」的故事而家喻戶曉的春秋五霸之一――越王勾踐。

作為湖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雖然埋藏了2000多年,卻依然鋒利無比。

人們在驚嘆古代工匠技藝精湛的同時,不禁想問中國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銅劍、最早的銅劍又是什麼樣的呢?

要想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就要了解一下中國銅劍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

銅劍是一種近距離格鬥的短兵器,主要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每一部位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稱。

劍身前端稱「鋒」,劍體中線凸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

劍柄又稱「莖」,劍柄的末端稱為「首」。

劍柄和劍身之間護手稱為「格」。

流落日本的青銅劍

一般認為,從夏代起,中國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而且夏代出現了成熟的青銅禮器和武器,但奇怪的是,武器中卻沒有銅劍的影子。

到了商代,中原地區進入了青銅鑄造的繁榮期,安陽殷墟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銅器是其最好的證據。

而商人最熱衷於青銅禮器的製作,著名的「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就是這個時代的巔峰之作。

然而商文化自身也沒有銅劍,武器中占主導地位的仍是青銅戈。

但同時期,在中國北方長城地帶,銅劍已經廣泛流行。

目前中國境內考古發現中最早的一件銅劍,出土於上世紀70年代內蒙古伊金霍洛旗朱開溝遺址1040號墓中。

從伴出的器物看,這把銅劍的年代應該在商代早期。

到了商代晚期,北方地區的銅劍分布範圍和數量都大量增加,流行的銅劍劍柄大都略微彎曲,有較窄的一字形劍格,柄首往往做成獸頭形或鈴形,因此也被稱為「鈴首劍」和「獸首劍」。

到西周初期,中原地區的周人已經開始使用銅劍了。

《史記・周本紀》曾記載,武王伐紂攻入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一說在河南湯陰縣)時,紂王已經自焚而亡,武王「至紂死所,自射之,三發而後下車,以輕劍擊之,以黃鉞斬紂頭,懸大白之旗。

」與商代晚期北方地區的鈴首和獸首劍不同,周人使用的是一種扁莖柳葉形銅劍,這種銅劍在周人的老家――關中地區以及分封的諸侯國故地都有發現,甘肅靈台白草坡、陝西長安張家坡、陝西岐山賀家村、北京房山琉璃河等地的考古發現中也皆有所見。

流落日本的青銅劍

東周時期,整個中國都進入了銅劍製造的巔峰時期。

中國北方、東北和巴蜀等地區的銅劍都得到了空前發展,僅近年在北京延慶軍都山東周墓地的發掘中,就出土了近百件銅劍。

但如果從鑄造水平來看,中原和吳越地區的東周銅劍就要大大高於其他地區,其中尤以吳越出產的銅劍最為上乘。

《周禮・考工記》記載到:「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

」歐冶子、干將、莫邪等鑄劍師,著名的越王勾踐劍和吳王夫差劍也都是出現在這一時期的吳越地區。

此時中原和吳越等地銅劍的形制也基本定型,不僅銅劍數量增多,劍體也加長了,《楚辭・國殤》云:「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足以說明長劍在這一時期流行的普遍性。

但東周之後銅劍逐漸衰落了,到兩漢時期已經完全被鐵劍取代。

縱觀銅劍的發展演變,在廣闊的中華大地上,不同時期種類繁多的銅劍可能有多個源頭。

但如果要追尋最早銅劍的淵源,就不得不關注北方地區朱開溝遺址出土的銅劍和周人的扁莖柳葉形銅劍了。

這兩種銅劍也代表了中國最早銅劍的兩個不同系統。

流落日本的青銅劍

歷史上,銅劍的產生應有著長期的孕育過程,而時代為商代早期的朱開溝遺址的銅劍很明顯已經是非常成熟的銅劍形制了,這說明這種銅劍的起源要早於商代早期。

類似的銅劍在境外的蒙古、俄羅斯的南西伯利亞等地都有發現,但遺憾的是年代沒有早於商代早期的,也未見更原始的形制。

所以朱開溝這類短劍的起源目前還沒有更好的結論,但有一點可以明確,中國北方地區早期銅劍與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等地聯繫密切。

而周人柳葉形短劍的最早來源目前學術界意見不一,有人認為周初扁莖柳葉形劍可能是由新石器時代晚期甘青地區的石刃骨短劍發展而來,但二者間存在著太長的年代缺環,目前這一觀點還沒有更充足的證據。

也有人認為是來源於巴蜀地區,其證據是在四川成都十二橋遺址商代晚期文化層和四川廣漢三星堆一號祭祀坑出土的一件柳葉形玉劍。

當然這些發現要比周人的柳葉形短劍早,但如果我們對比一下伊朗、西亞和東歐等地的資料就會發現,那裡類似的短劍形制更加原始,年代要早得多。

其實早在1980年,著名考古學家宿白先生就已經談過這個問題,他將中國境內的發現與伊朗出土的銅劍作了對比,指出扁莖柳葉形短劍在中亞和西亞的編年都比中國早,所以說最早的扁莖柳葉形銅劍很可能是從境外傳入的。

雖然我們目前還無法確切地指出中國最早銅劍起源地及其路線,但有兩條對外聯繫的通道最值得關注,一個是綠洲通道,另外一個就是北方草原通道。

綠洲通道實際上就是後來的絲綢之路。

我們都知道漢代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正式開通,但從考古發現看,早在青銅時代,絲綢之路的部分路段就已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東西方文化冶金技術的聯繫發生的時間也非常早。

而草原通道則是中國北方民族與其北部的蒙古高原、南西伯利亞等地人群聯繫的主要路線。

當然有些人可能覺得中國東周時期銅劍如此發達,最早的銅劍怎麼可能不是當地起源的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歷史上無論哪個民族,哪種文化之所以能經久而充滿活力地不斷發展,並不在於它一開始就先有了所有好的東西的胚胎,而是它能不斷從其他文化中引進新的東西,在實際應用中進行檢驗、取捨和改進,中國銅劍的起源和發展的問題或許就應該從這種思路中探尋。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千多年前瀋陽曾是東北亞最發達地區之一

「瀋陽發現的這把青銅劍不但是遼寧最早的,也是東北亞地區最早的,很重要。」2017年度遼寧省考古業務匯報會日前在瀋陽召開,會議上獲悉,在瀋陽新民法哈牛鎮巴圖營子村東的北崴遺址,除了發現鼎、瓮、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