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編年史,帶你路過銅鏡的全世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的名字叫銅鏡
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如今很多手機上都有「鏡子」功能,更加方便了我們的日常對自身形象的要求求。
而銅鏡作為中國古代使用時間最久,鑄造數量最多的銅器。
從四千年前的齊家文化,到一百年前的清末民國,以其工藝精良,質地厚重,鏡背銘文、圖案豐富多樣的魅力,讓我們看到了古人對自身形象和家居環境的品味與要求。
銅鏡,字如其名,由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作為祭祀的禮器誕生於商代,在春秋戰國至秦的時候作為王和貴族的專屬享用,直到西漢末期銅鏡才開始走入平民百姓。
銅鏡以其「刻畫之精巧,文字之精奇,辭旨之溫雅」而受到收藏家喜愛。
擁有一面銅鏡,欣賞其精良的紋飾銘文,領略其所處時代的文化特徵及藝術價值,可謂「意有所極,夢亦同趣」。
我的一生
傳說,軒轅黃帝鑄造了最早的銅鏡:「帝因鑄鏡以像之,為十五面,神鏡寶鏡也」。
事實上,中國最古老的銅鏡也確實出自史前,四千多年前的齊家文化就已經存在了,只是最早的銅鏡形體較小,紋飾簡單。
而最早銅鏡的文字記載出現於戰國末期,那個時候社會變革劇烈,生產力迅速發展,銅鏡大量出現,而且工藝開始走向成熟。
在銅鏡之前,古代最早用於照面的器具叫「水鑒」,就是用瓦或者青銅製成水盆,以水照面,也就省去了去找有水的地方。
「鑒」的本字為「監」,上為一個人突出的作俯視狀的大眼,下為一容器(皿),形象地表達了鑒的作用,以後,「鑒」這個字被引申為檢驗或對照自己的行為,具有了更加深廣的文化含義。
銅鏡雖然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了,但由於當時的鑄造水平,導致青銅又貴有難生產,所以很長時間內並非民用,僅被用於祭祀等特殊場合。
當然,珍貴的東西自然還是要先被有權有錢的王和貴族使用,就像當年拿破崙讓眾人用銀制餐具,自己用鋁碗是一個道理。
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銅鏡的類型有以下幾種比較流行:神獸鏡類:重列式神獸鏡、環繞式神獸鏡、畫文帶佛獸鏡。
變形四葉紋鏡類:變形四葉駕鳳鏡,變形四葉佛像鳥鳳鏡、變形四葉獸首鏡、雙菱紋鏡、瑞獸鏡。
這時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與神獸組合成紋飾主題內容。
當時的銘文由於年代悠久,文字難以辨認.雖發現一些銘文鏡,但能辨認清楚的很少。
到了漢代,經濟的發展的同時,銅鏡在工藝和產量上都有了質的飛躍,開始出現較為精緻的藝術品,甚至還有像西漢「魔鏡」透光鏡(透光鏡因在陽光照射下其背面的圖文能映到牆上而得名)等特殊銅鏡產生。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社會經濟環境改變也會對銅鏡的生產造成影響,漢朝滅亡後國家動亂,沒人有心思去梳妝打扮了,銅鏡的生產於是一落千丈。
到了「大唐盛世」,人們生活安定,愛美之心有了條件,對銅鏡的需求又重新高漲,經濟社會環境的改善使得銅鏡的工藝也隨之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出現了螺鈿鑲嵌和金銀平脫等精美銅鏡。
唐代是在銅鏡發展史上是一個重要節點。
隋唐銅鏡開始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份,這樣銅鏡的質地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
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
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
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緻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
到宋代後,除了繼承過去的圓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菱花形鏡以六葵花為最普遍。
它們的棱邊又與唐代有所不同,有的較直,形成六邊形鏡。
此外還有帶柄鏡、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鐘形鼎形等多種樣式。
並出現了很多花草、鳥獸、山水、小橋、樓台和人物故事裝飾題材的銅鏡,還有素麵鏡,窄邊小鈕無紋飾鏡,這些題材都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此外,還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鏡和八卦鏡等。
金代的銅鏡,從近幾十年考古發掘出土來看,其主體、紋飾也是十分豐富的。
雖然有不少是模仿漢、唐、宋各代的銅鏡做工,但也有一些別開生面的圖紋。
常見的有雙前鏡、歷史人物故事鏡、盤龍鏡、瑞獸鏡、瑞花鏡等。
金代銅鏡紋飾,一是仿造漢、唐、宋三代銅鏡的圖案;二是吸收了前者的紋樣,又創造出一些新式圖樣。
以雙魚鏡、人物故事鏡較為多見,特別是雙魚鏡、童子攀枝鏡最為流行。
元代銅鏡,多採用六菱花形或六葵花形式,但紋飾已漸顯得粗略簡陋。
這時銅鏡有纏枝牡丹紋鏡、神仙鏡、人物故事鏡、雙龍鏡、「壽山福海」銘文鏡,素鏡、至元四年龍紋鏡等樣式。
明代有洪武年款的龍紋鏡及大明宣德年制銘文鏡(銘文在鈕上),還有明末起義首領李自成時創製的大順三年鏡(銘文在鈕上)。
可惜的是,到明代以後,銅鏡就逐漸被玻璃鏡取而代之了。
所以到了元明以後,銅鏡製作開始走下坡路,除傳統式樣外,雙魚紋、雙龍紋、人物故事如柳毅傳書等是較新穎的樣式。
但這時的銅鏡製作粗糙,較多的只有紀年銘文而無紋飾。
在這一時期,特別是明代,仿造漢鏡和唐鏡的風氣很盛,所仿銅鏡多數是漢代的六博紋鏡和唐代的瑞獸葡萄鏡,但作為仿品,銅鏡一般形體較小,紋飾模糊不清,已無漢、唐銅鏡的昔日光彩。
到了現代,銅鏡隨著玻璃鏡的普及,就漸漸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像我們這一代銅鏡只在電視上看見過,以為銅鏡的效果也就100多像素,但其實古代的銅鏡打磨的非常光滑,照影效果和現代玻璃鏡幾乎差不多(這點真的很驚嘆古人的手藝),不過還是由於材質受限,照出來的形象都是偏發黃的。
也正是這一點瑕疵,到了明代以後,玻璃鏡開始盛行並逐漸取代的銅鏡。
請記住我的樣子
銅鏡一般由八個基本概念組成。
一是鏡形,就是銅鏡的平面形狀。
二是鏡面,就是用於照臉的一面。
三是鏡背,就是有花紋的一面。
四是鏡紋,就是鏡背上的紋飾。
五是鏡銘,就是鏡背上的銘文。
六是鏡鈕,在鏡背中央,可以手持或者穿繩。
七是鈕座,就是鏡紐的底座。
八是鏡緣,就是鏡子外圍的邊緣。
如果要欣賞銅鏡,主要是看銅鏡背面的花紋。
從史前到春秋時期的銅鏡,基本沒有花紋,就算有也只是幾何紋。
然而到了戰國時期,銅鏡的紋飾一下子出現了十多個變種,如山字紋、禽獸紋、連弧紋、金銀錯紋等。
漢代銅鏡的紋飾顯得更加變化多端,各種紋飾複雜多變,但大多都和神獸紋或雲雷紋相關。
到了唐代以後,紋飾趨向寫實生活,一改以往「神怪刷屏」的局面,各種人物故事和吉祥的圖案,從銅鏡中我們可以體會每個時代的人們的真實情感!
作者:禪不語
解密銅鏡歷史:銅鏡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怎麼斷定銅鏡的時代
銅鏡是照面飾容的工具,在發明銅鏡之前人們只能利用平靜的水面來照臉,後來有了銅器,人們就用銅盆盛水來照臉,這種銅盆稱為「鑒」,所以銅鏡也可以叫作「鑒」。 中國銅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傳說時代,據說黃帝...
揭西漢千年魔鏡:陽光一照就能投影 呈現鏡背紋飾與銘文
如皋商務信息網訊 從銅鏡誕生之日算起,至今已有四千年光陰了。上海博物館內收藏了一面銅鏡,西漢「見日之光」鏡,這件文物為西漢時期的青銅器,直徑7.4厘米,凈重50克,又被外國人稱為「魔鏡」。「見日...
古董青銅鏡鑑賞——收藏投資參考市場價格分析資訊交流
古董青銅鏡鑑賞——收藏投資市場價格參考1500 <<<< 21500<<<<< 53 吳先生 金子般的承諾,鑽石級的信譽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
探知中華寶藏——銅鏡
銅鏡就是古代用銅做的鏡子。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它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下面跟隨...